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縣位於長江口南端,杭州灣外緣的舟山群島中部,界於北緯30。7`-30。38`,東經121。31`-123。17`之間。全縣總面積5242平方公里,其中海域4916平方公里,陸域326.4平方公里(其中潮間帶灘塗57.4平方公里),縣政府設在岱山本島東南的高亭鎮,全縣轄7鎮1鄉,人口20萬。
  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 岱山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面對西太平洋發達的經濟帶,距&&,長崎,釜山,神戶,大阪,馬尼拉等港650-700&&,舟山本島7&&,普陀山17&&,從長江口出的國際航線穿過縣境,集我國沿海“黃金海岸”和長江“黃金水道”於一身,為歷代國際通商之要道,是以浦東為龍頭的長江沿江開發的前哨。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 岱山縣由404個島嶼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島嶼16個,岱山本島是舟山群島的第二大島。全縣群島環抱,多優良港灣,海岸線總長717公里,其中水深10米的岸線25.4公里,水深20米的岸線9.9公里。大衢島區的黃澤港,移門港(合稱雙衢山港),秀山島區的蘭秀港,水域寬闊,錨地極佳,水深不淤,長而順直,腹地大,避風條件好,經國內外專家考察,被推薦為建造20-30萬噸貨物中轉碼頭及第六代以上集裝箱碼頭的理想選址地,是東方大港的組成部分之一。上海天然氣總公司的東海平湖油氣田已在岱山建造2萬噸級的原油中轉碼頭。

  絢麗多姿的海山風光 岱山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日照充足,氣候宜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綠島,瀚海,鐵沙,奇山,潮聲,古洞與宗教特色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以“蓬萊十景”為主體,與“海天佛國”普陀山相依託,是療養,旅游,避暑,會議及海上體育運動的勝地,古稱之為“蓬萊仙島”,現為省級風景旅游區蘊量豐富的海洋資源 岱山漁場水域寬闊,水質肥沃,氣候適宜,餌料充沛,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漁業資源十分豐富,域內僅魚類就有300余種,是我國東海的一所“活魚庫”。海水産品年産量30萬噸以上,為全國十大重點漁業縣之一。近年來豐富的近海和灘塗養殖資源不斷開發,魚,蝦,貝,藻立體式海水養殖蓬勃發展。
  岱山制鹽歷史源遠流長,自宋朝起就以色白,粒細,味鮮而被列為貢鹽,現有鹽田面積、3.5萬畝,年産
原鹽10萬噸以上,佔浙江省四分之一。

  富有特色的海島工業伴隨着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岱山工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六大主要行業,即:水産加工,化纖製造,玩具機電,汽配行業,輕紡鞋業,船舶修造;建立了四大工業園區即:高亭海洋特色工業園區,泥峙微電機汽配工業園區,岱西船舶廢電機拆卸工業園區,衢山來料加工工業園區,具有海島特色的地方工業體系初步建立日趨完善的投資環境岱山 本島有一軍民合用機場,可起降中型客機。

  海上交通每天有直達上海,寧波,舟山,普陀山等地的客輪及豪華快艇,開闢了海上“藍色公路”,客貨車輛通過舟山本島和寧波鎮海可直達大陸各地,海運北到天津,大連,南到海南,廣州,並可直航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大容量程控電話和國際直撥,數字移動通信覆蓋

全縣,開通了可視會議電話和數字數據通訊業務及因特網(INTERNET)業務。全縣水庫總容量2000萬立方米,各大水庫均管網相聯。電力已與大陸實施聯網。並建立了縣審批 辦證中心和經濟環境投訴中心,實行一條龍辦證服務。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社浙江分社新聞信息中心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通訊社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
均為新華通訊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華網浙江頻道主編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