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頻道欄目推薦
新聞追蹤
播出最新熱點,跟蹤報道,連續刊出!
更多報道請點擊

浙江省情
展現浙江的風采,讓您更了解發展中的浙江。
更多報道請點擊

服務廣場
服務大眾,品味生活,引導時尚,珍愛年活。
更多關注點擊此處
冰點調查
直擊新聞熱點,聚焦社會弊端。
更多報道請點擊
  返回主頁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新華網 > 浙江頻道 > 連載
 
方益波,《黑哨調查》連載八

159

  第八章神秘的中間人

  每次搞內部調研報告,除了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依靠來自各方面的幫助。

  無論是在真正的打黑除惡第一線,還是體察社情民意、調查反腐大案,都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完成的。有的是本來就有交情,有的是搞了一次採訪,從此成為朋友,無論走到哪,都不能忘記。

  小學生減負問題,市委書記殺死女記者,還有仙居幹部建豪宅,這些矛盾複雜、關係重大的調研,都是在朋友們的幫助下逐漸推進並取得成功的。

  就像毛澤東説的,只要依靠群眾,打一場群眾戰爭,就能把敵人淹死在群眾戰爭的海洋裏。我們記者就像種子,群眾就是土壤。失去了群眾的支持,我們就是聾子瞎子,有了群眾的支持,我們就是千里眼、順風耳,就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下午,4位仙居縣的70歲以上老人專程大老遠地從山區趕來,給我送了一面錦旗:"弘揚正義,體察民冤。"更加堅定了我在足球打黑中同樣依靠群眾、為球迷説話的信心和決心。

                           ---方益波2002年1月2日手記

      =================================.1.=================================
160

  他是誰

  &&,再&&。

  煙灰缸裏全是煙蒂和厚厚的煙灰。

  電話不停地打出,鈴聲又不斷地響起。東方不亮西方亮,直走不行就迂迴,依靠群眾就會有辦法。我們多方&&,動用了各條線上的朋友,把網鋪展開去,等待收穫。

  很多人答應幫忙。但有的人從此就&&不上;有的人開始支支吾吾,最後不耐煩地挂斷電話。俱樂部的消息遲遲沒有來,催了很多次,總是明確不了。足協那邊,也一直沒有態度,早就説好的傳真到現在還沒影子。

  僵持,令人焦躁的僵持。

  和吉利&&了很多次,那邊一直"還在整理"。桂生悅找不到,宋衛平也語焉不詳。

  到傍晚的時候,我終於打通了桂生悅的電話。桂生悅説他正在深圳參加橋牌比賽。這可真是一位羽扇綸巾的人物,這個時候了還這麼有閒情雅致。經過做工作,他&&晚上一定給我個準確的答覆。

  晚飯前,終於,一條線上有消息來了。約好在一個茶館見面。杭州多茶館,是各色人聚會的地方。

  我們準時趕去。

  穿過大堂,一步步地走近。

  透過朦朧的窗紗,已經看見包廂裏有幾個人,其中有一個人背對着窗口。

      =================================.2.=================================
161

  推門進去,這個人轉過頭來,是一個英俊的中年男子。我覺得很面熟,後來想起來,以前在一些場合碰到過。出於某種需要,我們在這裡用字母來代替在場的人的名字。

  A笑着説:是你啊。

  我也笑着説:是你啊。聽説是去了外地。

  A笑着説:辦理一點家務事,下午剛回來。

  做這件事怎麼樣,很辛苦吧?我説。

  A説:沒有辦法啊,工作麼。

  我們開始步入正題。

  在場的人都表達了這樣的意思:我會把我所知道的一切告訴你。但是你絕不能透露我的名字。不然我就沒法活了。

  C先發言説:怎麼説呢?我是從來的,專門做這件事,我一直把這件事作為我的行當。做不做,做得好不好,是我的個人能力、工作水平的體現。我們做這項工作,靠的是以誠待人,能獲得朋友的信任。我這個人本性忠厚,大家都比較信得過我。

  A嘆惜着説:這個環境,我們是沒有辦法。我做的這些事實在不算什麼,在圈內是小之又小。這個圈子裏面啊,做得最好的是。我幹這行時間不長,也沒人教,完全靠自己。

  説到這裡,他停下來,開始出神,一支接一支地抽煙。

  B接上來説:我們上半個賽季,成績好,勢頭旺,衝A希望大。對隊的時候,是來的裁判。我去機場接他,在車上我説,有可能的話關照一下。他説,看吧,有機會會幫忙的。我把萬元給他,他也不推辭就收下了。但這場比賽我們沒有達到目的。

  從這以後,我都是在事後給錢。俱樂部一直是叫我事前給的,但是作為中間人我不得不有所顧慮。假如事後沒有看到效

     =================================.3.=================================
162

果,給出去的錢又拿不回來,我這個中間人就説不清楚了,人家會懷疑是不是我沒有把錢送到裁判手裏,而是自己"黑"了。

  有的比賽是教練自己去做工作的。

  C説:教練們在圈內混了這麼多年,做這種事是難免的,很多教練都是這樣的。

  他説,我們第輪對隊。這是一個説強不強,説弱不弱的隊。我們就做了兩手工作,一手是由教練給對方教練組做工作,一手是由我給裁判送錢,算是加個保險。

  他説:不過事先和裁判談這事不是我去的。教練和裁判關係比較熟。事先他們談好,如果讓我們贏,就付給他萬元錢。

  這場比賽我們勝了。賽後,裁判正在吃飯。我去問他,是不是把錢放到他車上包裏?他説好。我就到他車上,把錢給他放在包裏。

  A説:我們有場球,教練已經對對方教練組做了工作,付了萬元錢,這樣對方教練在安排場上隊員時就已經有所考慮。這些錢,運動員拿一部分,剩下的或者給教練或者上交俱樂部。

  D説:對隊的比賽對我們來説很關鍵,裁判是。到主場來之前,打電話給本地的,就打電話告訴我。圈內人一看名單就知道誰應該是主裁,誰應該是邊裁。我去機場接他。從機場到市區有近一個小時,這段時間我們進行了溝通,互相有個了解,該講的話都能講明白。

  B説:有的比賽我們必須贏的,很關鍵的,價碼就會開得比較高,但是風險可能也就相應大一點。裁判有時既想拿錢,又擔心自己的行為引起中國足協的特別關注,受到停賽之類的處罰。我們就給他承諾,如果足協罰他停賽3場,我們補償他萬元,如果停賽一場,補償他萬元。都有相應的標準。

       =================================.4.=================================
163

  A説:是中國有名的"黑哨",心黑手辣。

  他接着説:自己提出來,錢要在比賽前給。別人也都跟我説,事先就給才有積極性,是我自己留了個心眼。這場球後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所以這筆錢最終沒有給他。

  B説:我們就和你們不一樣,俱樂部對俱樂部是一場比較關鍵的比賽,執哨的是市來的,俱樂部已經委託我向裁判承諾,只要打贏,就給萬。後來那場比賽雖然沒有達到目的,我們還是給了萬元,這裡包括給邊裁的。這場球應該説,裁判的判罰是在合理的範圍內的,當然不排除對方也做了工作的可能。

  C説:知道你們這點小伎倆,不新鮮,有時候這樣做是為了着眼以後嘛!

  B説:他還推辭了一下,説也沒有幫什麼忙。最後收下了。後來我們在市打比賽時,他也沒有幫我們,但打來一個電話解釋了一下。

  C説:對的比賽,我們沒有"做"裁判,而是"做"了運動員。還有……

  D説:我做起來和你們幾位不太一樣,有的明顯實力差距太大,就是裁判怎麼幫都幫不上的那種,我就放棄不做了。有的比賽,輸贏結果對雙方都意義不大,只是過過場,俱樂部也就不會有做的想法,相信這樣的比賽主客隊雙方都是很乾淨的。有的比賽中,一方明顯各方面都比另一方有能耐,弱者硬去做,也做不過人家的,也就識時務放棄不做。

  "那你做的幾場是怎麼樣的?"我問。

  D説,有一場比賽,賽前我已經有所&&,但是從比賽看起來,場上效果令俱樂部很反感,裁判並沒有給我們幫什麼忙。那

      =================================.5.=================================
164

筆錢……

  "俱樂部有懷疑嗎?"

  D笑笑説:一般也沒有辦法去驗證,只能相信我。

  有一次比賽,我們已經付錢,但是沒有全部付清,説好贏了就支付全額,打平付一半。

  "後來怎麼樣?"

  D繼續説:這麼説吧,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裁判拿了錢,卻沒有感覺到他在幫我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是在幫對方。

  "怎麼會這樣?"

  D解釋説:可能是對方給得更多吧。其實一場比賽,也不可能全部是靠裁判幫忙,説不定最後贏了,99%是靠隊員。但是既然有承諾,贏了就要給錢,裁判可以隨便找個藉口,將場上出現的某些情況,説成是在這裡已經幫了你們了,我就還是要把錢給他的。

  C接上來説:我做過幾場球,也很難説那幾場球裁判就特別明顯地幫了我們,可能是錢給得不夠多吧。不過也有人説,無論如何,要想裁判特別出位地幫助你,除非是鉅額的,或者是背景特別厲害的"官哨"。

  也有好的裁判,聽説綠城對江蘇的時候,碰到孫葆潔,這是不要錢的,綠城俱樂部去送錢還被他拒絕了。

  A最後説:在我"做"裁判的過程中,他們説得最多的是這樣一句話:看機會,能幫就幫,幫不了也沒有辦法。裁判也不是萬能的,也是有所顧慮的,不然,只要出錢,就能把全部比賽都拿下來了。裁判還是要根據場上的實際情況來發揮。規則有規定,裁判有合理誤差率。

  比如跑位不到位,攝像機發現的,裁判不一定發現。有的動作,裁判可以判也可以不判。他們就是在這樣的地方

     =================================.6.=================================
165

做文章,他們權力主要也是體現在這些地方。不過我認為,真正膽子大的不是"黑哨"而是"官哨"。不是因為拿了錢,而是有另外的授意。最明顯的是。

  C略顯後悔地説:我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要是知道,當初決不幹這事。説實話,這個問題也不是足球特有的,體育圈都有這個問題。每個省都在講全運會預算外資金多少多少,假如沒有這些問題,要什麼預算外資金呢?

  他帶點怨氣地説,我們只是小人物,和綠城、吉利老總這樣的人物有差距,沒有這樣的做大事情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我是一直當謀生手段來做,並且希望盡量做好的。現在他們這樣,搞得我工作很難做啊,生活的安寧是完全被破壞了,足球圈子看來是肯定呆不長了。

  "我倒想問一下,這些錢的賬怎麼做,留下什麼憑證嗎?"

  D説:不會的,財務上一般就寫"某場比賽費用"。

  突破!重大的突破!

  (注:已經技術處理,請勿對號入座)

  "黑哨"的聲音 (片斷)

  調查過程中,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忙。通過各種辦法,我們終於和一些相關裁判接上頭,進行了接觸。

  以下是部分採訪片斷。

  下午就到了。……

  "你看,有關的材料我們都掌握了。……"

  "……足協有規定,不能接受記者採訪。"

      =================================.7.=================================
166

  "我們不算採訪吧,就以朋友的身份,私下聊聊。"

  ……

  "有關的事,我們和足協、俱樂部都談過……"

  "入鄉隨俗,有的時候……"

  本來是站在窗邊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毫不容情"……。

  中午,我們給中國足協打了個電話……

  "對不起,臨時我要去北京,剛剛通知我立即進京開會,也沒有説要開多長時間,開會期間肯定是要關掉手機的。……對對、嗯嗯,嗯……"

  ……

   賭球集團等涉黑現象越來越清晰地浮現出來。……

  (略)

  打開堅冰

  在已經了解有關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又運用新華社歷史悠久的調研功夫,經過耐心的工作,綠城和吉利最終都向我們提供了相關的事實材料。

  晚上6點15分,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桂生悅專門從深圳給我打來電話,説是橋牌比賽剛剛結束。

  "關於足球的一切事宜,我和李書福已經説好,完全由我負責。當初我上任總經理的時候,也是和他説得很清楚:我怎麼做,你就別管了。他對我也是充分信任的。所以李書福至今也不清楚'做'裁判的具體賬務和詳情。"桂生悅一上來就擺明責任,一副

      =================================.8.=================================
167

"要殺要剮我一個人承擔"的樣子。

  "那麼李書福怎麼就出來曝黑幕呢?"

  "李書福是在賽後財務進行審計時才發現的。"

  "説説你們都'做'了哪幾場?"

  "當時一共就只剩下7場,我可以告訴你……我們始終對和中遠那場球耿耿於懷,從第一分鐘起到結束,我們整個就按捺不住了。這個'黑哨',他已經不顧一切,我肯定他收取了鉅額的賄賂,要麼就是有巨大的背景支持他這樣做。"

  "不過我想要着重談一下,關於'黑哨'到底是誰,有必要在輿論上有所糾偏。"桂生悅嚴肅地説。

  他向我發表了很長一段話。他認為,通過他們做足球一年不到的體會,感覺到裁判問題絕不是孤立的。中國足協目前的思路,僅僅是落在單純地處罰某個裁判或俱樂部身上,這還不夠,還應探討為什麼"黑哨"現象會存在,為什麼會這樣猖獗,職業聯賽8年下來了,還是越演越烈。他相信,裁判問題一定是和中國足協的某些官員的問題相&&,對這個問題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比如説,某些隊基本上可以想讓誰來吹就讓誰來吹。有的隊可以享受個別裁判為它吹4場的待遇。而按照慣例,一個裁判不應該老是吹一個隊。這樣的待遇,其他俱樂部絕對不可能發生。你看,當時上海中遠挑戰武漢紅金龍,本來已經定了裁判名單,突然又改變,把陸俊調來吹,更換裁判卻沒有任何説明。我們對中遠那場球,張建軍任裁判的消息早就登在《新民晚報》上。這樣的重大失誤卻只字不提。正是因為有這樣更深層次的原因,某些裁判才會有恃無恐,膽子越來越大。假如沒有中國足協這把保護傘,絕不至於到這樣的地步。

  他認為,可能會揪出幾個裁判來以謝國人,但是這樣解決不

     =================================.9.=================================
168

了根本問題。

  他再次回憶起讓他唸唸不忘的那件事。10月,他在總經理聯席會上向閻主席匯報了有人要收買球員圖穆的事,閻主席卻沒有任何反應,從此就沒有了下文。"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才造成了今天'黑哨'、'假球'猖獗的現象。"他憤憤不平地説。

  1月4日和5日,新華社接連向全世界播發了兩篇電訊稿。

  新華社記者調查取得突破:中國足壇確有"黑哨"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在浙江綠城和廣州吉利董事長宋衛平和李書福以及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陳培德等人的協助下,新華社記者對"黑哨"事件的調查採訪取得突破:中國足壇確有"黑哨"。

  從記者了解到的有關線索和材料看,有多名裁判接受"黑錢",甲B聯賽也存在"假球"問題。新華社已通過有關渠道反映此事,並將繼續跟蹤報道這一事件。

  閻世鐸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已有裁判"認錯"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閻世鐸今天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中國足協對一些涉嫌"黑哨"裁判的調查取得突破,已有裁判承認"自己過去做錯了事"。

  閻世鐸説:"中國足協在進一步收集證據的情況下,視裁判主動坦白和抵賴不説兩種不同情況,在必要的時候提請司法介入。"

  閻世鐸説,針對"黑哨"事件,中國足協這一段時間主要做了

     =================================.10.=================================
169

三項工作。一是廣泛徵詢司法界的意見,了解司法介入的問題;二是有重點地做一些裁判的工作,目前已取得突破;三是與一些俱樂部進行接觸和溝通。

  閻世鐸透露,今晚他就將飛赴杭州,與浙江體育界和俱樂部人士溝通情況,調查研究。

  此前,新華社記者方益波、楊明從浙江綠城和廣州吉利俱樂部以及浙江省體育局了解到,有7名裁判在執哨甲B聯賽中曾收受"黑錢",每場數額從3萬元到8萬元不等,其中包括賽前談好價錢但最終因沒贏球而沒有拿到錢的情況。此外,甲B聯賽中還存在着涉及俱樂部和教練的"假球"以及地下賭博集團。新華社已通過有關渠道反映情況,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閻世鐸稱之為"幫助打開了堅冰"。

  【資料鏈結】

  找出病根下猛藥
  ---對"假球"、"黑哨"問題的思考

  "假球"、"黑哨"令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以來最黑暗的時期,這樣痛心的局面是過去從未有過的,也是所有希望中國足球健康成長的善良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當我們滿腹憤怒地揭露"假球"、"黑哨"時,更應該問一下,"假球"、"黑哨"説明了什麼?這個局面是怎麼造成的?

  許多人責罵吃黑錢的裁判,許多人責罵吞黑錢的"中介",許多人責罵塞黑錢的俱樂部。但我以為,造成這一黑暗的主要原因,不在於裁判,不在於"中介",不在於俱樂部。8年來,我們一

     =================================.11.=================================
170

直在譴責"假球"、"黑哨",但這種足球場上的醜惡現象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以致到了現在不可收拾,並且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程度。這是為什麼?

  當一個錯誤一再重復而得不到糾正時,便應該從環境和體制、機制上去尋找原因,而不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做表面文章。好比一個人有了炎症,不應該只是吃消炎藥,而要找出病根,讓炎症徹底斷根,這才是積極主動的治療思想,對於中國足球的"假球"、"黑哨"也是如此。俱樂部為什麼要送黑錢?因為他們屢次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告狀無果"(當然,不包括那些從一開始就想通過這種卑劣的手法獲得利益者,但可以肯定這不是多數)。

  對於俱樂部的訴訟,裁判委員會總是"駁回",這是造成俱樂部出於無奈向裁判送黑錢的客觀原因。現在,這種送黑錢的現象竟然成了不成文的規定,竟然成了出錢買公平的必然手段。聽一下一位主教練對俱樂部老總的話:"主場6萬元是一定要給的,走到天邊也要給!"

  由此看來,中國足協公平競賽的監督機制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這是造成俱樂部送黑錢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這個監督機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從而使得俱樂部不得不花錢買公平,而收黑錢的一些裁判更是來者不拒,有恃無恐,且已氾濫成災。這種不是個體而是群體的現象的存在,説明我們的足球聯賽管理工作的失敗,説明我們的足協工作機制和體制上出現了問題。因此,如果我們這次打擊"假球"、"黑哨"的工作還是僅僅留在處罰或者懲罰幾個收黑錢的裁判員上,那麼這個問題還會出現,而出現的形式也會更詭秘,對中國足球聯賽,對中國的足球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體制弊端滋生腐敗對於中國足球而言,暴露出來的問題遠

      =================================.12.=================================
171

非"假球"、"黑哨"。中國足球從1994年開始了職業聯賽,但中國足球從來沒有完全地、真正地進入市場,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只是半生不熟的夾生飯,這在足協與地方協會和俱樂部的關係上可見一斑。

  中國足協是一個登記於民政局的社會團體,但它的另一面卻是國家機關體育總局下屬的足球管理中心,是一個政府的管理機構。這"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造成了它"管理工作"中的種種弊端。

  中國足協的章程説明,它與地方協會和俱樂部是平等的,但是在實際上,它是領導,是發號施令者,而不是職業聯賽的服務者,這種體制和機制已被證明並不能非常有效地將職業聯賽引向市場,引向職業。從它過去和現在頒佈的一系列受到地方協會和俱樂部普遍反對的措施和規定上更能得出這一結論。

  足協曾經提出"1天1萬米"這一嚴重違反訓練規律的強制做法,讓俱樂部不得不在冬訓的大好時期每天讓球員圍着田徑場跑圈;它提出的體能測驗讓所有教練不得不在昆明的1個多月的訓練中為球員在12分鐘內跑過3200米而不是在組織訓練球隊的戰術上費心思,受到普遍反對的這一規定直到去年才不得不正式取消;它提出的球員轉會摘牌制(無論是正摘還是倒摘),更是阻止中國足球人才流動的最主要障礙,這種違背球員和俱樂部利益、違反人的基本權利的做法,在各俱樂部之間的發展上也是極大的障礙,使得不同地區足球水平的差距不是相互縮小而是日益擴大,職業足球在這裡已經沒有了職業足球的市場;它把職業聯賽的巨大商機全部攬在自己的懷裏,從電視轉播到場地廣告,留給俱樂部的只是極小的份額。可以這樣説,在職業聯賽這個市場上,最大的贏家只是中國足協一家,俱樂部只能

      =================================.13.=================================
172

從極小的一塊中得到一點利益(而在國外俱樂部,電視和場地廣告收入佔俱樂部總收入的2/3強)。這些收入遠遠不能補償他們的付出,這也是造成目前中國的職業俱樂部絕大多數虧損的最主要原因。沒有一個企業願意無休止地往裏投錢,於是一家接一家地退出,甚至與中國的職業聯賽同步出現的四川全興俱樂部也要退出,原因還是一個:俱樂部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企業不能再往這個窟窿裏扔錢了!

  相信還會有一些企業願意進入這個行業,但是肯定的結局是,一旦通過足球達到了為企業揚名的機會,一旦從政府那裏得不到"補償",他們會毅然決然地退出。這是目前的中國足球現狀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至於這種"假球"、"黑哨"現象,更説明了現今的中國足球管理體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中國職業聯賽發展的需要,中國的職業足球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自身改革必不可少。

  1994年在成都進行的中國足球工作會議,是一次盛大的"慶功宴"。中國足球第一次進入職業化聯賽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時的中國足球正如一個貧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衣服和自己的食物,第一次過上了體面的生活。如果能夠以此為契機,以此為動力,對自身進行一次深入的體制和機制的改造,便會脫胎換骨,堂堂進入職業足球的VIP廳。但是,沉溺於慶功宴的人們,忽視了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由於中國足球當時的社會環境、對職業足球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素質,沒有意識到他們面臨的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以至於在8年後,中國足球在衝入世界盃決賽圈之後,竟然遇到了"假球"、"黑哨"事件的爆發,使得中國足球的整體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到了最低點。中國足球職業聯賽8年來沒有得到真正的進步,卻是問題不斷,陰霾不散,以至到了

      =================================.14.=================================
173

今天缺少誠信、缺少威信的地步。可嘆!可惜!

  中國足球要進步,中國足球聯賽環境要公平,中國職業聯賽要形成一個真正的市場,中國足球要形成一個真正的人才流動渠道,中國的職業聯賽體系要走向世界,要與世界職業足球接軌,中國足球要真正走向世界,中國足球要把自己的排名前移30名,對自身進行痛苦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歷史賦予中國足球人的使命。

                    (摘自《新民晚報》2002年1月10日作者:葛愛平)

      =================================.15.=================================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浙江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華網浙江頻道主編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