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個人介紹
微博
Qzone

李桂蓮簡介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省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

李桂蓮,女,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11月生,陜西華陰人。二級研究員,省農科院原名譽院長。她從事工作50多年來一直戰鬥在科研一線,作為貴州蔬菜學科領軍人,利用貴州立體氣候,創新提出和發展貴州冬春早果菜、稻田秋冬果菜、旱地冬果菜、夏秋反季節蔬菜栽培理論和技術體系。累計推廣蔬菜1150余萬畝,産值230億余元,銷往省內外,創造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獲國家和省科技成果10余項、省最高科學技術獎,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標兵、省核心專家、省特等勞模等榮譽稱號。

李桂蓮,女,漢族,1942年11月出生,陜西華陰人,中共黨員,二級研究員。曾任貴州省農科院名譽院長、省科協副主席,現任省關工委副主任、省巾幗科技扶貧團團長。

李桂蓮是著名的蔬菜專家,主要從事蔬菜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及示範推廣。她56年的辛勤耕耘,創新建立了具有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的蔬菜栽培理論和技術體系,帶領團隊累計示範推廣各類反季節蔬菜8500多萬畝,産量突破2.5億噸,産值達6000多億元。對緩解蔬菜淡季供需矛盾,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重大貢獻,被老百姓譽為“紅水河畔的女財神”、“脫貧致富的引路人”。

70年代末,物資較為匱乏。中央提出實施“省長負責米袋子、市長負責菜籃子”工程,她深入落後少數民族地區羅甸縣開展蔬菜研究與示範,創新提出利用低海拔富熱地區“天然溫室”的氣候特點,發展冬春反季節果菜理念,並將這一創新理念運用到生産中,在貴州羅甸、關嶺、望謨等地進行示範推廣,創建中國南亞熱帶區域第一個露地冬春果菜基地,總結出的“早果菜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術”和“改良地膜栽培技術”等體系,大幅度提早上市期,大大提高早果菜的産值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貴州早果菜栽培技術的歷史性跨越。

1989年,她的技術創新理論與實踐被國外權威期刊摘錄,1991年,“地膜加小拱棚技術”被國家科委攝製成電視專題片,在26個省(市、區)播出,成果獲“七五”全國星火科技成果博覽會金獎。

她利用貴州高海拔冷涼地區“天然空調”的氣候優勢,進行夏秋反季節無公害蔬菜試驗獲得成功,帶領團隊篩選出適宜品種420余個,總結80多個高效種植模式,制定併發布19個反季節蔬菜栽培技術規程,大面積進行白菜、甘藍、萵筍、蘿蔔等蔬菜超高産無公害栽培示範推廣,創造全國同類研究領先水平,讓貴州蔬菜遠銷10多個省(市、區)和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她承擔多個省部級蔬菜重大攻關項目,選育出一批高産、優質、高效的蔬菜新品種,12個品種通過審定,並大面積推廣。她主持的“貴州蔬菜産業發展研究”,認真分析國內外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創新提出針對性的貴州蔬菜産業發展思路與對策,得到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認可,獲貴州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為貴州蔬菜産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她將研究的冬春、春夏、夏秋、秋冬等各種反季節蔬菜栽培技術進行綜合集成,率先提出和開展“萬元田科技示範工程”和“321蔬菜高效示範工程”。通過採用良種良法配套合理安排茬口,實現每畝産值高達3萬元、2萬元、1萬元的産業升級和效益提升,其核心技術列入《貴州省政府蔬菜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

在精準扶貧和農村産業革命中,李桂蓮傾注了大量心血。她帶領團隊幫助全省60多個縣(市、區)制定蔬菜産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開展培訓和田間技術指導,幫助建立示範性預冷保鮮庫和産地批發市場,指導做好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産品認證,引導成立蔬菜協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實現蔬菜産業增質增效、農民脫貧致富做出重要貢獻。

她十分重視科技人才和鄉土人才培養。她帶領的科研團隊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科技骨幹,並為各市(州、縣)蔬菜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培養了一批拔尖的蔬菜專業技術骨幹和鄉土人才,打造了一批“科技二傳手”,用傳幫帶的形式為貴州蔬菜産業發展和培養技術人才儲備打下了堅實基礎。

80年代的她從中國女排5連冠受到 啟發,創新提出“大力培養科技二傳手”的理念,並付諸實施,帶動上百萬人學科學用科學,使良種良法迅速推廣。她成為全國科普先進個人標兵和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她先後獲得10多項科技成果獎勵,選育並通過審定蔬菜優良品種16個,獲國家發明專利6個,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著作5部,光榮當選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科普先進個人標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貴州省最高科學獎、貴州省特等勞模等30項榮譽稱號。

李桂蓮對黨忠誠、心繫農民。她最可貴的是開拓創新精神,她最感人之處是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她把全部精力奉獻到農業科研上,從青春年代到77歲高齡的她,還常年奔波在田間地頭,她不改初衷,用自己的辛苦指數兌換群眾的幸福指數。

她淡泊名利,1996年省委決定提拔她擔任更高職務,她堅決請辭。在她退出領導崗位後,省內一些公司高薪聘請她,均被她婉言謝絕。她獲得的榮譽不勝枚舉,她總是謙虛謹慎,毫無驕矜之色,以平常心做平常人。2009年,她獲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她把國家獎勵的經費悉數用於科研、用於扶貧救濟。李桂蓮的優秀品質和傑出成就有口皆碑,她是共産黨人的楷模,是婦女界的標兵,是農業科技界的一面不褪色的旗幟。

李桂蓮簡介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省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

李桂蓮,女,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11月生,陜西華陰人。二級研究員,省農科院原名譽院長。她從事工作50多年來一直戰鬥在科研一線,作為貴州蔬菜學科領軍人,利用貴州立體氣候,創新提出和發展貴州冬春早果菜、稻田秋冬果菜、旱地冬果菜、夏秋反季節蔬菜栽培理論和技術體系。累計推廣蔬菜1150余萬畝,産值230億余元,銷往省內外,創造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獲國家和省科技成果10余項、省最高科學技術獎,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星火科技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標兵、省核心專家、省特等勞模等榮譽稱號。

參與
投票
0
01998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0000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