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的歷史傳承、“一見傾心”的城市風情、“一幟獨樹”的文旅標識……作為浙江省溫州市實施“強城行動”、打造“五城三園”的主戰場,鹿城區聚焦“復興千年東甌古城”目標,讓溫州這座“千年鬥城”煥發生機與活力。
修舊如舊
文化街區華麗蝶變
“從晚清風格的公園路漫步到民國風情的五馬街,再到民國風與現代元素混搭的蟬街,我們可以一路感受歷史文化街區帶來的老城記憶。”溫州市民葉晨説,改造提升後的鹿城區五馬歷史文化街區,處處散發着濃濃的老溫州味道。
葉晨口中的五馬歷史文化街區是一條歷史底蘊、人文情懷、百姓情結有機融合的商業老街,也是溫州“山水鬥城”東廟和南市的核心區域。“五馬歷史文化街區是有着上千年歷史的溫州古城縮影,也是溫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名片’和‘地標’。”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説。
改造提升後的公園路。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溫州主城區古稱“鬥城”,東晉太寧元年,因溫州郡城城墻跨九斗山而得名。時至今日,鹿城區作為溫州主城區,古城肌理保存相對完整,基本保留了東廟、南市、北埠、西居、中子城的“山水鬥城”格局。
在城市建設大步推進的當下,作為溫州城市主城區,鹿城如何讓鬥城文化及其孕育出來的人文景觀能夠保留和延續?
2017年,鹿城區按照全域謀劃和歷史文化街區三年行動計劃總體安排,對五馬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了改造,將蟬街、五馬街、公園路連為一體,同時以步行街慢行的形式,打造五馬歷史文化街區“主動脈”,實現了從“一條街到一個街區”的轉變。
如今,在五馬歷史文化街區,現代、民國、古風建築風格交相輝映,溫州古城墻遺址、試院舊址、王木亭、雁池、四顧橋、乘涼橋等歷史遺存散佈其中。自此,游客走過街區,用腳步丈量的不僅是溫州古城的變遷,更是溫州城市發展帶來的蝶變。
強城行動
鬥城風貌加速復興
“千年鬥城”之所以充滿魅力,是因為它的歷史足跡,而一條條歷史文化街區就是這些印記最集中的地方。近年來,鹿城區以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為抓手,統籌做好人文景觀提升、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打造了街區、景區、小區有機融合的樣板,持續推進古城復興。
江心嶼風貌。蘇巧將 攝
一步一景,客似雲來;翰墨書香,非遺美學……走進改造提升後的鹿城區墨池坊,青磚墻、石板路,園林盛景幽,樓&似畫圖,美不勝收。據了解,墨池坊是溫州三十六坊中最著名的坊巷之一,位於“山水鬥城”東廟區域。
2022年8月,鹿城區啟動墨池-東甌王廟-縣學前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工程,並於2023年4月落成開街。該街區以“千年東甌王、風雅墨池坊”為整體目標定位,串聯“人文雅居、人文先賢、人文始祖”的文化脈絡,與五馬歷史文化商圈串珠成鏈,形成文商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2024年,鹿城區借助溫州“強城行動”,理清發展脈絡——錨定“一區三高地”發展坐標,聚焦“千年鬥城”,擴大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範圍,統籌做好“九山圈、五馬圈、墨池圈”改造提升,致力重現古城“北斗七星”格局風貌。
據了解,2024年,鹿城區先後對九山公園-松&山歷史文化提升改造工程(三期)、江心嶼改造提升工程、溫州子城舊址改造提升工程(二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公園項目(一期)等10多個項目進行改造提升,旨在讓“復古”的溫州城更有“古”味。
文旅融合
“千年鬥城”再現繁華
“這幾年,我們加大古城復興和有機更新的力度,人氣也提升了不少。”鹿城區相關負責人&&,承載着溫州千年歷史文脈的文化街區升級“變臉”,人流量也水漲船高,為鹿城旅游發展提供了新的亮點和增長點。
以鹿城區五馬歷史文化街區為例。2023年,該街區人流量達2500萬人次,實現銷售額約41億元。2024年“五一”小長假,該街區累計接待游客108.5萬人次,營業額超6600萬元,同比增長7.3%。其中,游客年輕指數提升15%,外地游客佔比提高10%,帶動咖啡館、茶座、娛樂場所等紛紛布局這一區域。
改造提升後的墨池坊。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了給街區注入更多新活力,鹿城區還契合大眾追捧的國潮熱、文博熱,用沉浸式、強互動的集章打卡、文創微市、志願講解等活動,開啟“潮玩+研學”古城游,解鎖市民游客的“流量密碼”。
“‘千年鬥城’是延續千年文脈的重要載體、賦能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彰顯城市特質的重要窗口、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鹿城區相關負責人&&,“千年鬥城”的更新發展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和文化的傳承,也是推動城市現代化、提升城市競爭力、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圍繞‘以文聚人’‘以文興産’‘以文塑城’,推動‘千年鬥城’煥發年輕態、彰顯生命力、厚植新內核。”(朱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