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07 16:51:54
來源:余姚市委宣傳部

浙江余姚糕點大賞

字體:

  浙江寧波余姚市糕點文化底蘊深厚、種類豐富。梁弄大糕方正軟糯、甜而不膩;陸埠豆酥糖酥脆香甜、豆香四溢;烏饅頭松軟香甜,風味獨特……這些糕點與當地習俗緊密相連,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不斷創新,成為了余姚美食文化的耀眼明珠,承載着地域特色與人文情懷。

  梁弄大糕

  梁弄大糕又叫印糕、方糕,是梁弄鎮上頗具特色的傳統糕點,因其製作精良、工藝獨到、色白麵紅、味香粉糯、甜而不膩、老少咸宜而受到群眾歡迎。梁弄一帶過端午節以及青年男女訂婚,男方都要定做幾十箱到百餘箱大糕送給女方及親友作禮物。第二年,女方也要定做幾十箱大糕回贈男方。梁弄大糕製作工序為浸米、磨粉、篩粉、刮粉、雕空、入餡、蓋住、印糕、切糕、蒸糕、放青箬、入箱等十多道工序,歷時2至3個小時。

  陸埠豆酥糖

  陸埠豆酥糖歷史悠久,是余姚市陸埠出産的傳統食品,以其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口味獨特著稱,被人們稱為寧紹地區四大糕點(陸埠豆酥糖、紹興大香糕、奉化千層餅、三北藕酥糖)之一。陸埠豆酥糖係綠色環保食品,老少皆宜食用,其配料有黃豆粉、麵粉、少量芝麻粉、飴糖等,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和色素。陸埠豆酥糖製作技藝複雜,用料講究,工藝細膩,共需要11道工序流程。製作好的陸埠豆酥糖色澤微黃略白,粉質細,糖皮厚薄均勻;口味香、甜、松,進口酥而易化,無糖渣,不粘牙,具有濃郁的黃豆香味。

  水碓年糕

  年糕是我國傳統的節令食品,糕諧音“高”,春節舂年糕,除了嘗新外,主要還是為了討個好彩頭,取“年年高”之意。水碓年糕是余姚市陸埠鎮石門村製作的特色糕點。要做出好的水碓年糕,選料和製作手法是關鍵。顆粒飽滿、色澤晶瑩、糯軟適度的粳米是製作水碓年糕的極佳原料。這是因為粳米不僅味道甘淡、性平和,每日食用,百吃不厭,更是因其具備其他米種沒有的較強粘性。石門水碓年糕的製作過程可分為七個步驟:粳米浸泡、舂米、刷粉、蒸粉、舂糕花、掐團、壓年糕。為了便於存放,要趁年糕尚未變硬之時,碼成一摞一摞的,有的碼成錐形,有的碼成正方形,這樣水碓年糕就做成了。

  狀元糕

  狀元糕,原名方糕,在余姚牟山鎮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以致牟山人祈神祭祖、過節、壽誕、婚嫁喜事等都要有一盤狀元糕。狀元糕外觀方正且色彩鮮嫩,最具特色的是糕面上的圖案。印章圖案根據需要而定,如生日印“壽”字圖案,祭供用“福”字圖案。同時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個蒸籠裏,只印一隻狀元糕。因為狀元只有一名,多了就失去意義。所以要買到印着“狀元”二字的狀元糕,須憑購買者的運氣。2008年8月,狀元糕製作技藝列入第三批余姚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耐糕

  余姚陸埠一帶素有以耐糕當點心的習俗。因為耐糕能耐饑,吃了以後不覺得肚子餓,故而稱之為耐糕。尤其是農忙時,耐糕更是田頭、山上勞作人民的主要點心。每當逢年過節,耐糕是做祭日和謝年用的必備食品。耐糕的製作工藝流程包括準備米粉、備糖、攪拌、上篩、上蒸。耐糕製作技藝難度雖然不大,但工序比較複雜,並且要熟練掌握米粉的乾濕度、潮粉的粗細、糖的甜度、上蒸的時間等技術要素,才能製作出香甜可口的耐糕。

 綠豆糕

  在余姚眾多的傳統食品中,綠豆糕可謂是“明星”産品。一是做工精細,屬於上檔次的精細糕點,是逢年過節,小輩孝敬長輩的理想食品。再者,綠豆糕具有清熱解毒,保肝益腎的效用,因此,綠豆糕也是親朋之間探望病人的首選食品。一般來説,糕點食品在夏秋季少做少吃,而唯有綠豆糕卻一年四季都有人吃。丈亭鎮的綠豆糕以其歷史悠久、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口味獨特而在姚東慈南一帶頗有名氣。綠豆糕的製作流程分為揀料、出殼、磨粉、摻粉、攪拌、碾細、入模、加餡、脫模、上蒸、刷油、包裝。由於丈亭鎮生産的綠豆糕注重質量、衞生,其銷售空間進一步擴大,食用人群日益廣泛,已成為丈亭鎮的品牌食品。

  烏饅頭

  烏饅頭是余姚丈亭鎮、三七市鎮等地的特色小吃,也是端午時節的必備美食。在以前,準女婿上丈母娘家所備禮物中,必有一項是烏饅頭。或18對,或36對,以梧桐葉包裹,白綠相間,姿態甚美。至於烏饅頭為何要論對賣,大抵有兩層含義。其一,因烏饅頭是送節之必備,以對狀暗喻小夫妻和和美美;其二,丈人丈母娘家收到烏饅頭後,會向鄰舍贈送,既增進睦鄰情感,也向人説明自己家女兒將婚,乃是一種喜意之表達。三七市烏饅頭的特徵即是:松、軟、香、甜,作為三七市充滿地域色彩的傳統小吃,烏饅頭所代表的不僅是該鎮的飲食文化,其本身所連帶的傳統習俗及其與端午、婚嫁相關聯的特質,使其如月餅、粽子一樣,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凍米糖

  余姚話有時把凍米糖叫做“糖豆”。製作時,先將食用油混入水中,倒進大鐵鍋加熱,兩分鐘後即可加入2斤白糖,用兩個大鏟子不停攪拌。待到糖完全融化成金黃色粘稠狀時,將花生用滾子碾碎,直至露出白嫩的花生肉加入鍋中。接着,在大鐵鍋中倒入事先準備好的芝麻和米炮,充分攪拌。待糖汁兒的金黃色均勻遍佈每一粒米炮時,就可以將它倒入木具,邊冷卻邊固定形狀。留有餘溫的凍米糖用滾子和刀平整地固定到木具中,就形成了長方塊的凍米糖。

  油鹽麥果

  將精選的優質大米磨成粉,經過蒸煮,雙手揉搓捏推直至成細膩柔滑的粉團,再揪成小粉團搓圓拍扁,經油鍋煎炸,一個個米餅從鍋底竄上油麵,煎至金黃,撒上細鹽裝盤。因是純大米製作,無糯米摻和,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都可以放心食用。麥果放冷後吃,又是另一種風味,軟而有勁道。此點心曾榮獲寧波市十佳鄉村廚娘特色糕點。(余宣/文圖)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