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8/05 15:23:17
來源:紹興文旅

一城錦繡傳千年,紹興打造文旅新標識

字體:

  紹興歷史文化積澱十分深厚,被譽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紹興文化所展示出的厚重精神、創新意識、活躍因子,正成為紹興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

  近日,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召開紹興“博物館之城”建設新聞發布會,進一步深化“博物館之城”品牌建設及影響力,推動新時代紹興文化建設工程,打通文商旅促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

  俯瞰紹興博物館。

  厚植文化沃土

  擁有2500餘年建城史的紹興,留下了不計其數的的文化精神財富。截至目前,紹興市共有各類博物館167家,登記備案博物館60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1家、二級博物館3家、三級博物館6家。

  “平山遺址群、紹興稽中遺址等取得重大考古發現,其中稽中遺址考古成果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工作會上發布,首次在紹興古城內確認越國建築的存在,為探尋越國都城提供了重要線索。”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這些文博場館及文物遺存,載滿紹興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紹興文化厚度的集中體現,也是紹興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文化基因與沃土。

  2023年,紹興舉辦“博物館之城”創建啟動儀式,自啟動以來,紹興着力打造以綜合性博物館為龍頭、專題博物館為骨幹、非國有博物館和鄉村博物館為特色的博物館體系,並取得纍纍碩果。

  北緯30°展示館展廳。

  浙東運河博物館、陽明紀念館、北緯30°展示館等國有博物館群落,點亮城市“新地標”。其中,浙東運河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已接待游客超25萬人次,獲評省文化基因轉化活化創新項目;上虞博物館被評為2024年浙江省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激活名人故居文物資源 彰顯名士之鄉文化魅力”“小館辦大展”基層博物館辦展新模式兩個案例被評為2023年度浙江省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紹興博物館於今年5月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紹興“博物館之城”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27年,全市將建成各類博物館200家以上,其中登記備案的博物館數量70家以上,每8萬常住人口擁有1家博物館;創建A級景區化博物館8家以上、國家等級博物館12家以上;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年舉辦陳列展覽數量超過300場(次),年參觀人數超過常住人口數。

  引領文博創新

  蘭亭書法博物館展廳。

  2023年,紹興研究&&《關於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的實施意見》,拉開“博物館之城”創建序幕,計劃圍繞“完善博物館體系、提升博物館服務質量、健全博物館工作機制”三大方面開展16項專項行動。

  行動具體包括實施推進國有綜合博物館軟硬體改造提升工程、專題博物館建設提升工程、博物館館藏文物徵集工程、博物館展覽精品化工程、數字博物館建設工程等5大工程;組織開展非國有博物館結對幫扶行動、名人故居保護利用激活行動、紹興古城活態展示示範區建設行動、博物館景區化水平提升行動等4大行動;建立健全博物館資源進校園常態化機制、博物館建設運行多元投入機制、博物館運行評估和社會評價機制、博物館星級評定機制、博物館文創産品開發機制、博物館人才激勵機制、博物館社會參與機制等7大機制。

  同時,紹興組建博物館聯盟,通過資金支持、專業幫扶等舉措推動民間博物館建設發展,在浙江省率先開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做精做強百家鄉村博物館”行動,打造省級鄉村博物館75家、市級精品鄉村博物館100家。

  引導文物“開口”

  紹興讓歷史“開口”,催動文物“活”起來、“動”起來、“熱”起來。

  徐渭藝術館全景。

  據了解,紹興不斷用博物館語言講好文物故事,每年舉辦展覽活動千余場次,相繼推出“徐渭書畫展”“陳洪綬書畫展”“任伯年繪畫作品展”等紹興名人系列大展,打造“博物館之城”十大研學游經典線路、十大文物主題游徑、“博物館之城”形象基地50處。同時舉辦“博物館奇妙夜”品牌活動,承辦2024“5·18國際博物館日”浙江省主會場活動等,帶動紹興文博資源“出圈出彩”。

  8月2日至3日,紹興市文廣旅游局將以紹興博物館為主陣地,圍繞“博覽古今 妙不可言”主題組織開展2024年紹興“博物館奇妙夜”系列活動,通過夜間開放展覽、游園活動、主題演出、文化集市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驗形式,展現紹興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博物館資源活化利用和轉化傳播形式,進一步打響紹興“博物館之城”品牌。(邵雯/文 紹興文旅/供圖)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