在空天裝備“嘉年華”中盡享藍天盛宴,感受強軍脈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6 17:17:16
來源:解放軍報

在空天裝備“嘉年華”中盡享藍天盛宴,感受強軍脈動

字體:

  追夢空天,制勝未來。

  9月,第十一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如約而至。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近百萬觀眾齊聚北國春城,在空天裝備“嘉年華”中感受我國空軍建設成果,在國之重器展翼翱翔之間盡享藍天盛宴。

  一個個“中國製造”近在眼前,一場場飛行表演令人目不暇接,一台&互動體驗設施前人頭攢動,一陣陣歡呼此起彼伏……活動現場,處處洋溢着熱情與自豪。藍天盛會澎湃着強軍脈動,人民空軍愈發堅定強大,更加開放從容。

第十一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上,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進行飛行表演。

  “組團”亮相 體系呈現

  “轟炸機來了!”隨着天空響起陣陣轟鳴,現場的觀眾熱情再次高漲。

  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上空,空軍某飛行學院的轟-6雙機編隊低空通場,引發又一輪熱烈的歡呼聲。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歷史上,這是首次安排轟炸機編隊通場飛行。

  此時,一架轟-6K在靜態展示區內,迎接前來參觀的群眾。

  “首次”,成為本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的高頻詞之一。除了轟-6、空警-500等機型首次亮相長春,還有空警-500和4架殲-20編隊的首次同框展示,攻擊-1無人機的首次靜態展示等。

  特別是殲-20隱身戰鬥機進行的首次地面靜態展示,吸引了大量觀眾。在現場,人們紛紛走近“威龍”,細看它的外觀,與它合影留念。空軍有關部門領導告訴記者:“殲-20的靜態展示,不僅體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的快速迭代能力,更向外界傳遞了空軍列裝先進裝備的透明度以及高度自信。”

  本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上,群鷹齊聚、要素齊全,成為一大亮點。

  在裝備靜態展示區,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教練機、無人機等依次排列,殲-10C、殲-11B、殲-16、殲-20和運-8C、運-9、運-20A等系列機型同場展出,展現着空軍裝備發展的清晰脈絡和空軍作戰能力體系建設的最新成果。

  剛參加過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的殲-16飛行員田靜,也來到活動現場。從閱兵場到本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田靜成了現場的“移動打卡點”,與她合影的觀眾絡繹不絕。她告訴記者:“變的是點位、時間和任務,不變的是矢志打贏的決心。”

  與空中力量展示相對應,空戰的其他裝備也扎堆亮相。地空導彈系統、雷達及野戰防空、指揮控制、偵察情報等裝備呈現在人們眼前,展現新時代人民空軍空地一體作戰的架構及能力。

  眾多鐵翼中,還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殲-6。不過,本屆航展上的殲-6已裝備了自動飛行控制系統,變身為殲-6無人機,“老樹”逢春開出了“新花”。

  雲霄展翼 炫舞藍天

  天藍雲白,為本屆航展搭建了廣闊舞&,鋪設了壯麗背景。

  飛行表演前,2架運輸機搭載“八一”跳傘隊和空軍航空大學“藍鷹”跳傘表演隊的隊員,進行了精彩的跳傘表演。

  4名“八一”跳傘隊隊員跳離機艙後,在空中迅速編隊,在700米高度依次展開了黨旗、國旗、八一軍旗和空軍軍旗。降落傘像鮮艷的花朵在空中舒展開來,4面旗幟迎風飄揚。

  “藍鷹”跳傘表演隊5名隊員緊隨其後。傘花之下,“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橫幅迎風展開,表達了空軍官兵矢志一流、奮進百年的決心與信念;“愛我空軍”“翼展長春”橫幅,則體現着對本屆航展的深情祝願。

  跳傘隊隊員介紹,跳傘對個人技能要求很高,跳出艙外後,過程只有短短十幾秒,但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練習。

  首次在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上展示空降,官兵們身着迷彩服,攜帶全套作戰裝備,包括突擊步槍、手槍、傘刀和單兵急救盒等,還配備北斗定位器,能滿足在複雜環境中作戰的需求。使用的降落傘,傘衣配色為天空灰,具備較強的實戰性、隱蔽性。

  空降兵反恐突擊行動的展示,令人耳目一新。12名武裝偵察隊員搭乘直升機,快速進入、強行突擊、解救人質、撤離轉移等動作行雲流水,充分體現出平時訓練的紮實與高效。直-20KA運輸直升機通過快速升高或吊挂人員升空撤離,直-10K武裝直升機在後方警戒等場景的出現,體現出空降兵的實戰化素養和空軍多維立體、穩紮穩打的能力進階。

  出色的展示,彰顯着人民空軍的“硬核”實力,也讓現場觀眾直呼“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

  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完成的19個特技動作,隊形整齊、節奏流暢,觀眾的叫好聲歡呼聲連連。

  大箭通場、倒挂金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精彩亮相的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再次雲霄展翼。殲-10表演機在飛行員嫻熟駕馭下,為觀眾獻上了一場速度與力量並存、技術與美感交融的視覺盛宴。

  此外,殲教-9、教-10、殲-10S等多型戰機也進行了單機機動飛行展示。“天之翼”飛行表演隊還駕駛初教-6獻上雲端之舞。

  共享互動 “愛我空軍”

  主席&前,觀禮&後,空軍招飛館前,空軍軍樂團和地方合唱團、京劇演員聯袂帶來多場“快閃”演唱活動。《我愛祖國的藍天》《保衛黃河》《歌唱祖國》……隨着樂曲響起,現場觀眾紛紛加入演唱隊伍,用歌聲盡情抒發愛國擁軍之情。

  “沉浸式”是此次活動互動環節的顯著特色。空軍有關部門領導告訴記者:“通過互動交流和觀摩體驗,廣大觀眾可以更好地走近空軍、了解空軍、熱愛空軍。”

  據了解,本次航展設置了多種共享互動方式,觀眾可以通過參與模擬飛行,進行倣真體驗。首次推出的航空科普研學館、航空主題光影秀等,吸引了大量觀眾。

  在多個展館內,無人機模擬操控、航模拼裝、“王牌飛行員教你學飛行”等互動體驗區前,觀眾參與熱情高漲,紛紛排起長隊。

  在“表演隊員教你飛特技”模擬體驗區前,記者看到,每名觀眾上機前都要先在地面上進行平衡操測試,基本平衡能力達標後才能上機體驗。

  “體驗過程中,模擬機會進行較大角度的後翻和水平翻轉,讓操作更加逼真。”在飛行體驗區,空軍航空大學一名飛行教員成為“帶飛人”,他告訴記者:“這項活動增加了大家對人民空軍的感性認知,在更多年輕人心中播下飛行的種子。”

  14歲的孫銘澤站在模擬跳傘體驗區前,不住地向前張望。在此之前,孫銘澤的母親為他在網上預約了跳傘體驗活動。經過現場排隊、體檢確認、換領體驗卡、培訓要點授課等多個環節,他最終獲得上機操作的機會。孫銘澤的跳傘成績顯示“合格”,幾分鐘的體驗,讓他倍感自豪。

  負責現場講解動作要點的空軍航空大學一名飛行學員介紹,真正的空降兵需要具備高超的技術和靈活的應變能力,這一項目能讓觀眾獲得一定體驗,加深對空降兵的認識。

  在中國空軍招飛館內,一場場飛行沙龍吸引着前來觀展的群眾。女航天員劉洋和女飛行員譚紅梅、格桑白珍等人來到現場,與觀眾互動交流。

  招飛展&前,有觀眾向劉洋提問:“對於嚮往藍天的青少年,有什麼成功經驗可以分享?”劉洋給出了兩個關鍵詞:堅持、熱愛。“飛行是智慧和勇氣的交融,航天是科技和信仰的遠航,無論什麼職業,都要把個人價值融入國家命運,心懷家國、胸懷熱愛,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對她的回答,觀眾報以熱烈掌聲。

  “天空不會拒絕每一顆熱愛飛行的心,中國空軍的未來是你們的。”面對現場的青少年,譚紅梅的話充滿鼓勵和期待。她還分享了一段經歷。一次長航時訓練中,她駕駛運油-20為殲擊機加油,聽到戰友的那句“油已加滿,可繼續戰鬥”,她心頭一熱。譚紅梅説:“那時,我真切地感到,自己是保衛國家安全、捍衛天空和平安寧的一分子,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你是開飛機的嗎?”一名小朋友面對穿着飛行服準備離開現場的格桑白珍,用稚嫩的聲音問她。格桑白珍笑着回答:“是!”“那我也要當飛行員!”簡短的交流中,又一顆夢想的種子播撒在幼小的心中。

  與互動體驗一樣,運-20、運-8原型機前的場面也很火爆。這兩型運輸機在本屆活動中首次面向觀眾開放貨艙,每架運輸機前都排着長長的隊伍。不遠處,強-5、殲教-6也首次面向青少年開放了座艙。

  放眼活動現場,滿目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與空降兵合影、對結束飛行表演的飛行員豎起大拇指、仰望天空歡呼聲如潮……一個個瞬間構成了一幅人民空軍人民愛、人民空軍愛人民的美好圖景。這種圖景,也預示着未來——藍天盛宴未完待續,人民空軍將越來越強。

  ‍‍大國之翼的力量

  ■解放軍報記者 李建文

  站在第十一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的觀禮區,耳畔是戰機引擎的轟鳴,眼前是戰鷹劃破長空的身影。耳聞目睹中,記者讀懂了這場藍天盛會背後的深層意蘊:它不僅是揚我國威、軍威的舞&,更是凝聚意志、力量的磁場。

  當殲-20以4機菱形編隊掠過天際,觀禮區的歡呼聲如潮似雷。記者身邊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舉着手機一直對着戰機錄像,手開始顫抖了仍然堅持着。老人告訴記者,他也曾是空軍飛行員。“當年我們哪敢想,能有這麼多、這麼好的飛機?現在心裏特別踏實,因為知道,咱們的天空守得住,咱們的空軍打得贏!”

  感到“踏實”,是記者在開放活動現場聽到的高頻詞之一。殲-20靜態展示區前,觀眾們爭着與戰機合影,有人則仔細讀着説明牌上的文字。當講解員介紹“它的隱身性能、機動能力已達世界頂尖水平”時,人群裏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對國家實力的堅信與肯定,也是對我國擁有如此先進戰機的自豪與激動。

  運油-20A與殲-16的協同展示,讓人們明白了戰鬥力的另一層含義:不僅僅是單個兵器的強悍,還有作戰的協同和體系的支撐。空中加油演示中,兩根加油軟管像長了眼睛般與受油機精準對接,使“大國重器”這個概念變得立體而鮮活。運油-20A讓戰機“飛得更遠”,空警-500能把戰場“看得更清”,殲-16可把制空權“握得更牢”。

  讓記者印象更深刻的,是觀眾對裝備知識的渴望。在裝備展示區,官兵們與轟-6、殲-10等現役戰機並肩而立,一一耐心細緻地回答觀眾提出的問題。那響亮而堅定的聲音裏,有自豪也有溫暖。一位年輕的母親指着一架戰機的機翼問:“這上面的紋路是幹什麼的?” 一名飛行員笑着回答:“這是防雷擊的分流條,就像給戰機穿上了‘防護衣’。”她身邊的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頭,眼睛裏卻閃着光。

  離場時分,夕陽為地面展示的架架戰機鍍上了一層金邊。此時記者想起一位飛行員説過的話:“我們的戰機飛得再高、再遠,根永遠紮在人民之中。”是啊,大國之翼的力量,不僅僅體現在裝備的先進方面,更體現在它能讓更多人更有信心。讓我們攜起手來,築牢鋼鐵長城,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奠定堅實基礎。‍‍

    【糾錯】 【責任編輯:崔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