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雲嶺大地綠能澎湃——雲南持續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15:25:41
來源:新華網

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雲嶺大地綠能澎湃——雲南持續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字體:

  新華社昆明9月29日電 題:雲嶺大地綠能澎湃——雲南持續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新華社記者浦超、丁怡全

  金沙江上游,又一座大型水電站即將開建。今年8月,裝機容量260萬千瓦的金沙江奔子欄水電站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批復。

  綠色能源加速發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有力推進。“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已建成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的雲南,水電開發持續推進,風電光伏開發全面提速。流水、陽光、清風被充分利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澎湃動能。

  水電裝機全國第二

  奔子欄水電站投産後,年均發電量預計100億千瓦時左右,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10萬噸,雲南綠色能源發展將再添新動力,對雲南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和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雲南是能源資源大省,綠色能源可開發總量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20%,其中水能資源蘊藏量1.26億千瓦。

  充分利用水能資源,適度開發幹流水電,提高清潔能源佔比,從“十二五”以來一直是雲南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抓住綠色資源優勢這一特點,加快推進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

  圖為2024年8月28日拍攝的白鶴灘水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截至2025年7月底,全省發電裝機容量16678.76萬千瓦,其中綠色電力裝機佔比超90%。全國排前10位的水電站,雲南有6座。全省水電裝機超過8300萬千瓦,居全國第二位,金沙江、瀾滄江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已具規模,有效改善了電力供應結構,大幅提升了電力供應能力。

  雲南省能源局介紹,雲南將穩步推動金沙江、瀾滄江流域大型水電項目開發建設,讓綠色能源發展底色更亮、成效更顯著。

  風電光伏飛速發展

  光伏板在陽光下泛着光澤,風電葉片迎着山風轉動……一個個清潔能源項目落地開花,雲嶺大地勾勒出蓬勃昂揚的生機。

  9月初,在大理州南澗彝族自治縣,兩處建設現場傳來機械的轟鳴聲——小灣東鎮營盤村光伏電站與公郎鎮營地光伏電站破土動工,兩座電站總裝機容量達9.5萬千瓦,採取茶光互補模式,上方光伏發電,下方種植普洱茶。

  “連日來,天氣晴朗。我們將加快推進兩個項目建設,確保如期並網發電,為南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綠色能源支撐。”南澗彝族自治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張江艷説。

  這兩座電站是雲南省近年來加快發展光伏和風電的縮影。作為我國綠色能源基地,雲南風能、光能資源蘊藏量也相當可觀。風能資源總儲量約為1.23億千瓦,可推動實施的風電項目裝機規模總量約2000萬千瓦;雲南光照充沛,全省129個縣中,有59個縣光伏資源較為豐富,發展新能源潛力巨大,具備可實施性的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總量超6000萬千瓦。

  為推動風電、光伏項目建設,雲南省成立了新能源精準規劃專班,清單化調度項目。“十四五”以來已印發10批次新能源開發建設方案,共1346個項目,裝機規模達1.2億千瓦。截至今年8月,全省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突破6855萬千瓦,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新能源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的目標。

  新型儲能成為電網“穩定器”

  新能源快速發展,新型儲能市場憑藉強大的調峰能力強勢崛起。

  距離楚雄市城區半小時左右車程的一處山洼裏,80個新型磷酸鐵鋰電池艙整齊排列,40套升壓變流一體機有序布局,旁邊還配套建有220千伏升壓站。

  2025年7月24日,在雲南省楚雄市呂合鎮境內,工作人員正在介紹一儲能項目。新華社記者 浦超 攝

  這裡是華能雲南分公司旗下的儲能電站,今年5月投産,採用國際領先的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每年充放電量2.21億千瓦時。

  這是雲南省加緊發展新型儲能的縮影。此外,永仁縣於2024年8月建成致信獨立儲能電站,每年可以輸送1.8億千瓦時清潔能源電力。丘北縣今年5月建成南方電網寶池儲能電站,每年可調節電量5.84億千瓦時。

  雲南省新能源在電力系統中的滲透率已達70%左右。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羅堯説,新能源高佔比意味着電網波動性更大,更需要儲能支撐。儲能電站可以實現水火風光儲多種電源結構協同互補,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雲南省能源局介紹,雲南省建立了“新能源+儲能”機制,對項目實行滾動管理,推進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等調節能力建設。截至今年8月,已核準4個抽蓄項目、開工2個,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47萬千瓦。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