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涉“黃歷運勢”內容加大審查力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5 08:44:01
來源:法治日報

&&應對涉“黃歷運勢”內容加大審查力度

字體:

  一些博主解讀黃歷實為帶貨鋪路 專家建議

  &&應對涉“黃歷運勢”內容加大審查力度

  “今日宜求職,穿藍色上衣能提升成功率……”“今日不宜出行,換上我發你的五行壁紙,破霉運”“加入粉絲群,可進一步獲取專屬運勢分析”……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多個社交&&上,一類自稱“電子黃歷”的博主迅速走紅。他們以解讀傳統黃歷為名,發布“宜忌事項”、生肖星座運勢、穿搭顏色建議等內容,吸引大量網友關注。

  記者注意到,不少此類博主的粉絲數過萬,有的甚至突破幾十萬。他們每天發布的視頻,點讚量和評論量都能達到幾千甚至上萬。在相關視頻下,評論區充斥着“我是××星座,歡迎大家貼貼(博主推薦今天要和該星座多相處)”“博主太準了,昨天説不宜出行,今天我就摔跤了”等留言。有網友坦言,自己已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黃歷”,甚至因“穿錯顏色”而心慌,將日常不順歸咎於未遵循博主建議。

  然而,這類內容頻頻引發爭議。有人認為其傳播了民俗文化,滿足了部分人的心理需求;有人指出一些視頻內容的準確性存疑;更多網友則質疑,這不過是“借傳統之名,行圈錢之實”。

  有精通民俗文化的人士公開“打假”,指出一些博主對黃歷的傳統內涵、專業民俗用語缺乏基本認知,常出現概念混淆、解讀錯誤等情況。例如,不理解傳統日曆文化邏輯,僅從字面組詞解讀,如將“危日”的“危”簡單理解為危險,實際其意為“危而後安”,有好的象徵;將“執日”的“執”理解為執行,實際其本義是抓、捉,在《日書》中意為適宜畋獵、捕魚等。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不少“電子黃歷”博主的目的在於賣貨。

  一位自稱“欽天監××”的博主,每天在解讀黃歷內容後,會特意提一句“大家把我發你的5X(五行)壁紙換成×色”。但要獲取壁紙,需要先進入其粉絲群,之後群內會彈出鏈結“獲取壁紙添加企微”,暗示添加私人&&方式;記者添加後發現,雖然該賬號為通過認證的“企業號”,但該“企業”實為一家個體工商戶性質的某文化傳媒公司。

  在溝通過程中,對方詢問記者出生日期之後,便開始進一步詢問記者有什麼具體訴求與期待。記者回答後,他提出可以定制“5X”壁紙,但需要“隨喜”28.8元到188.8元區間的任意轉賬數額。記者付款後,不到5分鐘,對方便發來對應五行屬性的5張不同顏色但圖案相同的壁紙,稱是“為您定制的”。然而,記者切換賬號添加該博主的企業微信,提供了不同的出生日期後,得到的壁紙也完全一樣。

  此外,多位博主在視頻中頻繁推薦“改運”商品,如“山鬼花錢挂件”“三合六合手串”等,並引導用戶進入其電商櫥窗購買。部分博主還會在直播中展示“好運周邊”,如木葫蘆、小寶劍等,暗示觀眾“破霉運”需購買同款。

  多名受訪專家指出,黃歷作為曆法與民俗知識的一部分,不應被利用成為誤導性商業宣傳工具。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吉林良佐律師事務所主任尤金堂認為,傳統黃歷是融合天文、曆法、民俗的專業文化載體,需基於民俗知識解讀。而大多數博主“缺乏基本認知、容易混淆概念”,本質是借解讀黃歷之名行圈錢之實,反而會誤導公眾對傳統民俗的正確認知。若博主通過解讀“黃歷”暗示“改運”“消災”(如稱“購買手繪護身符能避免意外”),則屬於“利用封建迷信誘導消費”,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於“迷信活動”的認定。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馬子偉認為,以“黃歷”“運勢”等傳統文化元素為噱頭,通過售賣運勢解讀服務、周邊産品等方式獲取經濟利益的商業行為,存在諸多法律風險:

  民事責任方面,可能涉嫌欺詐。若博主宣傳“黃歷不僅能預測運勢,還能包治百病”,或者“佩戴特定符咒能徹底改變命運”等,這些聲稱超自然能力的虛假承諾,往往構成欺詐行為,導致消費者遭受損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行政責任方面,依據廣告法規定,博主的虛假宣傳行為可被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若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情節嚴重,還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

  刑事責任方面,若博主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如謊稱自己擁有超自然能力可精準預測運勢,誘騙消費者支付高額費用購買所謂的專屬運勢分析服務,且數額較大,其行為可能構成詐騙罪。

  “合理的黃歷解讀行為若能促進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了解,增強文化認同感,對社會産生積極影響,不構成封建迷信。相反,若相關解讀行為導致大量消費者盲目跟風,投入大量金錢和精力追求所謂‘好運’,影響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甚至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如因聽信博主宣傳導致家庭矛盾、工作失誤等,社會危害性較大,應被認定為封建迷信行為,依法予以取締和打擊。”馬子偉説。

  在他看來,短視頻&&作為相關視頻的主要傳播載體,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加大自身管理和監管力度,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具體而言,應建立嚴格的內容審核團隊和審核標準,對涉及黃歷、運勢等內容的視頻進行重點審查,&&應在顯著位置設置用戶舉報入口,簡化舉報流程,鼓勵廣大用戶積極參與&&治理。對於用戶舉報的信息,應及時受理並展開調查,對查證屬實的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形成有效社會監督機制,讓不法行為無處遁形。(記者 孫天驕)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