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27 14:23:03
來源:紹興文旅

研學休閒兩不誤,浙江紹興重塑“陸路唐詩之路”

字體:

  在魯迅故里乘烏篷船穿梭於古橋間,到沈園品江南園林與淒美愛情……這是浙江紹興city walk的經典路線。“詩與遠方”,光有詩意可不夠,近年來,紹興以經典的“浙東唐詩之路”為參照,融合古城內外文旅資源,推出了空中、山間、陸路、水上、雲端五條游線,詩路之上,山水與詩意共生,傳統與現代交融。

  “陸路唐詩之路”雙線並行,以“浙東唐詩之路”沿途景觀為節點,配合“詩路驛站”,意在讓游客通過現代的交通方式與千年文脈、人間煙火跨時空相逢。從魯迅故里出發,經沈園至安昌古鎮、梅渚古村,在新昌“碳水王國”補充體力後,抵達天姥山,賞落霞與雲海。

  作為紹興的文化標誌,魯迅故里早已聲名在外。踏上青石板路,從百草園走到三味書屋,一路品嘗臭豆腐、印糕、燒餅等傳統美食。東行至沈園,在竹林蔥鬱中賞亭&錯落,感受“兩首《釵頭鳳》,一對傷心人”的前塵往事。

  “古時多梅,聚落成片”,梅渚古村得名於此。走進村落,一幅人間煙火與古鎮文化和諧共生的長卷徐徐展開:明清時期的古建築隱於民居之間,鄉鄰叫賣着特色糟燒和豆製品,手衝咖啡和非遺手作讓古村煥新顏。再乘烏篷船穿越安昌古鎮的十七座古橋,一路途經仁昌醬園、穗康錢莊、城隍殿,欣賞水鄉社戲、釀酒、扯白糖等江南風俗。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詩。”天姥山作為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地標,是“陸路唐詩之路”的壓軸好戲。除了徒步觀景,不少游客選擇以露營的全新方式進行打卡,星空為帳,山野為席。“之所以選擇天姥山,是因為這裡不僅能欣賞美景,還能讓孩子感受詩詞文化。”一位游客&&。

  依託“浙東唐詩之路”上深厚的文化資源,紹興市文廣旅游局統籌聯動域內的多個研學基地,打造了“非遺+詩詞+研學”的文旅矩陣,讓青少年游客行有所獲,實現教育與休閒的共贏。

  拒絕走馬觀花,“沉浸式體驗”是本路線的一大亮點。

  游客可以到魯迅紀念館閱讀魯迅作品,臨摹魯迅家訓,體驗“藏書票”木刻版畫拓印,“感覺自己在跟魯迅先生隔空對話。”一位來自雲南景東的學生説。

  在梅渚古村,游客還可以體驗竹編、泥人、剪紙等各類非遺藝術。“非遺傳承人王菊香老師的剪紙工作室每年會接待數十批研學團隊,她很高興看到這麼多小朋友對剪紙文化感興趣。”梅渚古村相關負責人&&。

  在穿岩十九峰,學生們可以在“文天祥磨劍石”前感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激昂,還可以在此近距離觀察丹霞地貌。“只有發展好研學旅游,才能讓文化真正活起來。”景區相關負責人&&。(韓詩雨/文 紹興文旅/供圖)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