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着“水中鳳凰”美名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水雉現身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千畝蕩飲用水源地,通過視頻監控&&,工作人員觀測到6隻成年水雉和5窩16隻幼年水雉。
千畝蕩雄水雉帶領幼鳥覓食。
水雉是鳥類族群中稀有的“一雌多雄”制,在繁殖期,雌性水雉為每只雄水雉劃定一個區域並産下3至4枚卵,雄性水雉就負責孵化和帶娃。從視頻監控中可看到,水雉爸爸帶領着寶寶在連片的荇菜葉上嬉戲覓食。
千畝蕩。
作為海鹽的飲用水源地,千畝蕩不僅擁有4.83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其水質更是常年保持在Ⅲ類水以上。海鹽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節點,每年吸引超過15萬羽候鳥在此休憩。
“稀客”來鹽,不僅豐富了海鹽的生物多樣性,更是對當地生態環境質量的認可。近年來,海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績斐然,2023年新記錄陸生高等植物43種、陸生脊椎動物25種、蝴蝶12種、魚類6種、大型真菌48種(包括1個中國新記錄種和11個浙江新記錄種)。
生態警務工作人員開展生態巡查。
據悉,海鹽早已建成全域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體系。目前已在白塔島、南木山、南北湖、千畝蕩4個重點區域設置固定樣地2個,開展全縣典型生態系統、珍稀瀕危物種、重要遺傳資源的重點、長期、動態監測;同時運用“大綜合一體化”與基層治理現代化“兩化融合”理念,聯合多部門形成“一支隊伍”,開展野生鳥類及野生動物保護“百日護鳴”行動。並建立浙江省“候鳥保護”主題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聯合職能部門開展常態化聯合檢查,嚴厲打擊一切破壞生態平衡的違法犯罪活動。
南北湖未來城EOD項目濕地生態修復提升工程。
為了創新推動生物多樣性“友好鏈”,海鹽謀劃友好鄉鎮建設體系,以EOD項目中實施濕地生態修復提升為契機,海鹽縣聯合澉浦鎮啟動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創新友好學校建設,開展海鹽縣生物多樣性友好學校申報活動,推動完善以學校為主陣地的青少年生態環保教育體系;推進友好産業體系發展,探索以紫金山村、茶院村、黃沙塢橘子基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種養殖業和休閒産業場所為試點,開展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試點示範。
澉浦鎮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鄉鎮啟動儀式。
如何調動公眾力量讓生物多樣性科普走進千家萬戶?海鹽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愛鳥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六五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美麗環境的主題活動,聯合多部門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邀請縣法院專家進行普法案例宣講等。
澉浦小學新建的觀鳥樹屋。
“我們還評定海鹽縣生物多樣性魅力大使,成立海鹽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志願者聯盟,組織鳥類保護事業的志願者組成‘愛鳥聯盟’,成立南北湖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基地,發布包括豐義尋趣線、最美日出線、原生秘境線、緣湖登高線等4條各具特色的綜合性生物多樣性觀察路線,組織編寫海鹽縣常見物種圖鑒宣傳書籍和科普文章等,多舉措多角度提升調動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趣味性。”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海鹽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李濤/文 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海鹽分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