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8月19日電 16日,由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市低空經濟産業聯盟、天津市高校校友會科技經濟融合研究會、天津市浙江商會、天津市先進技術成果轉化&&、中國産業發展促進會産業創新集群開發分會共同主辦的“推進低空經濟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論壇”在中國民航大學舉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研究院院長燕雪峰作主題報告。
燕雪峰以《低空經濟南航實踐與思考》為題,從低空經濟的內涵及特徵屬性、低空經濟發展路徑及關鍵環節、低空經濟南航實踐、低空經濟南航思考等方面展開講解。
燕雪峰&&,低空經濟服務覆蓋交通、物流、教育等多方面,2023年以來,圍繞低空經濟産業發展戰略,我國&&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低空經濟已經進入普及應用階段。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託,以各種有人駕駛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燕雪峰説,低空經濟包含空域、飛行器、飛行活動3個要素,在低空空域中實現安全有序、高密度、高頻次飛行活動,需解決5方面問題,即網聯化基礎設施、精細化空域管理、智能化飛行控制、主動式風險防控、協同式運行監管。他&&,低空經濟作為牽引性強、輻射面廣、融合性突出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更加注重通過新技術、新模式、新産業、新領域、新動能實現生産力能級躍升。
“發展低空經濟首先要明確如何開放更安全的空域以及如何創造實用、有爆發式成長潛力的應用場景,通過加速低空資源要素化、深化低空要素市場化、推進低空市場資本化等路徑發展低空經濟,並進一步形成‘政、端、網、雲、用’的一體化數據處理流程和解決方案。”
燕雪峰還介紹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政、端、網、雲、用等層面發展低空經濟的實踐,分享了其應用場景的特色及亮點。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