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地處溫州古城的核心區域,有“一眼千年”的歷史傳承、“一見傾心”的城市風情、“一幟獨樹”的文旅標識。隨着溫州市“強城行動”號角吹響,鹿城承擔了甌江新城、千年鬥城、西部時尚城“三城同創”的重任使命。走進鹿城區,看這座現代城市如何用“融合”“輕盈”和“活力”的身姿,刻畫“千年鬥城”的最新章回。
重現古城“北斗七星”
“千年鬥城”展文化新韻
東晉太寧元年,堪輿大師郭璞在甌江南岸擇地建立了溫州郡城,清代光緒八年城池坊巷圖勾畫出溫州古城區的格局,現在是鹿城主城區的所在地。
千年鬥城之所以充滿魅力,是因為它充滿着歷史的足跡,而一條條歷史文化街區就是這些印記最集中的地方。時至今日,鹿城古城肌理保存相對完整,仍有五馬墨池等四大歷史街區,並基本保留了東廟、南市、北埠、西居、中子城的格局。
五馬歷史文化街區。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錨定“一區三高地”發展坐標,鹿城區深入推進古城有機更新和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統籌做好“九山圈、五馬圈、墨池圈”改造提升,大力推動“千年鬥城”傳承復興,致力重現古城“北斗七星”格局風貌。
在江心嶼朔門古港遺址板塊,鹿城共謀劃江心嶼西園改造提升工程、甌江路道路及景觀改造提升工程、溫州朔門古港遺址公園工程等5個工程硬體項目,同步謀劃《溫州朔門古港遺址保護規劃》編制、朔門古港遺址研學活動、江心西園開園系列線上線下文化活動等8個文化軟體項目,並統籌做好現場保護、文化氛圍營造和朔門片區綜合環境整治等工作,令“海絲”千年古港煥新顏,展現溫州“千年商港”新形象。
打造複合型文旅融合標杆地
“千年鬥城”升騰“煙火氣”
或聆聽live或街角舉杯或漫步看展,在鹿城,年輕人city walk的潮流“風暴眼”出現在古城核心地段——五馬歷史文化街區。眼下,千年古城有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標籤,它出現在場景空間中、業態組合裏、傳播形式上,這些帶有活力與生命力的元素,為古城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以“復興千年東甌古城”為目標,鹿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在規劃上堅持“整體謀劃、分區推進”的原則,以五馬街為突破口,將古城建設成為集文、商、旅、居等為一體的複合型文旅融合標杆地。
在區域面貌上,秉承“保護為主、修舊如舊、微改精提”的原則,鹿城形成以“蟬街-五馬街-公園路”1.4公里為主軸、14條背街小巷為脈絡的“魚骨式”商貿步行街區;以墨池坊“一坊六院”為肌理的東甌特色庭院集群;以九山書會為依託的沉浸式南戲體驗公園,打造“最溫州”的城市地標。
市民打卡鹿城特色小酒館。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業態植入上,鹿城持續“以文興商、空間織補、科技賦能”,五馬-墨池歷史街區主打“百年商貿”“博物館+”業態,九山-慶年坊歷史街區主打“南戲故里”品牌,拓展文旅融合消費新場景,打響“千年鬥城”城市IP。
咖啡一條街成為首店首秀集聚區、“九山書會·大宋戲倉”主題市集常辦常新、三十六坊才藝秀路演不斷……從單純的餐飲、服飾一條街,再到如今多元立體的網紅潮流街區,歷史文化街區的“熱鬧”沒有停歇,但聚焦的人群卻越來越青春,越來越活躍。
據悉,今年鹿城歷史街區板塊還將開工吳百亨故居、墨池坊16號後院、墨池坊21號等3個特色庭院,支持民間投資的27家庭院改造,新增10家古城小客棧、20家小酒館、20家小劇場,計劃全年開展演藝演出500場以上。
掀起“古老與時尚”融合潮流
“千年鬥城”綻放新時代活力
一部東甌史,半部在塘河。今年“五一”,位於鹿城的東嶼電廠能源博物館和工業遺存展廳正式開放。塘河畔,“現代工業”與“九斗山城”古今同框,令九山鬥城文化、塘河文化、工業遺存文化在新老建築中交相輝映。
東嶼電廠項目是鹿城在塘河板塊打造的又一點睛之筆。鹿城計劃將其打造成為溫州市“最年輕的消費中心、最時尚的設計中心、最純粹的能源博物館”的文商旅綜合體。
此外,鹿城還謀劃實施塘河“一環三線”外環濱水綠道貫通工程、水系連通暨平原河網排澇能力提升工程、全域幸福塘河等系列基礎設施提升、文化業態植入工程。今年將繼續着力推動沿岸生態、文化一體化發展,打造濱水旅游休閒帶,並持續打響“詩畫塘河”文旅IP,展現溫州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蘊。
九山書會成為南戲文化新地標。溫州市鹿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圍繞“以文聚人”,做好“古老與時尚”結合文章,南戲文化園板塊則重點推進九山公園-松&山歷史文化提升改造工程,並謀劃戲游街區、九山劇院等南戲文化産業帶項目,與每季度舉辦“九山書會·大宋戲倉”戲曲主題市集一道,連軸唱響全城好戲,圈粉更多青年戲曲觀眾。
目前,鹿城正在全城開展“鬥城有意思”2024青年文化季活動,通過經典劇目展演、短視頻大賽、戲曲研學、高校推廣等活動,弘揚千年鬥城文化內涵,深化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背倚千年厚重文化,鬥城風華依舊,未來可期。(徐景萱 施晴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