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村超”之所以備受關注,在於其通過“泥土味”“煙火氣”溫暖人心、升騰信心,推動着城與鄉在共融中共榮。冠軍賽連賽三場,5000余個座位座無虛席,53.5萬元門票收入全部捐贈……6月16日,隨着浙江省諸暨市陶朱街道三都社區隊、應店街鎮仕坂塢村隊隊員相互握手、擁抱,2024諸暨市第二屆和美鄉村籃球聯賽(簡稱“諸暨‘村BA’”)在諸暨市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落下帷幕。
回望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比賽,從311支非專業村社球隊同&競技到40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球員化身“灌籃高手”,從小吃攤嫋嫋升起的香味到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諸暨人民的美好生活、看到了城市的活力涌動,也看到了共同富裕的“AB面”。

A面:生活悠悠奔美好
早在1911年前,諸暨的新式學堂就開設有籃球課;1981年起,農民自辦的籃球比賽、邀請賽、友誼賽等各種賽事連綿不斷;2011年,諸暨以2232片標準籃球場,成為全國“擁有標準籃球場最多的縣級市”;當前,諸暨擁有5片以上籃球場的村子超過30個……
“正是因為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完善的基礎設施,才有了諸暨‘村BA’的誕生。”談到“村BA”的由來,諸暨市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初明&&,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隨着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基層百姓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為豐富全民業餘文化體育生活,諸暨於2023年起創辦“村BA”。
經過兩年發展,諸暨“村BA”已成為新時代諸暨人民幸福生活的展現之一。
20歲的楊澤宇是仕坂塢村隊的主力隊員。他介紹,這些年,家庭收入不斷提高,自己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爸媽的支持下,我有了更多時間打籃球。”
章偉豐和章豪傑是三都社區隊隊員,也是一對父子。“我從小就和我爸一起打球。”章豪傑説。
嶺北鎮梅塢村隊的周躍斌是四川成都一家企業的總經理,去年錯過比賽讓他深感遺憾,今年一接到村裏的電話,他便毫不猶豫地答應回村參賽。
來自馬劍鎮獅源村隊的費益棟是諸暨一家企業的質量主管,也是此次“村BA”中技能型人才的代表。“白天搞技術,晚上拼球技,村BA讓我工作的勁頭也更足。”
諸暨“村BA”的出圈牽動了在外諸暨青年人的“鄉土情懷”,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次比賽中,1000余名在外諸暨籍大學生回鄉比賽,是各支隊伍的中堅力量。諸暨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近年來,諸暨以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為牽引,每年吸引3萬餘名青年大學生來諸暨就業創業。

球場上熱血沸騰,觀眾台座無虛席。老人組團“佔座”、萌娃助威吶喊、球迷捐款捐物、土特産“村味十足”……諸暨“村BA”賽事組委會副秘書長楊鑌斌&&,諸暨“村BA”的舉辦,是全年眾多文體活動對人們精神面貌帶動的縮影。
當前的諸暨,群眾性文體活動與基層精神文明創建交相輝映,正在奮力打造共同富裕“諸暨樣板”。

B面:一城繁華闊步來
從群眾的“樂子”到發展的“路子”,從文體活動到經濟引擎,儘管諸暨“村BA”已結束,但它激蕩出的漣漪正散播出強大的力量。聚焦“體育+”,諸暨不斷推動農文旅體商融合,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安華鎮位於諸暨、義烏、浦江三縣(市)交界處,是浙江省現代商貿特色鎮、夜經濟小鎮。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安華鎮悅朗新天地廣場立馬切換成“夜間模式”,“平時能賣100多份,有‘村BA’比賽時,能賣200多份哩。”陳柳琴今年3月租下一個攤位,諸暨“村BA”期間,她的貴州小吃備受歡迎。
3月舉辦“安華廟會”,4至6月舉辦諸暨“村BA”籃球賽,7月組織啤酒音樂節,9月組織“越勾乘·越野跑”,10月舉辦金秋購物節,11月開展開糖節,12月舉辦牛陶湯擂&賽……農文旅體商融合發展,在安華鎮不斷被實踐。
數據顯示,2023年,安華鎮營業至凌晨2點之後的夜宵店超100家,其中外鎮、外市佔到60%,戶均收入達35萬元以上。
五泄鎮文體中心是諸暨“村BA”的賽場之一,由五泄社區邀請周邊5個村莊參與聯建,場館不僅為群眾提供了健身休閒場所,也開闢文旅體融合發展的“致富賽道”。據了解,憑藉浙江五泄國家森林公園的旅游資源和諸暨“村BA”帶來的流量,當地着力打造“跟着賽事去旅行”,吸引大家賽在五泄、吃在五泄、住在五泄,游在五泄。
截至2023年年底,五泄鎮文體中心已承辦省市各級各類賽事50余場,導入人流量13萬餘人次,累計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0余萬元,帶動周邊農家樂每戶增收4萬元。

“村BA”出圈不是目的,闖出發展新路、激發城市活力,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才是追求。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沈志江&&,“以賽助旅、以賽扶産”全産業鏈的構建將為諸暨帶來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也大力促進了諸暨“農文旅體商”融合發展,將促進諸暨全面發展迎來又一波新機遇。
諸暨“村BA”,既是禮讚充滿活力的生命,也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力量。如今,這份力量在諸山暨水強勁迸發,不斷勾勒着諸暨推進共同富裕的“AB面”。人民幸福美滿、城市蓬勃發展……一座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城、理想之城正闊步而來。(魯新/文 諸暨市委宣傳部、諸暨市開發委、諸暨市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