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申遺成功十年來,沿線各省市綿綿用力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十年精彩蝶變 運河流向未來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精彩蝶變。6月17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在杭州舉行。
本次活動設有主旨演講、故事分享、合作簽約、成果發布等多項議程及16項配套活動,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了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豐碩成果,為更好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一步凝聚智慧力量。
成功申遺十年來,大運河文化在挖掘、保護、傳承、利用過程中,取得了怎樣的成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又將如何持續擦亮大運河這張文化“金名片”,讓這條流淌千年的大運河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賡續文脈,保護傳承“文化之河”
這幾天,在杭州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小河歷史文化街區、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和運河天地,異彩紛呈的2024大運河文化市集活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參觀體驗。
在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拱宸茶集”,篆香製作非遺活動引來不少市民游客駐足圍觀。此次大運河文化市集上,這樣的非遺體驗還有很多,扎染、茶藝、纏花……古藝重光,離不開悉心的保護傳承。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浙東運河文化園時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做好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從流淌着的寶貴遺産中挖掘更多文化價值,是包括浙江在內的大運河沿線省份的共同使命。十年來,從北京到杭州,沿線各省份為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綿綿用力,讓古老大運河不斷煥發新風貌。
北京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年來,北京統籌協調“護水脈”,水環境持續改善。北京還實施蕭太后河(朝陽段)綜合治理及濱水綠色文化休閒廊道建設項目,高標準建成馬家灣濕地公園,建成白河森林公園等一批濱水空間。
杭州不斷強化大運河生態環境建設,推進大運河沿線地區傳統工業區轉型升級,相繼轉遷杭州鋼鐵集團、杭州煉油廠等工業企業2000余家,系統梳理88條河道生態廊道,實施大運河水系10條河道綜保工程。
堅持系統保護,構建文化遺産“大保護”格局。浙江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省市縣三級密切配合,高校、研究機構、社會力量合力抓推進的工作格局。
運河是水路,更是文路。
在北京,當地持續做好文物保護修繕工作,實施200余項文物保護和超300項考古發掘工程,傾力呈現“人文河”。
浙江制定&&《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浙江段)建設三年提質行動計劃(2024—2026年)》等有關運河文化保護文件,構建起大運河文化傳承弘揚的“四梁八柱”。隨着推進運河沿線文化資源整體性保護,運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活化利用,打造“人民的運河”
如今,漫步大運河浙江段,隨處可見水清、岸綠、人歡。運河上,貨輪、遊船往來不息;河道邊,市民游客悠然踱步,古鎮街區人氣鼎盛,處處洋溢着煙火氣、市井氣。
這是生活着的千年運河,這是人民的“幸福河”。
2006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杭州調研大運河時,要求把運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時代特徵、杭州特色的景觀河、生態河、人文河,真正成為“人民的運河”“游客的運河”。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時指出,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河上是生計,河邊是生活。在浙江,“生活着”的運河場景越來越多元。
如今,走在大運河杭鋼公園,已不聞不見昔日的嘈雜、煙塵。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在保留工業化城市記憶的同時,充分植入運河文化,融入時尚潮流元素。高爐、軌道、車間,草坪、游步道、咖啡館……工業風與都市生活有機融合,“鋼鐵巨獸”化身“人民公園”,可游可憩。
杭州亞運會前,杭州對主城區大運河兩岸15.2公里的建築景觀、文旅業態等進行全面提升。在寧波,當地深入實施運河文化品牌建設工程,打造了以運河文化為主體,海絲文化、商幫文化、開埠文化等一系列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金名片”。在桐鄉,烏鎮戲劇節、濮院時裝周等運河沿岸文化IP越來越閃亮。
一路向北,穿過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在大運河的北端,北京着力打造為民惠民的“幸福河”。在城市綠心公園建成開放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藝術中心和北京城市圖書館,今年“五一”假期,三大文化設施共接待游客16萬人次,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標。
如今的北京大運河畔,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北京(國際)運河文化街、&湖爵士音樂節、大運河森林公園騎行……豐富多彩的運河場景和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着百姓的美好生活。
水脈連着文脈,文氣與人氣交融。從北京到杭州,大運河綿綿流淌進人們的生活,成了充滿人文氣息的“幸福河”。
千年運河,奔向未來
大運河如一條璀璨的玉帶,縱貫南北,跨越古今串起二十七城的“運河情”,串聯起中華文明的千年脈絡。
運河城市一水相連,因運河而聚首。此次對話活動,北京、杭州作為大運河端點城市,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為講好運河故事,共同繪製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達成多項合作共識。
北京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北京將以京杭對話為抓手,加強保護,傳承文脈,推動文旅體商融合發展,增進人民福祉。
杭州將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與沿線城市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大型活態遺産保護利用的“運河樣板”。深化拓展大運河跨流域保護傳承利用新模式,以科技創新推動保護升級,以數字賦能協同利用,積極構建資源共享、項目共創和人才共育的大運河保護利用體系。全域擦亮大運河文化帶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品牌,攜手推動大運河人文資源向人文經濟轉化,以更加優享的公共文化服務、更高質量的人文經濟造福人民。
浙江將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作為重大抓手、重大工程,全力將大運河(浙江段)打造成大運河文化研究高地、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示範帶、大運河生態保護示範帶、大運河文旅發展示範帶、大運河美好生活示範帶,充分彰顯“千年古韻、江南絲路、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的浙江運河文化特色,讓運河更加宜居、宜業,不斷增強運河沿線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同時,將充分發揮大運河連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紐帶作用,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大運河成為共同富裕新地標。
京杭兩地相關負責人&&,要繼續用好京杭對話這一&&機制,深化交流互鑒,攜手打造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共同體。
千年古運河,萬般氣象新。從北京到杭州,2500多年,3200多公里,悠悠運河,綿綿流淌,滋育着兩岸人民,孕育了厚重多彩的運河文化。
千年運河奔流不息,古往今來日新月異。我們有理由期待,這條千年運河將繼續煥發出時代新風貌,在未來的發展中繼續書寫新的輝煌篇章。(記者 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