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茶白片區上蔡單元A-22b地塊的地下空間用地完成出讓,標誌着“EUP豎井智慧車庫”項目在溫州啟動。據悉,該項目採用“公共綠地+地下停車場”的利用模式,在不減少公共綠地的基礎上,向地下拓展空間,規劃建設停車位400個。項目建成投用後,將有效緩解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白象院區周邊停車難問題。
探索區域停車治理新路徑
解決空地少、停車難突出問題
據了解,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白象院區醫療服務輻射浙南閩北贛東近3000萬人口,門診量呈連年上漲之勢。據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該院門診量達575.7萬人次,日均超1.5萬人次,“停車難”問題成為影響市民看病就醫的一個突出民生問題。
針對停車難問題,近年來,溫州市甌海區依託溫州市高教新區,不斷探索區域停車治理新路徑,開展系列交通方案研究,通過擴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交通組織等多種方式緩解車位緊缺難題,在該院原有的1100個停車位基礎上,先後建設了基因藥谷啟動區等8個停車場,提供了2320個停車位,其中臨時停車位1820個,供市民及醫務人員使用。
“但現有停車位數量無法緩解就醫停車難問題。醫院所在的甌海生命健康小鎮還在建設開發,中國基因藥谷持續磁吸大量科創企業落地,近期及中遠期,醫院周邊停車難問題將進一步加劇。”溫州市高教新區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針對該片區存在空地少、停車難的問題,如何在不佔用現有用地的基礎上,擴容停車場?他們把探索的目光瞄向了地下。
取得浙江省首例深層地下空間使用權
以“小單元”改善“大民生”
深層地下空間如何充分開發利用?溫州市高教新區建設中心於2023年8月前往上海市靜安區“取經”,總結當地在建的“EUP豎井智慧車庫”項目經驗,並結合溫州市相關政策,對接資規局等部門,拿到了地下空間利用規劃條件論證。
“在保留地面公園綠地用地性質的基礎上,以‘地下空間分層協議出讓,地面綠地借地使用,項目公司自主投資建設運營’的創新模式,取得浙江省深層地下空間使用權,也為後續全面推進地下空間利用提供了案例借鑒。”溫州市資規局相關負責人説。
“這一項目是浙江利用深層地下空間的社會停車場,同時也是溫州市停車治理示範先行項目。”項目建設方中鐵十五局集團上海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該項目將利用A-22b地塊公共綠地地下空間,採用裝配式豎井垂直掘進技術,打造地下停車庫,實現有限空間的最大化利用,以“小單元”改善“大民生”。
掘地68米挖400個停車位
“豎井車庫”可實現十倍增容
據介紹,溫州“EUP豎井智慧車庫”項目將掘地68米,打造兩座直徑23米的地下25層停車庫,佔地僅1000多平方米,能提供400個車位,是傳統停車場容量的10倍。同時,它採用托盤式搬運和AGV自動存取車智慧化技術,可通過APP實現自助預約存取,單車平均存取時間僅90秒,可滿足潮汐存取車要求。
中鐵十五局量身定制的“夢想號”超大直徑豎井掘進機,可在不涉及大面積開挖的情況下,利用地下深層空間,打造環境美、噪音小、地面建築小、地下容量大,集設備、操作、監控、維保、管理智能化於一體的現代化智慧車庫,盡最大可能節約土地資源,適用於高度成熟的建成區。
據了解,溫州“EUP豎井智慧車庫”項目將於下月開工,2025年可建成投用。“城市停車設施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高教新區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溫州將繼續探索地下空間利用新模式,推進地上地下空間立體綜合開發,形成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地下停車設施建設新模式,進一步緩解土地資源稀缺與市民停車需求增長之間的矛盾,助力溫州實施‘強城行動’。(周筱隆/文 溫州市高教新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