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04 11:59:31
來源:浙江交投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文瑞高速通車五周年,一路通衢譜華章

字體:

  2020年1月1日,浙江省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溫州管理中心文瑞高速正式通車,這條讓文成縣融入“溫州一小時經濟圈”的交通大動脈,開啟了區域發展的新篇章。

  文瑞高速平和大橋。

  隨着文瑞高速建成通車,文成至溫州都市圈通勤時間由原來的2小時縮短至1小時,全長40.3公里的文瑞高速在浙南大地勾勒出一條“通衢大道”。考慮自通車以來,沿線群眾和過往司乘人員提速需求較大,為給提速創造條件,浙江省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溫州管理中心聯合各管轄單位進行調查分析、論證設計,分路段、分車型提出限速標誌提升方案,確定自2023年12月22日起,底尖山隧道出口(運營樁號K15+400)至呈佛山隧道入口(運營樁號K28+225)、呈佛山隧道出口(運營樁號K31+675)至本項目終點(運營樁號K40+917),部分路段小客車最高限速從原先的80公里/小時提高到100公里/小時。

  通車五年來,文瑞高速的車流量穩步增長,從最初的日均3000余車次,如今已攀升至日均12000余車次,它見證了沿線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計服務過往車輛7223萬輛次。為有效降低通行成本,自通車運營之日起,文瑞高速實行差異化收費,對龍麗溫高速公路文成至高樓路段,所有使用ETC的一類客車通行費減免5元/車次。差異化收費政策實施以來,共有超1691萬輛次客車享受政策紅利。對於往返通勤的小型客車車主而言,差異化收費政策更是一場“及時雨”。來自文成縣的朱先生&&:“國、省道雖然相對複雜狀況多、往返時間也長,但通行成本低。高速公路要是能便宜點,大家肯定更願意走高速。”

  路,不僅讓美景更近,也讓老百姓的錢包更鼓。近年來,文成縣全面提升糯米山藥、茶葉、楊梅、高山稻米、中蜂“五大傳統産業”,其中,糯米山藥種植面積超6000畝,總産值超1億元、楊梅栽培面積6.54萬畝,銷售額2.98億元。在文成縣南田鎮,百畝楊梅綿延山頭,盛夏時節成熟的水晶梨、鷹嘴桃,金秋時節的山藥、蜜橘,成為文瑞高速沿線最主要的運輸産品。“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運輸更方便又快捷,新鮮採摘的瓜果沿着高速銷往外地,帶給我們農民實實在在的好處!”三源村農戶徐師傅喜笑顏開。

  文瑞高速文成互通。

  在做好對內服務的同時,文瑞高速“紅動溫州”志願者聚焦社會需求,全力發揮品牌效應,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紅利,實現高速公路與周邊産業融合發展。五年累計助農採摘並銷售3000余斤山藥、2500余斤楊梅,1700余斤蜜橘。並定期為周邊村民、運輸隊、企業普及高速行車安全知識、綠農産品免費政策等,眾多企業也因交通的便利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企業效益。

  除此之外,文瑞高速借助路網優勢,大力發展當地旅游業,探索大自然之奧秘可前往龍麒源和“中華第一高瀑”百丈漈,也可沿美麗鄉村旅游道,走進馬嶼七彩稻田、“中華進士第一村”曹村,或是再去平陽坑東源古村,領略木活字的非遺文化風情,去聖井山、青雲谷等,來場“森”呼吸。

  據統計,文瑞段沿線旅游景區的游客接待量在高速通車後增長了34%,實現旅游總收入51億元。為了有效保障旅客美好體驗,文瑞高速針對旅游旺季開展多方位保障措施,完善24小時隧道人員值守方案、安裝高瞳多元事件檢測系統、主線監控補盲、隧道加強燈亮度提高等,使真正成為暢通無阻的暖心路、平安路、發展路。

  回首五年,文瑞高速見證了無數的出發與抵達,承載了無數的夢想與希望。它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連接區域發展、促進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隨着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和技術的持續進步,文瑞高速將始終秉持初心,不斷優化服務品質,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為交通發展和公眾美好出行貢獻浙江高速力量。(趙恒希/文 浙江省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溫州管理中心/供圖)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