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在浙江溫州瑞安市林川鎮嶺雅村海拔700多米高的山上,放眼望去,茶園綠意蔥蘢,新芽吐綠迎春俏立。500多畝高山茶進入採摘期,金貴的高山茶也成了嶺雅村的富民産業。

走進嶺雅綠茶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茶園,採摘工人們背着竹籃,在茶壟間來回穿梭,忙着採摘新葉。“現在每天雇了近60人在茶園裏採摘,一天也就採80來公斤茶青,製作16公斤幹茶。”嶺雅綠茶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志平説。
採摘下來的新鮮茶青第一時間被送到山腰的制茶車間進行加工處理。車間12&制茶機器在不停地運轉,制茶師傅對新鮮的茶青進行殺青、定形、乾燥、炒制、包裝等工序。

據了解,林川鎮嶺雅村村民自古就有種茶、制茶、賣茶的傳統,吳志平的祖輩也是茶農。原先因為種茶、制茶、賣茶一直處於“低、小、散”的狀態,收入也不高,村民紛紛選擇了轉行,很多茶園也荒廢了。2000年,時任村支書的吳志平看到村中茶園荒廢,村民收入較低,就自己墊付資金,聯合十幾個村民“流轉”了村裏500多畝山園種植“烏牛早”茶葉。
“我們堅持讓茶樹自然生長,人工鋤草,手工採摘、手工制茶,最大限度保持茶葉‘與生俱來’的品質。”吳志平説,平時,茶園聘用村裏的閒置勞動力組成管理團隊,採茶期間,聘請制茶師和採摘工人組成採茶制茶團隊,負責茶葉採摘和製作,各個環節都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保障茶葉的品質和口感。

眼下,隨着頭茬春茶採摘的開始,茶葉的訂單已經陸續“飛”來,大多是老客戶的私人定制。“我們加工的綠茶不需放在茶葉專營店或經銷店裏銷售,光銷售給朋友圈裏的溫州市區的企業,都不夠賣。”吳志平説,“少的買兩三公斤,多的買一二十公斤,售價最高每公斤可賣1600元。”
在溫州市甌海區瞿溪經營皮革生意的林先生是吳志平多年的朋友,每年春茶採摘時,他都會訂購一些茶葉,今年他向吳志平訂購了30公斤的綠茶。“我自己喜歡喝茶,每年都會過來訂購一批茶葉,除了自己喝之外,還用來招待客戶和朋友。”林先生説。

茶園建立以來,已有40多位村中老人來這裡工作。“我年紀大了,沒辦法外出工作,在茶園勞動,不僅能舒展筋骨,而且還有收入,能維持生活,很滿意。”已經在茶園裏工作近20年的吳大姐説。
監製:翁璟
策劃:馬江
統籌:胡炎楨
文字:周筱隆 林長凱 陳希林
攝影:孫凜
核校: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