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30 10:06:50
來源:杭州日報

暑期出游 老師都喜歡去哪?最新調查

字體:

  最近,不少老師開啟了自己的暑假出行之旅。記者翻了一遍老師們的微信朋友圈,省內的舟山、麗水,省外的四川、新疆,都是老師們去得比較多的“打卡點”。

  有老師説,每年的暑期旅行已經是固定動作了,為了這短短幾天的行程,自己甚至會提前半年規劃。老師們為啥這麼看重暑期旅行?杭州師範大學東城小學副校長蔣婕一家剛剛結束山東之行,她覺得,和很多人一樣,老師也需要時常“在路上”。

 旅行不僅是親子陪伴 也是一次“充電”

  蔣婕夫妻倆都是老師,這次旅行的風格也很有“老師的味道”。之所以選山東,是想沿着蘇東坡的足跡,來一趟文化之旅。

  一家人去了山東的濰坊、臨沂、青州、日照、諸城。“我做攻略,孩子爸爸出錢出力。”蔣婕笑着説,相比找好拍、好吃的地方,她更喜歡把人文景觀安排進行程,比如蘇軾修建的超然&,“《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在這創作的,你去尋找蘇東坡的歷史痕跡,就會産生很多別樣的樂趣。”

  近十年時間,她已經打卡了13個國家、100多個城市。和父母一起去了澳大利亞,自己一個人去了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婚後夫妻倆都愛旅行,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基本上每趟旅行都會帶孩子,目前我們已經走了38個城市。”她也會把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學生,甚至做成課程。

  每次旅行,蔣婕會帶幾本書在路上看,“七年前去柬埔寨旅行後,我從書櫃裏把蔣勳的《吳哥之美》翻出來讀,回憶和文字結合,又有很多不一樣的感受。”這次去山東她就帶了史鐵生的散文集《我與地壇》,飛機上、等車時拿出來讀讀,“我發現年輕人又開始看史鐵生了,重新讀讀、想想答案,也許對語文教學有些幫助。”

  像這樣的老師有不少。幾天前,杭州市筧橋花園小學老師趙婷婷剛結束川西小環線的自駕之旅,那裏的少數民族人文風情和獨特的地理風貌讓她印象深刻,她立刻就想起了作家阿來的那部《塵埃落定》。對她來説,每年的旅行是給自己的一次“充電”,“平時一直把心用在學生身上,放假了就想短暫地把自己從原本的環境中‘抽’出來,看看風景、體驗文化,轉換一些心情,也能更好地面對新學期。”

  老師眼界寬了 學生的世界也變大了

  老師旅行都喜歡去哪?刨去療休養,記者選取了100名杭州老師的行程發現,截至本月25日,和蔣婕一樣,有6人把目的地定在山東。而四川、重慶、青海等“老牌”熱門旅游地,去的老師也挺多;北京、內蒙古、安徽,近幾年也很熱門。統計後記者發現,這個暑假老師們的足跡幾乎遍佈全國。

  最近因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爆火的新疆阿勒泰,有8名老師前後腳來過,但很多老師告訴記者,他們還是中意人文景觀比較多的南疆。與蔣婕“跟着”蘇軾旅行一樣,採訪中,大多數老師都會把人文景觀作為旅行主題。筧橋花園小學老師張佳伊剛去了趟喀什,這次旅程她特地去“打卡”了塔克拉瑪幹沙漠,“躺在沙漠上,閉上眼睛,你仿佛能聽到駝鈴聲由遠而近,那些西域古國的故事就很真實地從腦袋裏冒出來了,這就是南疆的人文魅力。”

  這些人文景觀也很容易成為課堂的素材。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老師朱雨珂做旅行攻略時,會特意找當地的博物館作為旅行目的地:“現在小朋友雖然知識儲備很多,但有些事光看書不太夠,博物館濃縮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學習一遍後,回來和學生們講一下,大家聽得可認真了!”蔣婕也覺得,老師得趁寒暑假出去走走,“像蘇東坡是我教的語文課上出現頻率很高的人物,有些事情不能只看書上介紹,你親身去經歷過、體會過後,就會有不同的感覺,在講課時可能會更生動。”

  對於出國旅行,參與調查的老師中去得最多的是泰國。除了免簽、距離近、機票便宜的原因外,豐富個人經歷、體驗異域文化,都是老師們選擇它作為旅行目的地的理由。此外,像日本、土耳其和希臘,也有不少老師選擇。甚至有老師從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一路向北,深入極地,目前正坐著破冰船徐徐航行在北極的冰川地帶。

  老師們的足跡遍佈世界各地,也讓學生能透過老師這扇“窗”看得更遠。杭州市採荷第二小學教育集團音樂老師鄭銘,每次旅行後都會讓孩子聽聽他收集的當地音樂。愛旅行的朱雨珂,平時也會鼓勵孩子們多走出去看看,寫寫隨筆。她班上有個孩子平時作文並不出色,但去了新疆,交出了一份特別精彩的游記,“孩子的世界不光只有家和學校,學着去理解這個世界,也是孩子的一項基本素質。”(記者 章翌)

【責任編輯:韓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