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諸暨   黨政在線  報道諸暨   強市經濟   招商引資   人文諸暨   
諸暨歷史沿革
 

  諸暨之境,為我國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史傳: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諸侯,駐蹕於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為“諸暨”,意即天下諸侯到達駐留議事之所。

  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無余於越,諸暨屬越。至春秋時,越國先後建都於境內埠中、大部、色乘等地。吳越之爭中,越王勾踐曾以境內勾乘山為休養生息、圖謀複國之所。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越地置會稽郡,設諸暨縣。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新始建國年間,更名疏虜。東漢建武初,復原名。東漢興平二年(195),分部分地入豐安、漢寧二縣。三國吳時,改漢寧為吳寧。西晉屬會稽郡。東晉屬會稽國。南朝復屬會稽郡。隋文帝開皇中,屬吳州。九年(589),吳寧縣廢,原諸暨地復歸諸暨。大業中,仍屬會稽郡。唐時,屬會稽郡及越州。高宗儀鳳二年(677),劃諸暨、會稽部分地置永興縣。武后垂拱二年(686),復分諸暨縣之吳寧故地入東陽縣。光啟三年(887),諸暨改稱暨陽。五代屬吳越國越州東府。吳越王天寶三年(910),復名諸暨。宋初,屬兩浙東路越州。南宋紹興元年(1131),屬紹興府。孝宗乾道八年(1172),分東北10鄉置義安縣,治今楓橋。淳熙元年(1174),廢義安,其地復入諸暨。元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紹興路。成宗元貞元年(1295),升為諸暨州。至正十九年(1359),改名諸全州。二十六年,降州為縣,仍復舊名。明、清時,均屬紹興府。

  民國元年(1912)廢府,直屬浙江省。民國3年省下設道,諸暨屬會稽道。16年廢道,直屬浙江省。民國24年9月至37年4月,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37年4月至38年,屬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6日諸暨解放,至6月22日,諸暨屬中共蕭紹諸杭臨時委員會管轄。6月13日~11月16日,歸第十專署管轄。其後,諸暨屬紹興專區。1952年1月,紹興專區撤銷,直屬浙江省。1953年2月,劃歸金華專區。1957年9月,劃歸寧波專區。1964年9月,復屬紹興專區。1968年5月,屬紹興地區。1983年7月起,屬紹興市。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諸暨縣,設立諸暨市,由紹興市代管。

   

鄉級公路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浙江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華網浙江頻道主編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