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9/15 11:53:30
來源:潮新聞

浙江各地嚴陣以待迎戰“貝碧嘉”

字體:

  寧波:

  開啟排澇閘 漁船全回港

  颱風“貝碧嘉”逐漸逼近,寧波海曙各防汛泵閘均已啟動預泄,降低內河水位,騰出蓄水容量。

  14日,在位於海曙區石碶街道的風棚碶泵閘,10余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準備防&前的各項工作,3孔總凈寬118米的排澇閘閘門全部開啟,持續不斷向奉化江排水,6&排澇泵也處於最佳待機狀態,隨時做好泵閘交替作業的準備,全力降低內河水位。

  據介紹,風棚碶泵閘是寧波主城區最大的排澇閘站,其中排澇閘設計流量每秒118立方米,泵站設計流量每秒80立方米,是海曙西部平原防洪排澇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打好防&防汛主動仗,自12日起,海曙區水利局持續對全區22座水庫、75座山塘、沿江堤防閘泵、城市低窪易澇點開展防汛安全檢查,全力築牢保護民眾安全網。

  截至14日18時,寧波所有海上作業漁船均已到港避風。回港時,寧波市漁業主管部門利用“浙漁安”系統,加強海上漁船跟蹤管控,督促漁船落實編組航行,落實值班瞭望、開啟16頻道、船員穿着救生衣等制度,漁政船做好巡航、護航工作。

  14日,在象山縣應急物資儲備庫裏,棉被、帳篷、折疊床、便攜式工作燈等物資堆放整齊,工作人員正在清點物資,該應急物資儲備庫物資儲備46種、2萬餘件。象山400余個各級應急物資儲備點覆蓋全域18個鄉鎮(街道),共錄入物資160余萬件、物資種類200余種。

  預降池塘水位,加裝防逃逸圍網……14日,在寧海越溪鄉成片的養殖塘邊,南莊村養殖戶林高華正彎腰在塘邊檢查預降的水位。今年,他養殖了30余畝青蟹、蟶子和白對蝦,颱風一來,心裏放心不下,圍着養殖塘足足檢查了三遍。

  越溪鄉位於白嶠港畔,水網密布,是省水産養殖大鄉,養殖塘面積約有1.9萬畝,海岸線長26公里,是寧波防&的重點地域之一。

  為保證颱風期間養殖戶的安全,越溪鄉組織黨員幹部、農技專家、網格員等組成“滄海桑田”志願服務隊,深入養殖塘間,展開全面、細緻的排查,指導養殖戶多措並舉,減少風雨帶來的損失。

  “幸好今年重新加固了海塘堤壩,我們也不用擔心海水倒灌了。”林高華邊轉移邊説。他口中的“海塘堤壩”就是小灣塘除險加固及提標工程,這是省海塘安瀾千億工程項目之一。該工程長1.043公里,於2023年3月開工,與一市塘、七市塘共同形成閉合區,目前工程主體已完工,為越溪鄉鋪就20年一遇的防&&岸線,直接保護周邊海塘、農田約5000畝,保護人口近4000人。

  舟山:

  搶運電煤超7萬噸

  14日上午11時,在海事部門護航下,舟山水域最後一艘散貨船“明州65”輪趕在颱風來臨前搶運電煤1.1萬噸,從舟山六橫煤炭中轉碼頭離泊,計劃前往安全水域避&後開往台州電廠,全力保障電煤供應。自12日9時舟山海事局啟動Ⅳ級海上防&應急響應以來,該碼頭已連續50小時搶運電煤7.13萬噸。

  颱風“貝碧嘉”生成後,舟山海事部門密切關注颱風動態,優先保障電煤等民生物資運輸安全暢通,為電煤運輸船舶開闢裝卸“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電煤等重點物資運輸不斷檔。

  “六橫煤炭中轉碼頭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煤炭中轉碼頭。為減少本次颱風的影響,我們海事部門加強提前預警,合理引導電煤運輸船防&,保障華東地區電煤供應穩定。”舟山六橫海事處沙岙海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朱政棟説。

  此外,舟山海事部門還對轄區修造船廠、海上水工項目、砂石作業宕口等開展巡檢巡查,並通過浙江海上智控&&開展動態點驗,確保轄區船舶完成各項防&應對措施。

  嘉興:

  在建涉水工程停工

  “你看看配電箱的門鎖了沒有,鐵絲綁得怎麼樣。”14日上午,中鐵大橋局通蘇嘉甬高鐵杭州灣大橋項目一分部安全總監徐海洲正帶着安全員一起,對海上&&的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包括海上施工&&在內的23&履帶吊機已放下吊臂。

  通蘇嘉甬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高鐵通道,而通蘇嘉甬高鐵杭州灣大橋是世界最長跨海高速鐵路橋。據悉,接到撤離指令後,項目第一時間停止作業,加固未完成作業的管樁,清理施工現場,固定機械設備和施工材料,關閉施工電源,鎖好海上生活區門窗,清點現場作業人員,有序組織人員分批次乘船撤離。目前,海上465名施工人員和海鹽側33艘施工船舶已全部撤離完畢。

  海塘沿線也是嘉興本次防汛防&的重點區域。17時,往日忙碌的海寧市&&錢塘綜合整治提升工程一期(鹽倉段)靜悄悄的,項目已啟動防汛防&應急預案,項目負責人俞耿鋒和兩名巡邏值班組成員正穿梭在工地現場排查隱患。

  鹽倉段項目建設總長度約7.09公里,由於位於海塘邊,防&壓力不小,雖然項目上350名作業人員已全部撤離,但項目組建6個巡邏值班組,24小時值守,每3個小時巡邏一次。

  嘉興聚焦水上項目、沿海碼頭、海塘等重點區域,多措並舉加強防&工作。截至14日14時,嘉興外海運輸船舶和港作拖輪均已撤離,5個在建涉水工程均已停工,53艘施工船包括6艘無動力船舶已全部撤離。截至20時,嘉興全市164艘海上作業漁船已全部召回,1100個規範化避災安置場所做好啟用準備。

  台州:

  人防加技防排查隱患

  “三茅溪落雁段發現垂釣人員,請立即通知社區工作人員前往勸離。”14日一大早,天&縣始豐街道應急辦工作人員劉運河與綜合行政執法隊的同事帶着無人機,沿始豐溪、三茅溪河段沿岸巡查。隨着無人機升空,河段兩岸情況被實時傳回,根據傳回的畫面,執法隊員對正在岸邊垂釣、洗滌的群眾逐一進行勸離。同時,劉運河還利用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化身“空眼”,對轄區內戶外廣告進行“體檢”,精準捕捉存在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牌,執法隊員再迅速進行實地核查,實施拆除或加固,形成“空+地”聯動,消除安全隱患。

  搶抓颱風登陸前的“窗口期”,台州全面加強隱患排查,落實海塘山塘、河網水庫等部位的巡查管控,強化對道路沿線高空廣告牌等構築物、地質災害隱患點及老舊危房的全面排查、反復排查,切實做到風險隱患底數清、整改閉環措施實。其中,台州市水利部門開展“人防+技防”,每天對346座水庫、1256座山塘等水利工程進行巡查檢查,全力築牢防汛防&“安全堤”。在實施人工巡查的基礎上,輔助無人機巡查河道、水庫、山塘等水利基礎設施,將無人機技術應用到人工難以抵達的區域,克服流域廣、面積大、地形複雜等諸多因素限制,確保做到巡查“無死角”。

  根據颱風“貝碧嘉”動態和發展趨勢,台州緊盯海上安全。截至14日10時,台州轄區19條營運客渡運航線、27艘客渡運船舶已全線停航。29處在建沿海水上工程也已全部停工防&,27艘相關施工船舶上的242名施工人員已全部撤離施工現場。

  溫州:

  養殖人員撤離上岸

  14日,溫州沿海海域颳起大風。按照部署,當天溫州全域在外漁船陸續回港並做好加固。截至14日20時,溫州全部漁船到港避風。

  14日,溫州維持水上防&三級應急響應、防颱風四級響應;14日9時30分起,溫州啟動突發地質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此次颱風影響期間正值中秋假期出行、旅游高峰,人流車流物流相對密集。溫州部署防&工作,要求克服麻痹思想、僥倖心理,各地各部門人員值守到位,加強各類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溫州圍繞“八張風險清單”,對涉海涉漁、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庫、危舊房、城鄉內澇、道路交通、城市安全運行、安全生産等風險隱患,進行再排摸、再核對,落實閉環整改。

  “海上養殖設施已全部加固完畢,養殖人員也已撤離上岸。”14日下午,位於平陽縣鰲江下廠漁港碼頭,該縣農業農村局漁業執法保障小組人員溫正表忙着巡邏檢查,指導漁民對漁船進行錨泊加固。他告訴記者,為確保歸港漁船安全,該小組颱風期間24小時值班,還將不間斷派出執法艇、執法車等對各個港口進行巡查。

  與此同時,在洞頭東沙漁港碼頭,一艘艘漁船已安全停靠在港內,漁民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固纜繩、檢查船體,為抵禦颱風做準備。洞頭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穿梭於漁船間,逐一排查安全隱患,並通過廣播提醒漁民做好漁船避風工作。

  此外,記者了解到,颱風期間,平陽縣所有涉海單位全面開通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和漁港視頻監控系統,密切監控停泊在港灣內的漁船安全狀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蒼南縣利用“浙漁安”等數字化監控系統,對歸港漁船全程跟蹤,密切管控船位動態。(共享聯盟·寧波 徐能 何晴 共享聯盟·平陽、洞頭 王曉紅 莊緣 記者 應磊 陳醉 賀元凱 黃寧璐 李茸 褚晶君 許鐘予 楊群 王艷琼 通訊員 惠曉陽 程遙望)

【責任編輯: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