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搬到片場,把專業教學融入影視産業中,通過專業老師+業內大咖聯合授課,學校與影視公司、電台電視台聯合製片等形式,寧波財經學院在服務影視産業發展中,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育人水平,增強學生就業與創業核心競爭力。
創立六年來,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與象山影視城、中國海影城和寧波影視文化公司等合作成立直播産業學院,聯辦雅戈爾直播電商創新中心,開設706影視文化學習工場等,為影視文化産業輸送優秀人才,師生團隊也在省市、國家級大賽中斬獲佳績。
産教融合
把專業建在産業上,教學融入實踐中
今年以來,鄧超、趙文卓、白敬亭等演員和劇組在寧波取景拍攝。目光再往前,古裝劇《瑯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長安十二時辰》在象山影視城拍攝,年代劇《大江大河》《風吹半夏》裏有寧波風貌。融合濱海都市和美麗鄉村等自然稟賦,加上象山影視城、中國海影城、706影視雙創中心和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在內的影視産業鏈條,寧波影視文化産業區已成為全國頭部影視基地。
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2018年創辦,誕生之初就把服務影視文化産業刻在骨子裏。學院圍繞全面提升影視傳媒類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推進實踐融合、産教融合、服務融合“三融合”建設,助力寧波文化強市建設,推動長三角影視文化産業一體化發展。
學院依託寧波影視文化産業區,持續開展專業采風、演藝實踐、數字後期等産教融合,打造應用型戲劇影視人才培養校外實踐&&。該&&通過校企共建師資共同體,建立校內外雙導師聯合培養機制,打造“校內基地+流動課堂+移動片場”業態融合的多層次實踐教學場景,成為浙江省大學生示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這樣的實踐教育&&,讓學生在校期間參與創作。比如攝影攝像藝術專業、傳播策劃專業學生,到象山影視城、中國海影城了解影視基地運作機制、參與影視劇拍攝等;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與象山傳媒中心創作“青年與海”廣播節目,校企合作共建電視實訓室、報網實訓室和電商直播間等,學生在真實環境下提升專業能力。
把專業建在産業上,把教學放在實踐中,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成了校、政、企多方資源共享的&&。學院牽頭成立影視文化産教聯盟,共建浙江省廣電局網絡劇審查中心,聯合開展寧波市短視頻創作大賽、劇本創作大賽等,協同産業共同提升區域影視創作水平、增強産業鏈條韌性、促進文化市場繁榮。
學科競賽
大咖引領産教協同,師生突出重圍斬佳績
五年來,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堅持立德樹人,秉承“創新、融合、服務”發展理念,緊貼産業發展創新産教協同育人,專業教師+産業導師聯合授課,專業課堂與片場、演播室無縫銜接,學科專業建設初顯成效,教師育人水平不斷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得以凸顯。
其中,以金重建教授、李紅教授為主的播音主持教學團隊,其教學成果顯著。
面對數字媒體衝擊,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傳播格局下,該團隊以影視為背景,財經為特色,回歸傳播本質,引入業界真實案例、真實項目和一線導師,構建電視、廣播、報網、電商直播等“多元場景”,實現教學模式融合創新。
去年,寧財院20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黃宇在浙江省“‘八八戰略’在身邊”宣講大賽暨第十四屆微型黨課大賽決賽上榮獲特等獎,他的動情講述引發在場聽眾共鳴,成為年齡最小的獲獎者。
近兩年,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中國“齊越節”朗誦比賽、全國大學生配音藝術大賽、中國國際動漫節聲優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字藝術大賽等各級各類賽事中有30多件作品在省級及以上賽事獲獎。李紅老師團隊獲浙江省第二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正高組“特等獎”。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産教融合,提升教學質量,努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為影視産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金重建説。
上個月,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公布了2024年度大學生影評推選和國際大學生原創影片推選的入圍名單,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2020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袁湯琪同學及其團隊的紀錄短片《明天不是第二天》成功入圍了國際原創影片推選的紀錄片單元。該影片從全球1600餘部作品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寧財學子在影視創作上的才華和敏銳洞察力。
這不是寧財學子第一次在電影節上嶄露頭角。四年前,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陶思源同學創作的劇本《十年之殤》入選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青年優秀劇本推選。只是課堂作業的劇本,在老師指導下入選電影節,陶思源用“運氣”概括,但象山影視學院影視編導系主任尹福佺知道,專業教育與專業創作相結合是學科專業建設的一大特色。
由象山影視學院動畫、廣告、攝影和影視製作等不同背景的教師組成的數字影像表現教學團隊,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載體,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以提升學生的數字影像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表達綜合實踐能力。該團隊近三年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55項,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全國3D大賽等國家級競賽中獲得11項;在浙江省多媒體大賽,浙江省攝影競賽等省級競賽中獲得44項。
“我們的專業和産業結合非常緊密,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行業變化,培養出一批能説、會寫、會攝、精剪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副院長傅曉穎介紹,學校從業內引進高建國導演等專業人才參與教學和創作,他們自帶行業資源和豐富經驗,帶領師生在“專業認知實習、競賽團隊實踐、真實項目實踐和畢業綜合實踐”課內外融合的“三維四階”實踐教學中成長成才。
服務地方
發揮專業特色優勢,助力影視産業發展
今年年初,寧波財經學院直播學院揭牌成立。這是由象山縣政府、雅戈爾集團與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聯合搭建“工學結合、産學融合、學創一體”的合作&&,校企聯合培養直播人才、孵化産教成果、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
在此之前,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聯合雅戈爾、快手直播、寧波前洋直播中心、京東象山基地等數媒企業共建産業學院直播學院,培養在校生100餘人,學生參與項目10余項,畢業生在雅戈爾、亮劍傳媒、奢星傳媒等企業實習就業。
作為寧波唯一一所戲劇影視類專業二級學院,象山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圍繞“扎根象山,服務寧波”的定位,發揮專業特色優勢,在影視文旅、鄉村振興、公共文化等方面服務地方。
學院聯合寧波市農業農村局、象山縣委宣傳部等部門,組建鄉村振興文化服務團,深入挖掘地方鄉村文化資源,開展送戲下鄉、紅色話劇創演、“紅美人”農産品直播等,一方面增強了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與能力,另一方面激發鄉村內生動力,實現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雙贏。
在服務影視文化産業上,學院參與中國海影城的影視拍攝、影視傳媒類主題研學課程的開發。《我就是演員》《一條新聞的誕生》《影視配音》由學院表演係、編導係和播音係聯合開發,師生擔任教師,已成為金牌研學項目。
如今,微短劇成為影視産業一大風口,寧波快速反應成立706影視雙創中心,打造影視製作、影視特效、器材場景、後期配音等一站式生産集成。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積極融入,聯合打造706影視文化學習工場,校企開展影視創作、師生參與短劇拍攝、依託影視資源打造“對話電影人”“大師講堂”等文化沙龍。
“當下微短劇質量參差不齊,國家已出手引導,‘微而精、短而美’會成為短劇行業發展的方向。學院參與共建網絡劇審查中心,師生參與精品短劇創作,本科院校高素質影視人才的輸出,將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傅曉穎説。
産業發展有作為,融入地方有擔當,寧財院象山學院責無旁貸、奮力篤行。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亞運會上,寧財院象山影視學院作為志願者駐地,除了本校327名師生參與志願服務,學院還承擔了駐地保障工作,圓滿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