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草根”打擂、培養00後演員、入駐小紅書……創新傳承發展傳統戲曲 浙江越劇,越唱越年輕
“來嵊州看陳麗君表演,打算住上一陣子,追一追‘嵊州村越’。”10月6日,當記者在位於嵊州市甘霖鎮施家岙村的越劇小鎮古戲樓裏邂逅葉家恒時,這名00後上海小夥正穿着租來的越劇戲服,坐在前排聽摺子戲。
葉家恒通過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喜歡上了陳麗君、李雲霄等青年越劇演員,也愛上了越劇的婉轉靈動。在他身邊,還能看到不少年輕面孔,有人舉着手機直播,有人輕聲跟唱,沉浸在越韻聲聲中。
同樣是在越劇小鎮,戲迷廣場上,演員們正在表演越劇快閃,溫州游客夏彬彬在邊上舉着手機拍照。當記者問起她因何得知嵊州時,小姑娘説:“因為越劇名氣大,跟着就知道了越劇之鄉嵊州。趁着假期過來打個卡,長長見識。”
聽到我們的談話,一旁的章青青接過話茬,她是嵊州越劇藝術學校社會實踐部主任,正帶着學生在小鎮研學。章青青説,嵊州之所以聲名遠播,是因為越劇,也因為如今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了越劇事業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説,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這些年,我們學校通過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培養了一批活力滿滿的青年學員。”章青青説,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外出助演、學習。他們出現在舞&上,無形之中增強了越劇對年輕群體的黏性。
還是在越劇小鎮,國慶假期前一天,這裡搭好舞&,架起燈光、音響,第二屆“越嵊州 越有戲”鄉村越劇聯賽開幕。越劇之鄉嵊州,再度“燃”了起來。
舞台下,穿着統一服裝的親友團、啦啦隊組成方陣,揮舞着熒光棒,用熱烈的歡呼聲,迎出三江、浦口、長樂、下王等8支“嵊州村越”戰隊。隊員們化上精緻的戲粧,身着五顏六色的戲服,搭乘竹排從江面上驚艷登場。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隨着越劇和搖滾混搭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唱響,開幕式的氛圍達到高潮。“情不自禁就跟着一起唱出來了,很激動,也很自豪。”聽到熟悉的旋律響起,戲迷竺天虹興奮地站了起來,和身邊的親友一起鼓掌、跟唱。
開幕式上,還有越劇名家登場助演,為越劇之鄉“吆喝”。而現場除了熱情的浙江本省戲迷,也有不少從上海、江西、福建、湖北、山西等地趕來的戲迷和粉絲團隊,大家其樂融融,共享歡樂。
金秋時節,這&熱鬧的“嵊州村越”,激活了嵊州人骨子裏的越劇基因,也讓越劇藝術更加“出圈”。
近年來,嵊州修繕了200多處古戲&,打造了東王村水上戲&、越劇小鎮等越劇文化地標,成為廣大戲迷朋友心目中的熱門打卡地。2024年,嵊州啟動“越劇文化年”系列活動,還面向全市200多個行政村,開展“富樂嵊州·村村有戲”越劇大展演,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百轉千回聲中,越劇越唱越年輕。農村文化禮堂裏,民營劇團排起越劇大戲,90後小夥主動請纓來當道具師;城市社區裏多了戲迷角,放下書包的孩童跑來跟着老師學唱戲。
“我們還為‘嵊州村越’開通了抖音、小紅書等網絡&&賬號,想讓更多人了解嵊州,感受越劇的魅力。”作為“嵊州村越”的總導演,嵊州市文廣旅游局黨委委員、文化館館長姚華江説,緊接着還將在嵊州舉辦全省賽、全國賽,並同步開啟線上直播,邀請更多戲迷、更多年輕朋友共享越劇盛事。
越劇,就這樣在一次次融合創新中,一步步從發源地嵊州唱到全省各地乃至全國。讓人欣喜的是,台下的觀眾也越來越年輕,大多是90後、00後,跟&上許多演員是同齡人。
在杭州蝴蝶劇場,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越劇團)的經典劇目《情探》於國慶節前上演,現場座無虛席。這是一次經典劇目的青春化呈現,創作團隊在尊重原著、傳承流派、保留核心藝術特色的同時,融合了時代語境與現代審美,進行了全新的傳承演繹,大多數角色都由00後青年演員擔綱。當天來看演出的年輕粉絲特別多,有4歲開始學唱越劇的小觀眾,也有因為《新龍門客棧》對越劇越來越喜愛的大學生。
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越劇能不能跟年輕人擁抱,一方面在於能不能持續推出優秀的劇目,推出屬於這個時代的作品;另一方面則在於青年演員能不能捧起接力棒,賦予每一場戲更豐富的內核。”
為此,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也通過舉辦“新松計劃”浙江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等,持續推出青年戲曲領軍人物。從中脫穎而出的頂尖青年演員,將得到更多關注和舞&展示機會。陳麗君、李雲霄等知名越劇演員就曾獲得省“新松計劃”青年演員大獎賽金獎。(記者 阮帥 沈聽雨 通訊員 王澤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