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村咖醇香。9月29日,“與青年 話村咖 創未來”湖州市首屆“村咖”大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啟幕,與會嘉賓共聚一堂,以青年入鄉共謀鄉村運營,以“村咖”發展共商鄉村振興。
時下,在鄉村振興逐浪熱潮中,“村咖”正走進更多人的視野,為鄉村發展蓄勢賦能。
青年入鄉 鄉村業態新發展
近年來,“村咖”業態在湖州鄉村悄然興起。以咖啡為媒,青年將都市的現代生活理念與鄉村的質樸風情巧妙融合,與時代的脈搏同頻共振。咖啡從城市走入鄉村,不僅僅是一杯咖啡的旅程,更是青年群體回歸鄉土、以創新思維激活鄉村經濟、重塑鄉村文化的生動體現。
紅領創客閔藝萍就是入鄉開“村咖”的代表之一。在伍浦村黨總支書記盧雲旗“三顧茅廬”邀請下,來到太湖邊伍浦村創業開辦“不飲咖啡”。不久後,“不飲咖啡”便成了村裏的網紅,最多的一天有上千人來打卡。
如今,青磚村道旁溪水夾流,周邊綠植環繞,漁耕文化園內“不飲咖啡”的茅草屋和星空泡泡屋裏飄出咖啡香氣濃郁。令村裏人驚喜的是,“咖啡社交”還鏈結了20位來自北京大學、倫敦國王大學等高校的青年創客,為村裏實施了10個富有深度的藝術行動。村裏的空置農宅即將“變身”為五湖書局,打破傳統與現代、古韻與時髦的界限。一杯咖啡,補齊了伍浦村鄉村産業發展中“時尚不足”的短板。
不只是閔藝萍,在湖州“村咖”發展中,還有許多優秀人才,他們用才情與智慧、創意與手藝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活動現場,還進行了全市“十大村咖能手”“最嚮往的村咖館”“村&咖牽手獎”的頒獎儀式。
青年入鄉,讓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無限綻放。今年以來,吳興區緊扣“新青年城市”品牌,縱深推進“2024年織裏青年新力量計劃”,推動原鄉人、新鄉人、雲鄉人共同參與鄉村建設。據統計,目前湖州已累計培育現代“新農人”1.5萬名、農創客7000余名,“五類英才”達到3.8萬名以上。
産業融合 鄉村運營新探索
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上,不僅僅局限於某一特定形式。正如“村咖”的興起,它涵蓋了農業、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隨着“村咖”的出圈,咖啡這一“萬物跨界”的好搭子,正不斷與更多業態擦出火花,“咖啡+非遺”“咖啡+文創”“咖啡+民宿”等各種新模式,也在湖州成為一種熱潮。
這種跨界融合的發展模式,不僅豐富了“村咖”的內涵和外延,探索出了更多鄉村運營模式,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咖啡經濟在湖州鄉村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統計,目前湖州有“村咖”近600家,它們各有特色,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並不斷與各類文化禮堂、鄉村博物館、民宿、研學基地等跨界融合,以“村咖+”賦能鄉村産業發展,創新鄉村運營路徑。
如何讓鄉村得到更好的運營?《鄉村運營(村莊經營)指南》的發布為其找到了答案。這是由湖州市農業農村局、吳興區農業農村局與浙江大學共同起草,也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的鄉村運營寶典,為鄉村經營提供了新方向、新模式。
湖州市委組織部部長阮葉萍更是在大會上提出,要以《鄉村運營(村莊經營)指南》地方標準發布為契機,積極發展村咖、露營、康養旅居、創意農業、鄉村夜經濟等新業態,推廣“春風·白楊”“大余村”“大仙潭”等鄉村品牌運營模式,提升和美鄉村建設整體水平,推動村莊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特”。
值得一提的是,吳興區還特別創立了“回鄉創業吧”鄉村運營服務&&,致力於關心關注青年入鄉發展的方方面面,“1個電話1個碼”為青年回鄉創業發展保駕護航。
雙向奔赴 鄉村振興新畫卷
一杯“村咖”與美麗鄉村,是水到渠成,更是“雙向奔赴”。
在湖州,一股獨特的“咖啡味”正悄然改變着鄉村的面貌,引領着文旅發展的新風尚。
以吳興區為例,近年來,其不斷強化“特色産業+文化體驗+節慶旅游”農文旅深度融合的IP品牌建設,“三産融合,文旅賦能”的鄉村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産業逐漸轉型升級,實現生態資源向生態價值轉變、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蝶變。
不僅如此,吳興區還在青年入鄉發展工作上持續助力、政策頻出。繼&&“七個一”扶持政策,又推出“惠八條”創客禮包,並打造“塘灣裏青創營”“西塞紅領創客營地”等青創空間,在廣袤農村為青年入鄉創新創業提供一批兼具自然風光、鄉土風貌與現代功能的“大自然工位”,累計引育“紅領創客”169名,落地創客項目39個,承辦全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新創意大賽、“紅領創客”文化賦能專項賽等活動4場,真正讓“居於山野、創於前沿”成為了青年築夢鄉村、賦能鄉村的時尚新選擇。
隨着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鄉村、助推鄉村更好發展,“鄉村+”業態會在湖州希望的田野上逐一登場。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聞得到咖啡香。在城鄉融合的當下,鄉村和城市已不再是二元分離,鄉村與青年的“雙向奔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全新的動能。立足治理有效、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湖州將以“村咖”為切口推動鄉村振興一路生花。(吳軒/文 沈旭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