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大早,李大爺便帶着孫女來到杭州市錢塘區義蓬街道義盛社區服務中心,開啟一天的“忙碌”生活。“孩子去看書學習,我上午先和老夥伴們練練字,下午再切磋切磋棋藝。”李大爺説,家門口“帶娃娛樂兩不誤”。
2023年1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下基層、進社區。錢塘區作為杭州市首批試點區縣,正全速推進白楊街道江潮社區、河莊街道田城社區、義蓬街道義盛社區與義和社區4個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讓居民享受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聚焦“一老一小”
用心用情托起“朝夕”幸福
義盛社區改造原黨群服務中心,整合布局嵌入式服務設施後,這裡便成了社區居民的歡樂天地。“除提供休閒娛樂場地,社區還會定期組織樂器、手工、體育等教學活動。”如今,李大爺成了這裡的“常客”,與街坊鄰里在此或交流趣事,或揮毫潑墨,熱鬧非凡。
據悉,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主要面向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服務、兒童託管、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閒、兒童游憩等多種服務。
“義盛社區老年人口比例高達30%,結合這個實際情況,我們以‘孝善’文化為內涵,打造‘一老一小’融合場景,集中建設民生綜合體、老年食堂、青少年俱樂部、嵌入式籃球場等場地,真正做到幼有所育、老有所養,將義盛社區打造成人情暖溢、煙火升騰、幸福安康的複合型社區。”義盛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國民介紹。
聚焦老年群體,田城社區也有自己獨特的“服務方案”。午餐時間,70歲的李奶奶來到社區老年食堂,“不到10塊錢,就能吃到兩菜一湯。”李奶奶説,在這吃飯便宜又方便。
為讓留守、孤寡、獨居老人吃得飽、吃得好,田城社區攜手第三方餐飲機構,共同打造“田心大食堂”。不同年齡段的老人來吃飯都有對應折扣,食堂好評如潮。
“此外,社區還新建1600平方米的嵌入式服務場地,將社區鄰里中心與居家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打造集閱讀、健身、休閒、照料等多功能一體化綜合性服務&&。”社區工作人員楊惠麗介紹,新場地預計12月底投入使用,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更為老年人提供溫馨、舒適的養老環境。
打造民生綜合體
構建“15分鐘幸福生活服務圈”
2023年7月,隨着浙江省首個人才共有産權房沁香公寓交付,大量青年人才群體入住江潮社區。人群結構年輕化,對“家門口”一站式服務設施的需求越來越高。
“小區環境好,地理位置優越,我們很滿意。”沁香公寓住戶徐女士説,美中不足的是,希望社區能再多提供一些休閒健身、兒童游憩場地。
聚焦青年人才在産居融合、健康休閒方面的迫切需求,今年年初,江潮社區組建項目專班,謀劃打造集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閒、兒童游憩等七大功能設施於一體的嵌入式服務綜合體。
“社區打造‘才悅居’品牌,將沁香公寓5000平方米的公建配套用房改造提升,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打造民生綜合體,為居民創建‘15分鐘幸福生活服務圈’。”江潮社區工作人員郭見楠説,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幸福“上樓”,義和社區民生綜合體建設可以用整合、改造和創新三個詞概括。
“原先,這裡是我們的黨群服務中心,雖然服務體系完備,但存在功能布局小而散等問題。”義和社區黨支部書記苗再月介紹,自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試點建設以來,社區整合已有資源,改造建設集文化、健康、教育、閱覽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體,預計11月底建設完成。
民生綜合體共3樓,總面積達1866平方米,分別分佈沙地文化陳列室、健康小屋、陽光書房等功能空間,不斷織密便民服務網。
同時,義和社區還創新打造了2處戶外兒童娛樂場地。“用活閒置場地,以‘一米高度’看小區,讓兒童友好落到實處。”苗再月説,未來還將引入第三方運營單位不定期開展各類嬰幼兒成長課程、親子學堂,助力兒童健康成長。(張夢真/文 杭州市錢塘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