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打卡攻略|展演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5 10:22:23
來源:新華網

第三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打卡攻略|展演篇

字體:

  第三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五好非遺大集”上“好看、好聽”的非遺展演即將鳴鑼開場!方寸舞&,演繹千年文明流轉;絕技絕藝,綻放非遺璀璨華光。這不僅是技藝的交流,更是文化的盛宴。我們邀您一同感受跨越時空的非遺展演,在每一招每一式、每一曲每一調中,觸摸中華文明鮮活的脈搏。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流傳於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傳統舞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安塞腰鼓享譽中外,源遠流長。安塞腰鼓也稱之為勝利腰鼓,歡慶腰鼓,安塞腰鼓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表演,表演可粗獷豪放,也可細膩優雅,具有磅礡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受到了廣泛讚譽。

英歌舞

  普寧英歌有快板、中板、慢板三種表演風格,泥溝英歌屬於中板風格;普寧英歌還有單槌和雙槌的表演形式,泥溝英歌屬於後者。泥溝英歌表演舞動時,扣槌在下,從下而上,雙提臂,單踢腿,跨步大。粗獷豪爽,氣勢磅礡,剛柔相濟,環套環,圈套圈,層層交織,隊隊相應,有如猛虎下山,萬馬奔騰,盛世雄風,斯舞莫屬!

陜北民歌

  陜北民歌是誕生於黃土高原上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陜北民歌中方言與特殊唱腔, 運用濃重的陜北方言演唱,保留了大量的古語和獨特的地方詞彙。唱法中常運用“滑音”、“顫音”、“直音”等技巧,尤其是句尾悠長的高音,極具感染力。陜北民歌是陜北人民勞動、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聲音活化石”,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苗族蘆笙舞(錦雞舞)

  苗族蘆笙舞(錦雞舞)發源於排調鎮境內,表演舞蹈時,男性吹蘆笙作前導,女性隨後起舞,沿着逆時針方向轉圓圈起跳,腰、手、膝等都有自己的一招一式。上世紀80年代,黔東南州歌舞團將取材於丹寨的錦雞舞整理後,參與國家民族民間藝術團出訪法國、荷蘭、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表演,受到國外觀眾的高度讚揚。2006年,苗族蘆笙舞(錦雞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

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傳承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在長期勞作和生活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梅山文化代表作。新化山歌內容廣泛,有勞動歌、生活歌、時政歌、儀式歌、陶情歌、歷史傳説歌、兒歌等,是研究和了解湖湘文化、梅山文化的重要史料與"活化石"。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仡佬族儺戲

  儺戲,飽含了古人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生存意識。儺戲集歌、舞、劇、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以神秘的儀式感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無數觀眾。在漫長的歲月中,儺戲逐漸成為了道真仡佬族人民的精神寄託和文化象徵。

隆裏花臉龍

  隆裏花臉龍是明代屯軍時由隆裏先民帶入隆裏,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隆裏花臉龍由軍儺戲演變而來,是一種舞龍與戲曲相結合的傳統民間活動。花臉龍所畫的臉譜及表演內容、表演形式都十分獨特,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表現形式。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花臉龍表演成了隆裏人的一年一度的“狂歡節”,舞龍者達幾百人,觀眾上萬人,場面恢弘壯觀。2005年,隆裏花臉龍被列入貴州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布依族八音坐唱

  黔西南州布依族八音坐唱被譽為“聲音活化石”與“天籟之音”,其起源可追溯至唐宋宮廷雅樂,元明時期融入布依族農耕文化與民俗元素,形成以絲竹樂器為主的獨特説唱形式。表演以牛骨胡、葫蘆琴、月琴等八種傳統樂器圍圈輪奏,伴以布依語演唱,內容涵蓋神話傳説、愛情故事與農事節慶。從田間地頭到高校講堂,從村寨戲&到國際銀幕,八音坐唱始終以靈動的旋律,訴説着布依族千年不變的生命韻律。布依族八音坐唱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潮爾(蒙古族弓弦樂)

  潮爾,是蒙古族歷史悠久且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樂器。其音色低沉渾厚、柔和悠遠。潮爾琴製作用料講究,琴箱多以皮革蒙面,琴弦與弓弦均採用馬尾。演奏時,演奏者以指肚按弦,雙弦拉響可産生持續的低聲部泛音,形成獨特的和聲效果,技法豐富,包含揉弦、壓弦、打弦等。它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蒙古族歷史與文化的活態見證,承載着草原民族的情感與記憶。2014年,潮爾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思州戰鼓

  思州戰鼓,又叫“夜郎戰鼓”,是流傳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及其周邊地區的一種群體性、多元性打擊樂,因戰國時期夜郎軍隊用於指揮軍隊、鼓舞士氣而得名,是該地區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各族人民長期以來共同創造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活動,具有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精神鑄造價值,和振奮人心、增進友誼、凝聚力量的效果,有着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

  現場還有更多“好看、好聽”的非遺展演等您來打卡,9月16日讓我們丹寨見!

【糾錯】 【責任編輯:邢賀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