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盲人脫口秀演員黑燈,在一次表演中吐槽了“盲人買不到殘疾人專座”這一現象,引起了討論。年過七旬的殘疾人徐大爺對此感同身受。據報道,他在網絡上分享了7月時自己乘高鐵的經歷。
根據徐大爺描述,他本想買殘疾人專座,結果上了車才發現,系統給他分到的10號車廂,過道比較窄,輪椅過不去。他只能求助列車長,也找到了“殘疾人專用席位”,但這些座位上坐的都是普通旅客,也沒人願意和他換座位。無奈之下,徐大爺只能坐在輪椅上,被安放在殘疾人專座前的寬敞區域裏,熬了4個小時。
隨後徐大爺進行了投訴,12306的回復是,“可能其他重點旅客先購得輪椅席位後退票,系統自動放給了普通旅客,故未保留。”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目前,鐵路每日預留殘疾人專用票額近2萬張,實際日均售出約270張,票額利用率僅為1.4%。可以看出,殘疾人專用票的利用率並不高,那麼像專用席位一直保留、等待殘疾人購買,這很有可能造成席位的浪費。但這也導致當真正有需要的殘疾人出現時,卻用不上殘疾人專座了。
因此,對鐵路部門而言,即便有苦衷,也不意味着沒有改進的餘地。比如殘疾人專座購票流程中,“出售優先級”可以被調到最低,在其他座位都已經滿員的情況下,或是臨近發車的某個時間段,才允許面向普通旅客售賣。通過這種方式,增加殘疾人的購買成功率。
此外,鐵路部門不妨引入彈性的調配機制,明確告知購買了殘疾人專座的乘客:當車上有殘疾人旅客出示有效證明、提出合理需求時,列車工作人員有權協調座位。
目前中國殘疾人達8500多萬人,佔總人口比例約為6%。而“殘疾人專用票額利用率僅為1.4%”,這種反差或許是個提醒:殘疾人可能不是沒有出行願望,而是囿於條件限制“想出而不得”。
鐵路部門不妨在傾聽殘疾人意見的基礎上,多措並舉,讓殘疾人專座物盡其用,便利他們更好地出行。(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