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余姚市舉行“‘余’你一起·姚發布——聚焦美好活力最名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城市建設專場。余姚市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介紹了余姚城市建設整體情況、特色亮點及下步工作。
余姚市公共文化中心的藍調時刻。
近年來,余姚立足“余山姚水、陽明心城”定位,加快建設“小而美、優而雅、精而特”的品質城市。2024年以來,余姚更是按照“重點攻堅 協同治理”的城市建設新理念,全面推進城市高品質有機更新,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城市更新助推市民生活持續“向美而行”
“我們小區的環境改善了,空中的‘蜘蛛網’沒有了,道路平坦了、停車位多了,還增加了游玩和健身設施。”陽明街道富巷社區富巷新村北一小區自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工以來,煥然一新的小區面貌被當地居民津津樂道。
對居住環境更新感到滿意的,還有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居民。梨洲街道學弄社區保慶花園10幢10單元開了余姚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先河,自2021年1月份加裝電梯啟用來,有電梯相伴的生活,讓三樓80歲的住戶朱大爺倍感舒適。“對於我們老年人來説,老小區加裝電梯,是最好的民生工程。”朱大爺&&。
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居民“近”享便利幸福生活。錦鳳未來社區是余姚第一個省級未來社區,於2023年6月建成。社區內設置了鄰里中心、老年食堂、嬰幼兒照護服務站點、慢行系統,公共服務設施“按需配置”“全年齡友好”,15分鐘生活圈“一站式”滿足居民各種生活需求。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共享城市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美好生活,近年來,余姚市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未來社區建設、公園城市打造等一系列民生項目建設,讓市民生活持續“向美而行”。
據統計,2020年至2023年,余姚市共完成35個老舊小區和零星居住點的改造,惠及居民約1.7萬戶。2019年以來,共有17個社區申報創建省級未來社區,其中3個社區被列為省級舊改類引領型未來社區。2021年至今,余姚累計建成20個“口袋公園”,佔地面積約2.72公頃,有效拓展了城市綠色空間,讓市民在家門口便能擁有嚮往的“詩和遠方”。
道路暢通讓交通“脈搏”跳動更有力
“這條‘斷頭路’打通了,以後住在小區裏,出行會方便不少,這也有助於提升小區的品質。”10月底,位於梨洲街道的青瀾邸交付,業主陳女士看著小區西邊剛打通的中山南路,倍感開心。
中山南路遠東中五路至南環東路段道路新建工程於2023年年底動工建設。2024年,這段“斷頭路”打通後,不僅出行更加便捷,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城市形象。余姚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余姚繼續着力拓寬“瓶頸路”、修復“老化路”、打通“斷頭路”,優化路網結構,為城市發展打通經脈。
同時,余姚各個交通重點工程正在加速推進。“我們將充分發揮余姚交通區位優勢,打造‘外聯內暢’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余姚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褚立軍&&,未來幾年,余姚市將着力構建完善兩個城市環線建設,打通對外快速通道,升級城市公路主框架,優化城市路網,促進城市有機更新。
此外,2024年余姚還成功創建成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目前余姚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719公里,排名寧波前列。眼下,四明山區路網提升項目等一批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為持續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服務水平,迭代升級“四好農村路”2.0版本蓄力。
科學規劃引領“未來之城”建設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通過省級部門聯審、黃山未來社區項目建設招標方案發布、北部融灣新城完成城市設計和控規……在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中,結合“城市體檢”結果,余姚有序實施中心城區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動城市更新由大投入、大建設向高質量、高效能轉變。
城市品質的提升,離不開高屋建瓴的城市建設規劃。據悉,在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中,余姚定位為寧波北翼副中心。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余姚強調以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氣魄,堅持用“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規劃引領現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建設。
“在城市規劃中,我們充分考慮了余姚的本土特色,重點做好了兩篇文章,一是山水特色文章,首次將‘八山八水’納入城市設計;二是文化特色文章,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余姚,後續將構建以龍泉山為核心的‘一山四坊’城市格局。”余姚市資規局局長陳國軍説。(陸燕娜 魏松/文 余姚市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