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天與地面之間,低空經濟正在快速崛起。作為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低空經濟正成為全國各地聚焦的産業發展新賽道。作為浙江省首批開展無人機應用技術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面對低空經濟這片新藍海,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安防學院)提早布局,聚焦産教融合、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蓄勢起飛,成為助力浙江溫州低空經濟發展的一股強勢力量。
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提早布局 打造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
2023年溫州馬拉松舉辦前一天的夜空中,千台無人機同時起飛,如星河般點亮了溫州的夜空,在絢爛多彩的變化中,展示了“溫州馬拉松、世貿大廈”等豐富元素的十幅畫卷,奉獻了一場“空中藝術大餐”。這場表演的背後,有着安防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20多名師生志願者的助力。
“在許多年前,我們就認識到隨着無人機、載人飛行器的發展,低空經濟將會是一個嶄新産業。”安防學院校長胡偉國説,“認識到這點後,我們便搶抓機遇,率先開設了無人機專業,着力打造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
何為低空經濟?據了解,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託,以通用航空産業為主導,涉及低空飛行、航空旅游、支線客運、通航服務等眾多行業的經濟概念,是輻射帶動效應強、産業鏈較長的綜合經濟形態。
正如安防學院所預想,近年來,農業無人機幫助農戶“精準作業”,消防無人機在空中噴出高壓水柱等各類低空飛行公共管理和服務場景在溫州持續增加。
安防學院師生操盤溫州馬拉松“無人機秀”。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早就做好準備的安防學院,在低空産業中大展拳腳。聚焦無人機領域,該校開設了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培養集無人機零部件裝配、維護與維修、飛行操控、無人機設計與開發、無人機行業應用等知識與能力為一體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同時,學校打造了無人機校內實訓基地和無人機校外實訓中心,開設科比特産教融合班級,實現課程與崗位、學校與企業、專業與産業的無縫對接。
2020年,安防學院還發起成立溫州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在人才輸送、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開發方面與相關企業進行交流,目前協會會員近50家,覆蓋了生産、流通、應用管理等相關領域。
多向發力 點燃城市發展“新引擎”
據了解,溫州向來重視對“天空”的探索。2014年,溫州就將通用航空産業納入十大新興産業,並有序推進一系列通用航空基礎設施項目。今年,溫州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搶佔低空經濟、未來網絡、前沿新材料和未來醫療等新賽道”,進一步強調低空經濟重要性。
手捏無人機應用技術“王牌專業”,安防學院成為了助力溫州低空經濟發展的一股強勢力量。“高職院校的職責之一就是要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並貢獻相應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胡偉國説。
緊扣地方需求,2024年3月,安防學院牽頭推進溫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先後組織了溫州各縣市區調研會、相關委辦局調研會、重點企業調研會,並組織相關人員到深圳、成都、蘇州等地進行學習。
安防學院和廣州中科雲圖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為強化人才支撐,安防學院與廣州中科雲圖公司進行低空經濟産學研合作對接,並與該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下一步學校與該公司在低空經濟人才培養、院士導入、科研項目聯合申報、企業引進入駐溫州等方面的合作,為溫州低空經濟發展注入源動力。
為培養低空經濟人才,安防學院不斷與政府、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實現校企協同育人。目前,安防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畢業就業率達99%,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無人組調飛行測試、維修保養、無人機及教育培訓、項目工程師、行業應用等職業,為低空經濟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
成立研究院 助力低空經濟從“起飛”到“騰飛”
溫州擁有較好的發展低空經濟的資源稟賦——西南部空域遼闊乾淨,有利於開展通用航空;城區水網密布,為沿河道開闢低空航線提供便利;山區廣袤以及電商物流産業發達,為低空物流提供廣闊發展空間;海岸線總長1293公里,島嶼711個,適合開展智能無人航空器的航行試驗……
多重優勢疊加下,溫州低空經濟已逐步“起飛”,目前已有多家低空飛行器關鍵零部件製造、裝備製造及銷售、低空巡檢安防等企業,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優勢。但離“騰飛”還有一定距離。
“媒體進安防”活動中,記者正在體驗無人機操作。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5月18日,“甌江論數 數安中國”2024數據安全發展大會即將在溫州舉行。在大會舉辦的“數據要素×低空經濟”數享會上,溫州低空經濟研究院將揭牌成立,並落地安防學院。
溫州低空經濟研究院的成立或將為溫州低空經濟“騰飛”提供助燃劑。據悉,該研究院將匯集無人機、通用航空相關領域的優秀資源和人才,開展低空經濟的政策研究、産業規劃、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交流合作等工作,為溫州經濟産業培養專業人才、推動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低空經濟研究院,將進一步加強低空經濟政策理論研究及應用創新能力,加速低空經濟新業態融合發展。”胡偉國認為,該研究院的成立將提升溫州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將低空經濟打造為溫州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和就業增長。(劉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