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匯聚着中國各地生産的210萬種商品,其豐富的商品品類和四通八達的物流體系,讓這裡成為中國對非貿易的“橋頭堡”。據統計,義烏對非出口份額約佔浙江省的三分之一、約佔全國的十二分之一。與此同時,義烏近年來也在加大對非洲的進口和投資布局力度。“世界超市”義烏在中國與非洲的經貿互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非洲要什麼義烏有什麼”
“小到針頭線腦,大到汽車、工程機械,非洲需要什麼,義烏就有什麼。”與非洲國家做了21年國際貿易的浙江省國貿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鄧超鋒説,非洲貿易已佔據公司全年貿易額的80%左右,且呈現年均20%增長的態勢。
鄧超鋒説,非洲正處於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階段,對中國製造的工程機械、農業設備、醫藥設備需求量大,2024年,公司對非貿易額有望達到4億美元。
馬裏客商(左)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一家商鋪選購光伏配件。(翁忻旸 攝)
與鄧超鋒感覺類似,浙江金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舜告訴記者,非洲擁有14億多人口,而且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人口將持續擴張。這一龐大的人口規模,賦予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也給中國企業帶來無限商機。近年來公司向非洲國家出口的開關插座、電線電纜、低壓電器等産品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
見到義烏發現者進出口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艾彬的時候,他正在為第二天即將出口到贊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兩個集裝箱貨櫃忙碌着,裏面主要有小型焊機、瓷磚切割機、鉗子等産品。“非洲是我們的主要市場,現在基本每天都有集裝箱運出去。”他説。
浙江省義烏市商務局黨委委員黃俊僑説,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匯聚了中國生産的210萬種商品,這些商品大多數是民眾生産生活的必需品,與非洲市場需求高度契合,這也讓義烏成為中非貿易的橋頭堡。
數據顯示,2023年義烏對非洲出口986.27億元,同比增長21.9%。對非出口自2016年以來,呈現年均13.02%的增長態勢。
“2023年,義烏對非洲出口超1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有24個。對非洲出口的産品主要是電氣設備、塑料製品、鋼鐵製品、服裝及附件等産品。其中,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的出口額達到109.98億元。”黃俊僑説。
扎根中國成“新義烏人”
13年前,來自非洲國家尼日爾的丁恩還對中國不甚熟悉,也不曾考慮到義烏發展事業,2011年來到義烏之後,丁恩才發現這裡完全超乎想象。
“在義烏什麼都可以買得到,而且物流發達。”丁恩説,他在中國的外貿公司涉及日用品、工業品等多種商品的出口,業務已經拓展到非洲16個國家,每年能夠出口300多個集裝箱,目前他正計劃給自己安排一個更大的倉庫。
從塞內加爾來義烏21年,蘇拉已成為一名愛喝茶談生意的“新義烏人”。“義烏可以説是我的福地,在這裡我不僅交到了很多中國朋友、非洲朋友,而且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48歲的蘇拉説,2012年,他註冊成立了義烏市科瑞絲通貿易有限公司,年貿易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
“從向非洲銷售餐具、玩具,到銷售建築材料、五金産品,再到銷售新能源汽車。中國製造在不斷升級,非洲人民的消費也在升級。”蘇拉&&,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非洲投資設廠,非洲也將迎來發展的新時期,並和世界人民一道,共享現代化發展的成果。
將義烏當成自己“第二故鄉”的於貝,來自非洲貝寧。七年前,他從一名普通店員開始幹起,如今已成長為浙江金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銷售總監,年收入有近50萬元。於貝&&,曾經他也有機會去美國和加拿大,但還是選擇了中國。“我覺得這是一種緣分。中國和非洲的進出口貿易繁榮,我在這裡的發展機會更多。”
從採購義烏小商品起步,到在義烏創辦自己的外貿公司,再到“新義烏人”。如今,像蘇拉這樣在義烏扎根的非洲商人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7月,非洲客商入境義烏超5萬人次,其中常住義烏的非洲商人超3000人。
雙向奔赴互相成就
為了助力商家更好開展對外貿易,義烏創新打造數字貿易綜合服務&&“義烏小商品城China goods”,方便商家搭建海外站群、對接海外貿易,迎來更多訂單、更多線上國際夥伴。
非洲是浙江伊凌諾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出口地之一,為了拓展業務,公司聘請了專業的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翻譯,但現在的技術讓他們可以輻射更廣區域和人群。
“我們通過義烏小商品城China goods開展海外業務,利用‘AI數字老闆娘’軟體轉換多國語言,去年非洲市場出口額增長了30%以上。”伊凌諾“老闆娘”陶菊英説。
此外,義烏也通過打造“出海生態圈”,構建“海外分市場+海外倉+海外展廳”走出去體系,助力更多義烏商品和義烏商人走出去。
義烏聯合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共同投資在阿聯酋迪拜開設了首個小商品海外分市場,2022年6月底正式投用,佔地2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6億元,未來將有效輻射中東、北非、歐洲巨大消費市場。
既要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古樸精緻的拉菲草帽、造型各異的鸚鵡螺化石、栩栩如生的木雕……在義烏中國進口商品城的馬達加斯加國家館裏,一件件精緻的商品,讓路過的採購商和顧客愛不釋手。操着一口流利漢語的Vicky耐心地向客商們講解這些産品的工藝和用途。Vicky來自馬達加斯加,中文名叫美麗。
“現在,我兩邊生意都做,而且越做越好。”美麗告訴記者,2009年,從馬達加斯加來到義烏時,她主要將中國的日用百貨、針織服裝、五金配件等産品出口到母國。2011年,瞅準中國的巨大消費市場,她在義烏開了一家馬達加斯加店,將非洲的産品賣到義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數據顯示,2023年,義烏對非洲進口達到62.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91%。在投資方面,截至2023年底,義烏在非洲投資的備案企業達12家,投資備案額近1億美元,投資地涉及埃及、盧旺達、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安哥拉、南非、烏干達、喀麥隆、肯尼亞等9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領域涉及紡織服裝及服飾業、商務服務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農林牧漁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等。
“如今的中非關係,不是簡單的中國對非洲貿易出口的單向關係,而是‘雙向奔赴’的互相成就關係。”黃俊僑&&,趁着“一帶一路”倡議東風,義烏下一步將推動對非貿易、物流、結算等體系建設,為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記者 商意盈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