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12 20:14:54
來源:甬派

江南“小長安”慈城:古韻今風交相輝映

字體:

  三面環翠,一水前橫。位於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的慈城,山川形勝、風物秀美,是一座承載千年歷史的古縣城。

  唐開元年間,名相房玄齡的族孫房琯來到這裡,成為縣城的首任縣令。他將他未盡的“長安夢”翻刻至此,規劃出“一河一街雙棋盤格局”的江南“小長安”。

  今天的慈城,保留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街道、店舖、縣衙、寺廟、民居排布嚴整,黛瓦青磚。“井”字形街巷布局自唐延續,是當代人研究古縣城的活化石,有“江南第一古縣城”之美譽。

  6月12日下午,2024全國主流都市媒體總編寧波行採訪調研走進慈城,觀民俗表演,看書樓重生,品非遺美食,賞戲曲弦音。在古韻今風交相輝映中,一座千年古城盡放活力與風采。

  馮驥才的抱珠樓“倡議”

  寧波有“書藏古今”之説。其盛時,全市範圍內有包括天一閣、二老閣、五桂樓在內的知名書樓八十余座。其中慈城亦有多座,抱珠樓是其中之一。

  馮氏,為慈城大姓,走出過馮驥才、馮君木、馮定、馮貞群等名流。抱珠樓為馮驥才高祖的從弟馮本懷所創辦,鼎盛於清道光年間,曾藏書萬卷。

  馮本懷本人不僅收藏書籍,還參與書籍的整理、刊刻工作。抱珠樓歷史上曾刻印發行過兩部珍貴的地方文獻,《溪上詩輯》和《溪上遺聞集錄》。至今,寧波、杭州、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大連等公共圖書館及民間都藏有原刻本。

  令人惋惜的是,顯赫一時的書樓,歷經沉浮,部分珍藏遺失,建築失修。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馮本懷的曾孫馮慶瑞將已不多的殘存藏書、珍稀刻本悉數捐贈給了西泠印社。

  2005年前後,抱珠樓的“前世”被慈城地方文化研究愛好者錢文華考證出並找到實體建築遺存。自此,抱珠樓走上“復興”之路。

  “河蚌含珠”的四角亭、“八相之地”的吉祥八字廳,修復改造的過程中,古今融匯的設計理念貫穿始終。營造全新的抱珠樓圖書館時,建築師王灝團隊從浙東地區最有代表性的“雞籠頂”螺旋藻井中汲取靈感,設計出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格的穹頂結構,展現出開放包容的心態。

  人散書散,人聚書聚。2022年抱珠樓重新開放之日,馮驥才先生以視頻形式發起主題為“天下讀書愛書人,共建共享藏書樓”的倡議。馮驥才、李冬君、葉嘉瑩、白岩松……珍貴的題贈跨越山河,共聚書樓,延續書香文脈。

  今天,集公共藏書閱讀、文化藝術互動、學術研討、公益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抱珠樓,文翰薈萃,群芳競秀,既是年輕人感受民族文化自省與自信力量的空間,也是活化利用文化遺産的範本。

  中共江北區委常委、慈城鎮黨委書記余寧説:“私人藏書文化是我們慈城耕讀文化的典型體現,也是時代發展的獨家記憶。未來,我們將繼續最大限度地激活抱珠樓‘眾藏、共享’這一特殊屬性,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展覽展示、文化傳承、交流體驗和服務配套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拓展古城旅游要素,拉長慈城旅游路線。”

  “這裡將自然的風景與傳統的古建築以及現代的景觀做了一個結合,市民在裏面可以閱讀、可以休息、可以參與各項活動,我覺得非常好,也是今天印象特別深的一個點。”環球網全球化事業群副總監任智君在參觀後&&。

  大師故里,“麒”韻流芳

  文獻記載,慈城早在明代已是戲文之鄉,“午前開肆,午後閉肆,擊鼓吹簫,謳歌唱曲,凡戲玩無不為”。晚清至民國初年,慈城四季有戲,龍王戲、燈頭戲、禮拜戲、廟會戲、太平戲、花熟戲、蘭街戲、蓬頭戲、開光戲、還願戲……不一而足。

  就在這時,慈城走出了一位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京劇藝術大師——“麒派”創始人周信芳。

  周信芳生在一個藝人家庭,他的父親周慰堂是慈城望族的後代,酷愛聽戲,自己也登&。有一次,他認識了“春仙班”的&柱許桂仙,兩人走到一起。

  受家庭影響,周信芳從小學戲。第一次登&演出時他還是七歲的孩子,“七齡童”之名由此而來。過了幾年,他到上海演出,前&管事報“七齡童”,寫海報的老先生誤聽成“麒麟童”。戲班和周信芳欣然接受並改用了這個藝名,而後紅遍大江南北。

  周信芳和梅蘭芳年齡相倣,曾同在一個戲班學藝,合作過多個劇目,時人稱“北有梅蘭芳,南有周信芳”。

  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周信芳也是京劇的大膽改良者,對傳統劇目作去蕪存菁。他的舞&,無論唱念做打,還是在劇目、唱詞、服裝、扮相方面,都有很多與眾不同的設計,走在時代前沿,充滿現代精神。他會把好萊塢電影男主角的形體表演運用到京劇舞&上,從華爾茲、倫巴中琢磨舞步,改良京劇的&步,“舊中有新、新中有根”。

  為了讓周信芳戲曲藝術有根可尋,2022年初,周信芳戲劇藝術館在慈城落成。藝術館坐落於原張尚書房,一進門,古樸典雅的氛圍和一抹亮眼的紅引人注目。錯落有致的花草石木、富有韻味的青磚灰瓦,混搭上現代氣息的紅色廊橋,充滿張力又大膽時尚。

  在這裡,可以讀到周信芳的人生經歷、藝術成就、家鄉情緣、愛國情操,戴上耳機聆聽韻味醇厚的舊時唱片。節假日,庭院裏還有戲曲表演可供聆賞,管弦清音,水色瀰漫,迤邐之聲起江南。

  “我覺得寧波的歷史人文資源非常豐厚,在周信芳戲劇藝術館,我們看到了京劇的傳承和創新。如今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程度,老百姓解決了溫飽之後,更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在寧波,在江北慈城,有這麼一個歷史文化深厚的地方,非常值得我向朋友們推薦。”中國晚報協會會長劉海陵在參觀後有感而發。

  據了解,自開館以來,集內涵和顏值於一身的周信芳戲劇藝術館業已成為慈城文旅融合的打卡地、展示傳統文化的新窗口。“今年恰逢周信芳先生130周年誕辰,我們已在邀請全國各地的戲曲名家參與紀念活動,讓周信芳創立的麒派藝術在千年慈城煥發出新的生機。”周信芳戲劇藝術館負責人王錦文説。

  “真理”的力量

  “真理,並非如有些人所認為的,好像是玄虛的、神秘的,而是實在的、平凡的。”這句話出自一本舊書——《平凡的真理》。

  該書的作者名叫馮定,1902年出生在慈城一個工人家庭,1926年1月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加入中國共産黨。

  思想是時代的先聲。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起,馮定就致力於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成書於1948年、數十萬字的《平凡的真理》一書,便是“用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讓馬克思主義哲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本通俗哲學書,沒有艱深玄奧的術語,而是用貼近生活、淺顯易懂的話來講述真理的平凡性和實在性,使新哲學在潛移默化間成為武裝萬千大眾的精神武器,影響深遠。

  “逆境總是有的,人生就是進擊”,這是馮定常説的話。他認為,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改造逆境、解決矛盾的過程。直至1983年逝世,他都在用自己的生命開路領航。

  為了讓“真理”的光芒照亮更多人,近年來,慈城恢復了馮定故居,建成佔地5000余平方米的“真理園”。一份份珍貴的手稿著作、一張張老照片,講述了馮定不平凡的一生。

  在“紅色印記”展廳,四明大地上的共産黨人為共産主義事業義無反顧,用鮮血和生命追尋真理、踐行真理的故事,被生動展示。

  在這裡,觀眾可以回顧百年黨史,感悟真理偉力,賡續紅色血脈,在沉浸式體驗中有所思有所悟。中共江北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這是馮定同志勵志奮進向上的力量,為人們提供了精神動力。(記者 顧嘉懿 張海玉 攝影 潘苗 通訊員 王雪珍)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