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張炎: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藥保障升級為臨床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6 16:22:22
來源:新華網

北京協和醫院張炎: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藥保障升級為臨床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宮曉倩)近年來,北京市推出的普惠健康保政策在醫療保障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在創新藥物和高昂治療費用的覆蓋上,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在特藥保障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將特藥藥品由100種升級至114種,進一步減輕患者家庭在面對重大疾病時的經濟負擔。

近日,新華網專訪了北京協和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張炎教授,從臨床一線視角,詳細解讀了北京普惠健康保發揮的作用,並就增補對患者帶來的獲益進行了深入探討。

北京協和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張炎教授

北京普惠健康保彌補了患者使用創新藥時的費用空缺

據悉,北京普惠健康保是北京市唯一的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保障緊密銜接基本醫療保險,價格低、廣覆蓋、保障全、服務優,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益補充,也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21年首度推出以來,北京普惠健康保受到了廣泛關注,參保人數逐年增加,三年累計參保人次超千萬。

張炎&&,北京普惠健康保在彌補創新藥費用空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患者在疾病初期尚能承擔治療費用,但隨着病情進展,特別是復發難治階段,新藥的高昂費用往往成為沉重負擔。一些前沿治療方法的費用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無疑是天文數字。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出現,有效緩解了這一難題,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和費用支持。

此外,張炎認為,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另一大優勢在於其連續性支持。許多慢性疾病,特別是淋巴瘤等,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連續用藥很關鍵。北京普惠健康保不僅在患者首次確診時提供高額報銷,還在後續治療中持續提供支持,儘管報銷比例可能有所降低,但總體上為患者提供了一個連續、穩定的保障。

“例如,某些口服靶向藥需要連續用藥一年甚至更長時間,跨年的費用支持尤為重要。北京普惠健康保的連續性報銷機制,確保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會因為費用問題而中斷治療,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張炎説。

不過,儘管北京普惠健康保在多個方面表現出色,但張炎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問題。一是符合保障範圍的藥物種類有限,目前尚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二是部分患者符合條件,但實際使用中卻會遇到種種問題,具體原因尚需進一步探究。

“這些問題的存在,提示我們在未來需要進一步優化設計,更好地服務於患者。”張炎説。

特藥清單增補 大大減輕患者的用藥負擔

特藥,作為治療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特殊藥物,是許多患者家庭在疾病抗爭中的“救命稻草”。然而,特藥往往費用高昂,且由於部分特藥尚未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患者因此需要承擔較大的經濟壓力。

近日,北京市醫保局公布了調整後的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藥清單,新增了14種特藥,覆蓋了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領域的不同靶點、不同周期用藥。

張炎&&,特藥清單的更新不僅擴大了患者的治療選擇,也為醫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療方案。特別是對於一些難治性疾病,新增特藥往往代表了最新的治療進展,能夠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以淋巴瘤為例,今年新增目錄就包括備受關注的創新藥物——格菲妥單抗,其是針對三線及以上復發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雙抗創新藥,在某些前沿的臨床探索中,也可能用於一、二線領域。

“臨床上,格菲妥單抗通常是5+8的給藥模式,即第一個周期使用較小劑量,後續周期使用較大劑量。一個周期大約為21天,三個周期內的費用大約為20萬。”張炎説,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增補,為格菲妥單抗等新藥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報銷和相關的慈善贈藥政策,患者能夠大大減輕經濟負擔,從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對於未來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增補,張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強調,應優先考慮將權威指南,例如中國的CSCO指南或者美國的NCCN指南,推薦的一線或二線治療方案納入增補範圍,特別是那些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療效的新藥。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還能夠減少患者在疾病末期的治療費用支出。

同時,張炎也建議,在增補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藥物的經濟學效益和安全性。對於費用高昂、療效有限的藥物,應謹慎評估其增補價值;對於安全性較好、療效顯著的藥物,則應優先考慮納入增補範圍。

此外,張炎還提到,應加強對特藥增補的宣傳和普及工作,讓更多的患者和醫生了解增補政策,從而更好地利用這一政策為患者服務。同時,還應加強對特藥使用的監管和培訓,確保藥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糾錯】 【責任編輯:吳詩萌 向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