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在福克斯電視台的採訪中稱,他曾向烏克蘭提議,用烏克蘭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稀土資源及港口、基建換取美國的支持。然而彭博社等美媒近日報道稱,真實的情況可能是烏克蘭“只有焦土而沒有稀土”,對其稀土資源潛力的炒作可能是烏政府為爭取美國的支持而自行發起的。
法新社22日稱,法國地質和礦産調查局等機構的專家202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烏克蘭蘊藏100多種礦物,包括鐵、錳和鈾。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説法,烏克蘭是世界第八大錳生産國,鈦、石墨産量分別排第11和第14位,此外烏克蘭還是20多種關鍵原材料的潛在來源國。根據2024年版世界礦業數據,烏克蘭在全球礦産生産國中排名第40位。
儘管如此,烏克蘭的礦産資源卻並不以豐富的稀土儲量而聞名。報道援引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烏克蘭問題專家埃琳娜·薩菲羅娃的話稱,“烏克蘭的確有一些含有稀土元素的礦床,但它們都沒有被開採出來”。法國地質和礦産調查局也&&,烏克蘭稀土資源需要進一步的勘探和開發,而這些需要大量投資。烏克蘭政府曾&&,烏國內已知的稀土金屬存在於6個未開發礦床中,對其中最大一個礦床的開發需要投資3億美元才能啟動。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本月的一份報告&&,烏克蘭政府關於國內稀土資源的預測是基於“蘇聯時代對一些難以開採的稀土礦床的評估”,有關烏克蘭的稀土礦藏開採可能無利可圖。
據彭博社報道,在俄烏衝突爆發前,西方主要礦業公司對烏克蘭礦産資源均未表達過多大的開發興趣。烏克蘭宣稱擁有歐洲最大的鋰礦儲量,可近年來全球鋰礦産能激增,價格暴跌。烏克蘭的鈦礦主要産出鈦鐵礦和金紅石,然而無法供應美國國防工業所需的海綿鈦,後者廣泛應用於現代噴氣發動機、戰車裝甲和其他國防産業中。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美烏正在討論的關鍵礦産協議中,還包括鋰、石墨、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港口等基礎設施。
“現在看來,美國想要的可能不止烏克蘭的稀土,他們想要更多,以確保美國的商業利益並收回拜登政府在烏克蘭的投入。”張弘&&,烏克蘭是一個工業大國、冶金大國,黑海北岸的敖德薩港依然在烏克蘭的控制中,這都是非常有經濟價值的。張弘&&:“目前烏克蘭控制的區域,資源豐富、基礎設施較完善,一旦俄烏衝突結束,這些地區可能就成為商業開發的重點方向。”目前,海運對烏克蘭資源出口發揮重要作用。國際海運數據機構勞氏官網顯示,去年烏克蘭南部的切爾諾莫斯克、尤日內和敖德薩等主要黑海港口貨運企穩,烏方獨立運營“臨時黑海走廊”持續時長已達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