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11 09:10:15
來源:浙江日報

浙江省多彩非遺活動“吸粉”青少年

字體:

  原標題:我省多彩非遺活動“吸粉”青少年 非遺原來這麼潮

  6月10日,在省非遺館,不少參觀者爭相體驗“越竹齋”竹紙製造技藝。搗漿、撈晾、烘乾、拓印……大家探索着古法造紙的奧秘。

  6月7日至14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浙江省主場城市(杭州)系列活動開啟了為期一週的非遺盛宴,包括展陳、展演、講座、市集等。形式多樣的非遺項目和體驗活動,吸引不少年輕群體參與。

  近年來,隨着“文博熱”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青少年群體關注非遺,親近非遺。年輕群體為非遺保護傳承帶來了更多新鮮血液。

  非遺表達更青春

  走進省非遺館負一樓的“生生不息大運河——浙江省級大運河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建設成果展”,漫步展廳長廊,水藍色調和水紋效果投影,讓人仿佛置身大運河畔。扎染、鏤雕彩繪扇、剪紙等非遺項目,書簽等文創産品,以及套印蓋章體驗,引來眾多年輕人爭相打卡。

  “展覽和活動都很豐富,很多展品和體驗活動特別符合我們年輕人的口味。”在展廳,兩位女生告訴記者。

  年輕化的表達是本次“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一個重要方向。茶食、姜糖、粽子……在省非遺館“江南食單尋知味——非遺美食體驗端午季”非遺集市,古老的美味配以新潮的包裝元素,引來一眾年輕人圍觀、品嘗。

  年輕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豐富着非遺的形象和意涵。乖巧“站崗”的小狗、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陶俑……在網絡“二創”盛行的今天,嚴肅高冷的文物在社交媒體上變了“畫風”,它們或呆萌可愛、或搞笑戲謔、或時空穿越……這些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古老”物件,而是更富情感訴求的載體。

  我省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41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96項。豐富多樣的非遺項目,為年輕群體帶來了更加多元的體驗和選擇。

  隨着“國潮”的興起,傳統非遺項目走向更多年輕人,其年輕態的表達,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據統計,省非遺館接待的參觀體驗者中,0至16歲的人群最多,佔比近三成。

  年輕人走近非遺

  “出了城,過了關,但只見山上的樵夫把柴擔……”

  在省非遺館,每天14時30分至15時30分,2024傳統戲劇展演杭州專場準時與大家見面。&上婺劇、滑稽小戲、杭劇現代小戲次第上演,台下座無虛席,其中有不少年輕面孔。

  來自武漢的90後小譚便是其中之一。最近休假,小譚來杭州游玩。“今天來非遺館看展,正好遇到越劇展演。”小譚告訴記者,傳統戲曲的沉浸式錶演是最吸引她的元素,“這兩年越來越感覺到我們自己的文化中有很多優秀成分,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據了解,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期間,省非遺館每天都會安排一場傳統戲劇展演,重點推出傳統曲牌詞牌復排精品節目,旨在讓戲劇回歸當代生活,讓更多年輕人喜愛傳統戲劇。

  在上虞,“青春之城·文藝賦美”越劇團隊向游客進行專場演出;在嵊泗,非遺進校園主題周舉行;在金華,第五屆“婺風遺韻·少年非遺説”大賽組織全市200名選手,現場講述民間文學、舉辦傳統戲劇類非遺故事講述比賽……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283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中,不少都是為青少年群體量身定制。

  “很多青少年在非遺館體驗一些非遺項目後,認識發生了改變,感受到了非遺不僅是古老的還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省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姜麗華説。

  非遺傳承後繼有人

  從認識到關注,從關注到參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到非遺的傳承保護利用中。

  作為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浙江省主場城市(杭州)系列活動之一,“江南食單尋知味——非遺美食體驗端午季”非遺集市上,蕭山蘿蔔幹、上泗土燒、五芳齋粽子等傳統美食及製作技藝展陳,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觀賞、品嘗。

  王泰和蘿蔔幹品牌主理人傅凱莉熱情地招呼往來觀眾品嘗醬菜。傅凱莉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加入家族企業後,她逐漸意識到有必要加強非遺小吃品牌建設。從2022年開始,傅凱莉和團隊成員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講好非遺發展歷程,設計更加符合年輕消費者審美的包裝……一套操作下來,小小一瓶醬菜,深得年輕人青睞。

  更多的年輕群體正加入守護“老手藝”的隊伍。如今,每當夜幕降臨,走在衢州古城水亭門歷史街區,就會聽到《牡丹亭》《對花槍》等傳統戲曲以及琵琶、二胡等傳統樂器演奏,參加演出的演員均來自衢州西安高腔傳習所。西安高腔傳習所傳承保護部主任陳聖麗告訴記者,傳習所目前有演職人員65人,超過一半為90後、00後。

  據了解,我省目前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6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441人,其中有不少80後、90後甚至00後。(記者 陳黎明)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