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22 17:31:48
來源:湖州市吳興區委宣傳部

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 湖州吳興文旅大有可為

字體:

  古村落有了新IP、閒置老宅有了新場景、鄉村裏涌進新青年……10月21日,全國文化産業和旅游産業高質量發展研修班、長三角鄉村文旅創客大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培訓班、浙江省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推進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召開,數百名農文旅領域領導、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鄉”約在綠水青山間,暢談文化産業如何賦能鄉村振興。

  深挖鄉旅資源和人文底蘊,近年來,吳興區始終錨定鄉村全面振興和“和美鄉村”建設目標,積極探索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吳興經驗”。2023年,吳興區先後獲批全國、全省首批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

  吳興區為何屢次入選?其在鄉村振興上有何獨到之處?

  文化入村 鄉村振興找到“新路徑”

  如何挖掘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增強發展新動能?吳興區立足區域實際,全力推進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積極探索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的“吳興經驗”。

  近年來,吳興區大力實施“五大賦能工程”,創新推出“文旅産業特派員”機制,打造了《典籍裏的中國》陳列館、吳興非遺館、下菰城遺址城市之源博物館等一批獨特公共文化空間,承接了多檔大型文化節目的錄製。今年以來,全區接待游客1555.4萬人次,同比增長27.75%。其中,西塞山旅游度假區成功晉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此外,吳興區制定了《文旅特派員選任和服務規範》標準,在大會上公布了《吳興文化産業特色鄉鎮、村落建設指南》及一批特色鄉鎮及村落建設單位。其中八里店鎮、妙西鎮、楊溇村、義皋村、潞村村等10個鄉鎮、村落紛紛入選。

  人才興村 青年創客激發“新活力”

  當創客們與“新青年之城”吳興區不期而遇,一個人的旅途正在加速演繹成一群人的奔赴。那是對吳興區好山好水好風光的無限熱愛,也是對創客群體創意創想創未來的最好詮釋。

  胡敏君正是其中一位。在他和同濟大學教授團隊打造下的以自然種子為研學主題的酒店廿舍度假村,如今已是西塞山度假區的網紅親子酒店。這片融合營地、主題客房、美術館、研究中心於一體的建築建設面積大約6畝,自然地融入到136畝竹林中。每一個來到營地的孩子都十分興奮,因為在這裡他們再次聽到了城市裏久違的蟲鳴蛙叫。

  胡敏君為孩子們找回了“鄉野童趣”,“90後”青年倪程則是將潞村一處閒置柴房改造成了融合咖啡、美食、拍攝的青年人聚集主題空間——“柴房咖啡”。既保留了古村原本的風貌,又在此基礎之上增添些許年輕色彩,讓平凡而又悠閒的古村生活煥發出新的活力。

  據了解,“柴房咖啡”在小紅書、抖音等&&瀏覽量已破100萬,帶動景區旅游觀光20萬人次。去年一年營收就有40多萬元,共賣出咖啡13000杯,帶動潞村及周邊不少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隨着吳興區全面推進“新青年”城市建設和發展計劃,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匯聚在此,通過創新創業開拓天地,將青春力量注入吳興鄉村。本次大會上,十里芳菲·西塞山香草小鎮、法國雅高·美居酒店、大樂之野宿集總部項目等9個長三角文旅創客項目集中簽約。合作內容涵蓋文創打造、文化藝術、度假養生、生態農業等領域,旨在通過跨區域協同與合作,為長三角文化和旅游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吳興區持續深入推廣“鄉村創客空間規劃師結對服務”行動,培育谷堆鄉創、鷺飛文旅等一批扎根鄉村的文創團隊,成功引進鄉村創客150余名。推動青年人才、村集體、村民三方合作,盤活鄉村閒置資源,成功打造精靈港、隱青上河居民宿、三聯書店書山有潞等30余個青年人才創業項目,帶動3000多名農民實現就近就(創)業,人均增收3萬元。

  産業進村 農文旅融合帶來“新流量”

  來到吳興區,穿越妙山線,既能欣賞到“西塞山前白鷺飛”的優美場景,又能在長頸鹿莊園與各種小動物親密接觸。如果玩累了,還能在“90後”返鄉創客汪穎打造的網紅民宿“妙溪”住上一晚。群山綿綿,林木蔥蘢,桃花夭夭,湖面浩渺,讓你遠離城市喧囂、偷得浮生半日閒。

  近年來,吳興區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積極探索“農業+文化+創意+旅游”特色打法,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來到吳興的美麗鄉村就業創業,走出了一條文化興産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2023年,全區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88萬元,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57:1。

  鄉村要振興,産業是關鍵。眼下,吳興區正抓緊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下的産業勢能,先後招引了海亮怡心泉谷、贏谷度假村、雲溪桃源等一批10億元以上鄉村文旅項目,打造西塞山農事文化、錢山漾非遺文化等重點研學區域,形成“一村一品”的鄉村研學課程體系。成立長三角鄉村研學聯盟,開展師資培訓,認定研學基地20個,推出精品線路13條,吸引研學團隊1000余個、新增研學游客5萬餘人次。

  吳興區將進一步整合鄉域文化、生態、人才、産業資源,突出城鄉一體、文旅融合、農旅互補,加快先行先試,繼續推動文化産業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展,不僅實現了綠水青山、田園牧歌的詩意回歸,也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路上闖出了富美新天地。(章亦樂/文 閔峰/圖)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