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標公告,電力設備行業整體保持較高景氣度。
9月24日午間,迦南智能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及國網物資有限公司發出的中標通知書,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十三批採購”項目中,公司共計中得6個標包,合計中標金額約為7312.21萬元。
迦南智能中標並非個例。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日已有14家上市公司先後發布國家電網項目中標或預中標公告,合計中標金額約為42.48億元。
中研普華産業研究院分析認為,2022年至2024年我國電網投資完成額持續增長,2025年投資總規模有望繼續保持高位。當前,隨着“雙碳”目標持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速,以及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電力裝備製造行業正迎來發展機遇。
上市公司大單頻現
隨着國家電網招投標工作的推進,電力設備産業鏈上市公司近期密集發布中標喜訊。
9月24日,中國西電公告稱,公司下屬14家子公司成功入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5年第六十批採購”中標人名單,中標産品涵蓋變壓器、組合電器、電抗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電容器、互感器、避雷器、開關櫃等,總中標金額為16.41億元,佔2024年度營業收入的7.40%。中國西電&&,相關項目簽約後,其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産生積極的影響。
平高電氣9月24日公告,公司及子公司中標國家電網相關採購項目,中標金額合計約13.69億元,佔2024年營業收入的11.04%,中標産品涉及組合電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避雷器、互感器、開關櫃等。
三星醫療&&,公司及下屬全資子公司在國家電網採購中預中標金額合計約1.93億元,約佔2024年營業收入的1.32%,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的經營工作和經營業績産生積極的影響。
除上述公司外,友訊達、海興電力、林洋能源、白雲電器、炬華科技等電力設備公司的預中標金額均超過1億元,行業整體中標態勢良好。
從中標金額佔2024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看,平高電氣和友訊達此次中標金額佔比均超10%,萬勝智能、新聯電子、迦南智能、西力科技等公司的佔比均超7%。這些訂單的落地,將為相關企業後續經營業績的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從公告來看,公司自去年以來的中標情況就較為頻繁。”中國西電證券部工作人員對上海證券報記者分析稱,當前我國電力行業政策持續&&,尤其是隨着特高壓重點工程建設加速、新型電力系統深化推進,直接帶動電力裝備製造行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政策力促行業景氣攀升
今年,兩大電網公司公布的2025年投資額均創下新高。其中,國家電網預計2025年電網投資將超6500億元,南方電網公司安排了創紀錄的1750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南方電網公司&&,投資將圍繞數字電網建設、服務新能源發展、設備更新改造、戰略性新興産業等方面進行。
值得關注的是,特高壓等重點工程投資建設持續升溫,直接拉動線纜、變壓器、換流站、絕緣設備等核心環節的市場需求。以藏粵直流工程為例,其總投資達532億元,配套的“水風光”電源投資將超1500億元,這意味着大量電力設備企業將陸續迎來訂單機遇。
針對國家電網的大規模投資,甬興證券在研報中&&,這一投資規模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折射出多重積極信號:一方面,重大項目建設在持續快速推進,電網結構正在不斷完善;另一方面,特高壓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將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納與並網能力,優化能源資源配置,為我國綠色能源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近期電力行業相關政策也密集&&。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我國傳統電力裝備年均營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裝備營收穩中有升。
該方案還明確了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主要目標:發電裝備産量保持在合理區間,供給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裝備出口量實現增長;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帶動作用加強,電力裝備領域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年均營收增速7%左右,龍頭企業年均營收增速10%左右;推動一批標誌性裝備攻關突破和推廣應用。
9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能源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電力系統作為能源領域的主要構成,將深度受益於這一政策。中信證券在研報中分析,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化進程持續推進,隨着“人工智能+能源”行動的落實,以及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節奏的加快,有望直接利好電力數智化産業發展。
“儘管電力設備行業面臨複雜的外部環境,但在我國‘雙碳’目標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下,行業未來需求穩健,景氣度將保持可持續性。”中國西電證券部工作人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