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播綠”記——“百冠之城”全面推進綠色轉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4 10:27:5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寧波“播綠”記——“百冠之城”全面推進綠色轉型

字體:

  9月熱浪退去,浙江寧波舟山港卻依舊繁忙。

  港口連續16年保持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離不開寧波能源“底座”的有力支撐——國家電網在寧波舟山港建成的風光儲一體化“綠電碼頭”項目,為停泊的巨輪、忙碌的集卡和不停運轉的龍門吊等提供着源源不斷的清潔動力。

  綠色能源與藍色經濟共舞的畫面,正是寧波傳統能源綠色轉型和新能源産業蓬勃興起的生動寫照。作為全國工業大市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寧波在城市能源産業發展、結構優化、居民生活等領域全面推進綠色轉型,彰顯了低碳時代的能源擔當。

  “風光”賦能 “百冠之城”的新賽道

  經濟硬核實力的提升,源自清潔、低碳、安全且高效的新型城市能源體系。寧波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總數去年達到104家,成為全國首個“百冠之城”;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全球十六連冠,鄞州區、北侖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3000億元,江北區穩紮穩打邁入千億俱樂部……繁榮背後,蘊藏着寧波對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産業布局。

  光伏與風電,在這兩大新能源賽道上,寧波脫穎而出。

  截至5月底,寧波地區光伏裝機容量達1024.45萬千瓦,接近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的一半,成為浙江首個光伏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的城市。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寧波新增並網分佈式光伏項目15709個,同比增長379.22%。按照年發電1000小時計算,寧波的光伏年發電量約100億千瓦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勢頭。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以來,寧波通過光伏發電減少了約5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與此同時,在“追風”路上,寧波也展現出堅定決心。

  截至今年8月,寧波象山周邊海域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達106.22萬千瓦,規劃裝機容量710萬千瓦,現有年發電量約31.2億千瓦時,技術可開發容量位於全省前列。

  風從海上來。象山縣東部外海面積廣闊且風能資源豐富,是發展風電的“黃金之地”。為了高效統籌這個區域龐大的風電資源輸出,象山縣積極推進“共享新能源匯集站”建設工作,通過“匯集電能再統一輸出”的模式,為寧波綠色能源發展築牢電力輸送“高速路”,助力區域能源架構優化升級。

  在寧波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範工程”正在嘗試利用谷電及風光發電制氫,這項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配套工程,多項技術指標國際領先。工程投運後,每年可消納新能源超430萬千瓦時,産氫近70萬標方,減少碳排放4000噸。

  新能源體系建設的先行,與現代化濱海都市的奮進,正同頻共振、互融共美。

 數智節能 綠色轉型與發展成果互促共進

  作為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寧波不僅在能源儲運、加工和轉換方面佔據重要地位,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大市。以數智化為依託重塑綜合能源服務業態,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是寧波着力探索的綠色低碳轉型之路。

  龍頭企業領先示範。全市的用電大戶、重點用能企業寧波鋼鐵有限公司,一體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目前利用生産余能、餘熱等自發電比例最高可達用電量的70%以上。

  降本節能成為企業日常。“這個供氣改造項目不僅滿足了生産需求,每年還為企業節省235萬元的電費。”在寧波江北區的愛柯迪股份有限公司工廠,集中供氣項目負責人張經理告訴記者。

  作為一家主營壓鑄和精密加工汽車零部件的企業,愛柯迪年用電量達5369萬千瓦時,是典型的用電大戶。愛柯迪生産線上的機械臂、閥門等氣動設備都離不開壓縮空氣,而之前安裝的分散式空壓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電力資源。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江北供電分公司“上門診斷”後,和企業一起找到了解決辦法:建一座“氣島”式的壓縮空氣集中供應站,對園區內多個工廠集中供氣,從而節省了能源;並且通過智慧&&實時監測實現無人值守,還減少了人力成本。

  把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與能源運用深度融合,構建起“能源+數字”的新型能源體系,是寧波展現的雄心。

  綠色用能 陽光“福利”灑在每個人身上

  陽光打在臉上,溫暖留在心底。享受陽光帶來的“福利”,已經成為寧波人生活的一部分。

  光伏發電在寧波海曙區李岙村意味着“好時光”。自從2012年舊村改造後,李岙村煥然一新,成為寧波全市首個實施全域屋頂光伏項目的村莊。屋頂覆蓋的BIPV光伏瓦熠熠生輝,兼具隔熱防水與太陽能發電功能。截至2024年底,該村所在龍觀鄉光伏總裝機容量達1.2萬千瓦,年發電量近800萬千瓦時,年節約標煤2300余噸。

  光伏發電在寧波奉化區裘村鎮意味着“好年景”。這裡太陽能與魚塘資源豐富,“這個1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項目,‘上發電、下養魚’,不佔土地。光伏組件離水面高度大於2.5米,能抑制藻類繁殖,保護水質。”項目負責人介紹説,裘村鎮的村民無論水産養殖是否豐收,都可以有一份穩定的“綠電”收入。

  綠色用能,正走進寧波的千家萬戶,也默默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方式。

  寧波鄞州區福明綜合站,是浙江首個集充電、換電、光伏、儲能、空調負荷等元素於一體的智能充電示範站。站點通過裝配“智能大腦”——虛擬電廠&&,可以削峰填谷調度用電。

  “司機可以在電價低時充電、電價高時放電賣給站點,賺取差價。”工作人員在雙向充電樁旁介紹説,8月19日至22日21時,福明綜合站在4天時間內累計調節負荷3701千瓦,貢獻響應電量1850千瓦時,用戶累計收益達3330元,不僅有效幫助電網“減負”,也讓綠色能源帶來的實惠切實回饋到每一位用戶手中。

  臨近傍晚,寧波1986文化廣場熱鬧了起來。這個位於奉化區核心地段的寧波城市文化新地標,由奉化熱電廠工業遺址改造而來,集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與新華書店於一體,成為老年人乘涼、年輕人打卡的好去處。

  在這片橙灰交織的時尚空間裏,車間、煙囪與堆煤場等工業遺存,既銘刻着寧波奮鬥的歷程,也見證着它向新能源轉型的現在,更預示着綠色發展的未來。它們是寧波産業迭代的具象印記,也是中國製造業從“汗水驅動”邁向“綠色智造”的生動縮影。

  “播綠”的寧波,一邊堅守製造業根基,一邊擁抱可持續發展,為城市新能源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寧波樣本”,更彰顯出中國城市在時代浪潮中,兼顧歷史厚度與發展精度、平衡經濟活力與生態責任的智慧與擔當。(記者 盧剛)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