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05 10:49:24
來源:浙江日報

國慶假期橫店影視城片場、景區一片繁忙

字體:

 原標題:國慶假期橫店影視城片場、景區一片繁忙 劇中人風風火火 追劇人興致勃勃

  初秋氣溫宜人,國慶假期疊加杭溫高鐵開通,東陽橫店影視城內,一派繁忙景象,片場裏都是“造劇人”,景區裏都是“追劇人”。

  人與景虛實結合,所見即所得,即拍即成片。橫店影視産業園1號棚裏,一塊高10米、弧長36米的LED大環屏,讓拍攝場景“一秒切換”。“科技感爆棚!”跟着調研團參觀1號棚後,浙江傳媒學院的杜老師不禁感嘆,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打造巨艦,壯大影視産業,橫店影視文化産業如今的發展非常迅猛。

  國慶假期,橫店投資30億元建設的29個高科技數字化攝影棚,幾乎都有劇組在拍攝或置景。整個橫店影視城有《明月蒼茫》《佳偶天成》《張謇》《皖南1943》等80余個在拍及籌備劇組,包括劇組演職人員、“橫漂”演員、影視工匠、配套服務人員等3萬多人堅守在橫店片場及相關産業鏈上。

  “橫店持之以恒打造‘影視夢工廠’,不斷深化影視與旅游融合,推動數智賦能文化産業。”橫店集團副總裁、橫店影視文化産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徐天福説,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給包括橫店在內的文化企業提出了期許:努力提高文化競爭力。“這是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徐天福説,要不斷深化變革,提升橫店的文化競爭力。

  在橫店影視城廣州街·香港街,電影《皖南1943》正在緊張拍攝。導演秦教授一邊給演員講戲,一邊指導拍攝角度、燈光擺放等,事無巨細,追求完美。

  “這兩天拍攝的都是大景,現場光是群眾演員就有100多人,每天行程都很滿。”秦教授説,電影大部分場景在橫店取景,“這邊配套全,無論是拍攝場景、道具服裝還是攝影器材、馬匹,拍戲要用的,這裡都有。”

  秦教授2010年來到這裡,自稱是個“老橫店”。在此14年,他見證了橫店這片造夢熱土持續迭代升級,從早期優質拍攝場景缺少、承載題材類型較單一,到建成涵蓋從秦漢到唐宋、明清再到近代各類影視拍攝場景,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

  “劇中人”風風火火,“追劇人”也興致勃勃。

  在橫店影視文化産業展示館參觀時,溫州游客李林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橫店調研時的報道。“橫店能有今天,離不開總書記的關心和愛護。”李林笑着説。

  李林追劇好多年,就想看看劇組是怎麼拍戲的,孩子也很好奇,但是來橫店兩次都沒機會進劇組。這裡的微短劇劇組不大,但是“五臟俱全”,片場的感覺都有了。微短劇近年大火,橫店將華夏文化園改造為微短劇拍攝基地,今年8月起推出“探班游”,幫助游客實現“進組”夢想。到橫店各個影視拍攝基地“探班游”,成為游客的新選擇。

  10月4日上午10時,橫店影視城8大熱門景區之一的秦王宮景區人頭攢動。寬闊的宮前廣場上,游客體驗捶丸、投壺、扛鼎、蹴鞠、木射等古代運動項目,滿場歡聲笑語。仙居游客小吳跟閨蜜體驗完這些項目後,又趕往一輛7米多高的古代版雙層“房車”打卡留影。“這是1:1復刻古裝劇《蓮花樓》的房車,太酷了,還原度很高。”小吳是個資深劇迷,這回“二刷”橫店,提前做了攻略。

  新劇不斷的橫店,將影視文化産業與旅游深度融合,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影視特色旅游項目。明清宮苑景區10月1日起推出升級版《甄嬛傳》沉浸樂園之穿越之旅項目,讓游客置身劇情片段中;圓明新園夏苑《漫游圓明》項目,以“跟着課本游”為引,帶領游客穿梭於園區內各大博物館與展廳之間,進行文化探索與發現……

  來到橫店,融入橫店,扎根橫店。越來越多的影視人,從天南海北匯聚到這座浙中小鎮。

  夜幕降臨,燈光璀璨,橫店萬盛映象步行街上,居民游客接踵而至,網紅主播架起手機開啟直播。凌晨,熱鬧仍未散去,忙碌一天拍戲結束的青年演員權沛倫,回到自己的咖啡店。

  自從2016年底從北京來到橫店,這名90後很快決定留在橫店發展。權沛倫不僅在橫店買房,還開出4家咖啡餐飲店。“街上到處都是年輕面孔。”他堅信,哪能聚集年輕人,哪的未來就有大發展。

  如今,圍繞影視文化産業,來自全國16.5萬名服化道(服裝設計、化粧、道具與布景)等影視專業人員、“橫漂”演員在橫店掀起就業創業的熱潮。充足的人氣,帶動民宿酒店、餐飲和休閒娛樂場所遍地開花,創造直接就業崗位近5萬個,佔當地總勞動就業數的53%。(記者 楊振華 傅穎傑 通訊員 單冠定 朱凱迪)

【責任編輯:韓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