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浙江頻道10月1日電 從8月18日起,嘉善縣西塘鎮在羅氏沼蝦養殖中全面實施無公害養殖標準。
近年來,西塘鎮把發展羅氏沼蝦養殖作為發展特色經濟、實現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加以扶持,不但在政策、信貸、農電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還緊緊依靠科技進步,積極推進産業化經營,不斷探索養殖技術和新模式。過去,該鎮養殖羅氏沼蝦是一季投放、一季捕撈,現在已實現早苗、中苗、晚苗三季投放多次捕撈,而且在養殖過程中普遍採用塑料大棚保溫技術,使沼蝦銷售時間延長20天,售價也比集中上市時高出4元左右。該鎮還把苗種培育、商品蝦生産基地和養殖戶、市場營銷緊密結合起來,以苗種培育企業帶動養殖發展,以鎮沼蝦養殖專業協會統一供種、統一採購飼料、統一成蝦銷售來推動全鎮羅氏沼蝦産業化經營。目前,西塘鎮羅氏沼蝦養殖面積已超過5000畝,畝産量從80公斤提高到210公斤,畝效益從250元增加到1700元。西塘鎮的羅氏沼蝦在嘉興、杭州沼蝦市場的佔有率達60%以上。
據了解,“西塘”牌無公害羅氏沼蝦養殖標準由幼蝦暫養培育、成蝦養殖、商品蝦三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有明確的規定,如在成蝦養殖這一部分中規定:定期使用生石灰消毒、殺菌、調節
P H值,嚴禁使用孔雀石綠、五氯酚鈉等高毒高殘留藥物,嚴禁使用氯黴素,嚴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等,上市前一週應停止使用一切藥物,控制好休藥期。這個無公害生産標準第一期實施面積為5000畝。(據《嘉興日報》/詹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