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是沿海防颱風的第一道防線,為做好颱風防禦工作,近日浙江省寧波市組織力量對海塘堤防進行了加固。
寧波市現有標準海塘545公里,為提前做好防汛防&工作,全市各地進一步加強一線海塘巡查檢查力度,尤其加密對現有問題海塘巡查檢查頻次,對前期排查出的海塘道口和涉塘項目臨時缺口進行閉合封堵,確保颱風來臨前全部封堵完成。
寧海縣草湖塘水位居高不下,為了確保水利工程建設安全,寧海縣迅速組織應急搶險組第一時間趕到施工現場查看情況,組織參建單位對2處10米寬的防浪墻缺口堆上層層麻袋進行閉合封堵處理,防止海浪從缺口漫入堤壩。
缺口堵住後,繼續組織其他海塘管理員沿着海塘一線,仔細檢查了閘門、啟閉機、應急發電機等設施設備運行情況,逐一排查一線海塘防浪墻缺口封堵及其它設施安全隱患、人員到崗及防汛物資到位情況。同時要求參建單位強化防&責任,嚴格落實防汛預案,加強薄弱部位巡查,及時處置防&隱患點。
將最後一塊鋁合金簡易閘門板安裝完畢,慈溪市中河區海閘一線工作人員陳武總算松了一口氣。自接到通知開始,他和同事們就為了封堵海塘防浪墻缺口忙碌不停。“我們在四灶浦十一塘完成缺口封堵。”陳武説,及時堵住這些缺口,能進一步發揮海塘防浪墻的功能,減少颱風影響時海潮、風浪帶來的不利影響。
據了解,為切實做好防禦颱風的準備,連日來,慈溪市水利局加緊加密40.78公里一線海塘巡查頻次,並嚴格做好海閘備用電源調試工作。
鎮海區組織工作組前往杭甬復線寧波一期濱海互通工地檢查抗&防禦措施,發現車輛、員工&&濱海互通工地的3號棧橋口,由工字鋼架、鋼板、沙袋構成的擋水墻高度,難以抵禦“卡努”帶來的高風暴潮,有突破防線的可能,要求加高加固臨時防浪墻。
隨後,迅速安排搶險車輛,將鋼板、工字鋼和沙袋運至&&口,由多名電焊工進行緊張有序的切割、焊接加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施工,工字鋼架和鋼板的高度由原1.2米增加至2.5米。同時在鋼板外側堆碼100多個沙袋,防止海水從底部涌出,也增加了鋼結構擋水墻的安全系數。
象山縣水利局組織工作組對該縣109條一線海塘深入地毯式地開展排查,重點檢查海塘防汛責任、應急隊伍、度汛方案、防汛物資等落實情況,確保閉環管控。同時根據颱風移動路徑和風暴潮預報,逐段分析海塘防禦能力,劃定重點關注海塘和風險區域。
截至目前,該縣所有海塘缺口全部完成封堵,51名海塘巡查員全部到崗到位,象山將繼續加密一線海塘巡查頻次,針對薄弱地帶及時採取應急加固措施。(王薇 陳颯/文 寧波市水利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