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6月27日電 6月16日,北京“藍極速”網吧發生人為縱火案,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6月20日、22日,廣州、西安兩地又分別發生網吧失火、電線爆火球事件,幸無傷亡。此前,又有4名上海少年離家出走14天,終日沉迷網吧不能自拔。一系列事件引起公眾高度關注。
網吧,究竟該如何整治?網吧,是不是一匹“害群之馬”?已成大眾焦點的網吧究竟該何去何從?
杭州:走一條“堵疏結合”的路子
至去年年底,經有關部門重新審核,杭州市取得合法經營資格的網吧有745家。但據杭州市文化市場管理處介紹,無證經營的“黑網吧”依然猖獗,“地上”與“地下”網吧的比例為7:3。
在昨天召開的全市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會議上,記者獲悉,網吧管理將成為杭州市文化市場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文化部門將全面介入網吧管理。
一、網吧不得在中小學校(含中專、技校等中等學歷教育學校)周邊直線距離200米內開設,必須實行消費者入場登記制度和場地巡查制度。允許未成年人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及寒暑假每日8時—20時進入網吧,但在線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進入,必須由其監護人陪伴。
二、對於網吧傳播有害信息,經營色情、賭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內容的網絡游戲,查處一批,關閉一批,取締一批。
三、從現在起至10月1日,全市網吧進行重新審核登記,重新換發文化經營許可證。文化部即將與公安、工商、信息部門共同研究及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聯合執法制度,同時全力取締地下“黑網吧”,監督證照不全或越範圍經營的網吧停止經營。
四、堵疏結合,不再新批一般的網吧,鼓勵並支持有經濟實力、運作規範、信譽好的經濟實體開設連鎖網吧,真正使這一行業健康、規範、有序發展。
IT研究者:網吧,能幫助人們跨越“數字鴻溝”?
IT研究者方興東舉出了兩個數字,一個是中國的PC機普及率是2%,另一個是中國的網民普及率是3%,這1個百分點的差異説明了什麼呢?説明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電腦而同樣能上網,其中一個重要渠道就是網吧。而在發達國家,這兩個數字基本上是一致的。
方興東説,目前國內PC機的增長趨緩,一個主要原因是受制於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説,有錢的人該買電腦的都買了,而其他的人收入達不到。要想讓他們擁有電腦,首先得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但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
這部分人在信息社會怎麼辦?
對信息掌握的差異越來越多地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機遇和生活質量,也日益明顯地加大了貧富分化。這就是“數字鴻溝”問題,它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但進入“主流信息圈”、進入互聯網世界又是有門檻的,它需要物質基礎和硬體設施。在這個背景下,網吧就顯出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方興東説,網吧目前確實有不少問題,但從跨越“數字鴻溝”的作用來看,應該是利大於弊。
學者:恢復網吧“連通世界、獲取信息”的初衷
上海交大人文學院的薛岳博士分析説,經營網吧是一種市場行為,而且是個新事物,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網吧的管理從一個側面説明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調整政府職權範圍的重要性。當然,這個調整是有難度的,也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朱彤説,其實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一刀切式地把網吧都關掉,我們要做的是致力於淡化網吧“游戲廳”的色彩,恢復它連通世界、獲取信息的本來面目。
經營者:總害怕哪天就不讓開了
其實開網吧的風險很大的,光是辦齊那些證就很不容易。我當然是不希望出事情的,所以平時對安全抓得也比較緊。作為一個經營者,我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所以客人越多我越開心。但我還是有分寸的,比如以前看到戴紅領巾的小學生也是不會放進去的。
這個月來,我這裡生意倒沒受多大影響,就是心裏不安定,總害怕哪天不讓開了。我已經多請了一個員工,專門負責巡視每台機器的運作情況。如果發現有人看黃色網頁,馬上就讓他走,打游戲的時間也作了一定限制,超過20小時一定走人。
總之一句話,不是全部的網吧都是壞地方。網吧也是因為市場有需要,才開出來的。按照要求,合理經營,我相信網吧可以做到安全文明。(據《杭州日報》/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