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9/28 09:00:21
來源:新華網

更好凝聚思想共識助力高質量發展 浙江為弘揚“三個精神”立法

字體:

  新華網杭州9月28日電(張靈)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27日審議通過《關於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為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提供精神動力的決定》(下稱《決定》)。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當前,浙江經濟發展正進入又一個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面臨着高質量發展新的“成長煩惱”。這愈加需要通過大力弘揚“三個精神”,進一步激發全省廣大勞動群眾的闖勁幹勁拼勁。

  浙江省人大有關工作人員説,《決定》的&&將有利於進一步凝聚廣大勞動群眾思想共識、共同投身宏偉事業,有利於浙江省建設高素養勞動大軍、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省域先行。

  據介紹,《決定》架構清晰,內容全面。從架構上看,採用“1+3+1”的結構將《決定》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第二、三、四部分分別對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作了專門規定,第五部分對營造弘揚“三個精神”良好氛圍提出共性要求,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從內容上看,明確弘揚“三個精神”的責任體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其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弘揚“三個精神”的工作機制,協調解決有關重大事項;各級總工會做好有關綜合協調工作;企事業單位積極發揮弘揚“三個精神”的重要作用,等等。

  《決定》立足浙江,彰顯優勢,充分吸收了浙江省在弘揚“三個精神”方面的經驗做法,有鮮明的浙江特色和辨識度。例如,“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和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健全勞動者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就吸收了浙江省開展的“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把技術工人的學歷、技能和業績貢獻作為工資合理增長的重要依據,這一做法已惠及職工超過430萬,走在全國前列。此外,還有以“職工説事”、懇談會、議事會等為補充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體系;支持工會運用“一函兩書”制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等具有濃厚“浙江味”內容,這既有利於弘揚“三個精神”有效落地,又能起到良好的宣傳示範作用。

  《決定》&&是第一步,關鍵在於實施和落實。為此,在起草過程中,着重考慮法律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舉措。如,針對勞動群眾關心的社會待遇問題,規定將工匠等技能人才納入當地人才分類目錄,按照人才類型享受相應政策;回應社會關切的權益維護問題,規定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這些舉措切實保障了勞動群眾的合法權益,能夠進一步增加勞動者的獲得感,使廣大勞動群眾真正成為弘揚“三個精神”的踐行者。

  獲悉《決定》通過,浙江省勞動模範、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祝穎丹倍感振奮,“信心更足了,我將繼續發揚勞模精神,帶領團隊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再建新功。”

  來自安徽六安的“95後”餓了麼藍騎士朱明李來浙江6年了,感受到了各界對騎手的關心關愛,“在浙江,只要肯努力就能創造更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