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024定海狀元文化周活動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東海雲廊啟動。本屆文化周以“狀志定酬•元夢海山”為主題,舉辦尚學誓師、狀元巡街、以文會友等多項活動,用游中有學、寓教於游的方式感知傳統文化、繼承狀元精神、激發城市活力。
深挖狀元文化的獨特內涵
活動現場,古老城墻巍峨屹立,旌旗林立迎風招展,“記憶中的定海古城墻”情景再現。狀元閣、及第廊、拙修齋、聚賢亭、進士墻……游客們跟隨“狀元巡街”隊伍“同走狀元路”,定海非遺及互動展示在東海雲廊沿路呈現。
定海狀元文化周活動自2023年首次開展以來受到廣泛關注。今年狀元文化周通過“文教相融、文旅結合”等跨界融合,擴大活動受眾面,並圍繞“崇文尚學、積極進取的價值取向”、以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新時代“砥礪奮鬥、激情創業”的行業風尚兩方面內涵,進行周期性的主題呈現。
此次活動,定海通過“游中有學,學有所得”的方式,積極塑造一個具有期盼感、獲得感的活動 IP。讓市民游客“寓教於游”地參與其中,同時提供可互動、可體驗的特色文旅主題內容,以文化凝聚人心,打造定海文脈亮點。
濃厚崇文重學的文化氛圍
千年來的海洋文脈刻在定海人的骨子裏,崇文重學的理念深深影響着這裡的學子。以文化為魂、山水為依,定海在文脈的賡續上持續發力,打造了東海雲廊“擂鼓山”狀元路,呼應着定海古城“文房四寶園”,塑造出一組歷史文化與靈動自然親密結合的現實場景,激勵後人,營造行行出狀元的氛圍。
“狀元路”全長約5.7公里,以“崇文重學”為主線,建有狀元閣、及第廊等建築,打造了書山、勤徑等景觀,佈置有舟山院士、學富五車、進士墻等小品,配套觀景&&、主題鋪裝等設施,全面展現定海的人文歷史、名人文化,講述了定海崇文重學的傳統。
根據擂鼓山狀元路主題文化,定海還研發了多條研學線路,自狀元閣開放以來已接待研學團隊超百批,擂鼓山段共計接待市民游客近25萬人次。隨着狀元文化深入人心,狀元系列文創也應運而生,包括狀元糕、文具系列、狀元閣模型等40餘款産品,累積銷售近萬件。
穩抓以文潤城的發展策略
近年來,定海深入挖掘定海山“十五古”系列文化精髓,形成了以海防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為代表的文化基因譜係。狀元文化也是定海文化譜係中不容忽視的存在,它源於“狀元橋”。這裡走出了狀元張信,走出了59名進士,也走出了6名兩院院士。曾經的學府“定海公學”,吸引了鎮海、上海、長沙等各地學子前來求學。狀元橋寄託着科舉時代千百萬士子對金榜題名的期許,至今仍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學子求知探索、力行篤學。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新的時代背景下,狀元文化已深入各行各業之中。定海正全面建強“三支隊伍”,聚焦華康、聚泰等重大項目,探索構建引才工作“書記領辦”機制,“一對一”精準引育高水平創新型人才;深化落實“青藍接力工程”,提能新生代企業家“雙傳承”計劃,創新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MBA研修計劃,全面提升企業家隊伍能力素質;多部門聯動繪製本土人才培養“三清單”,建立“一人一檔一策”規劃培養路線,全力培育高素養勞動者隊伍。定海將推動人才布局向産業發展耦合,以人才引領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驅動産業變革。
以本屆狀元文化周為契機,定海還將繼續深入梳理定海文化脈絡,繼續挖掘闡釋狀元文化,講好東海雲廊、東海&&文廊人文故事,展現定海古今融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城市內涵,以狀元文化為核心,在打造特色中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進一步寫好“以文潤城”這篇文章。(陳秘秘/文 舟山市定海區委宣傳部、舟山市定海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