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06 19:00:56
來源:新華網

“好人榜”刻出的文明高度——浙江以“浙江好人”“最美浙江人”傳承雷鋒精神

字體:

  新華網杭州3月6日電(記者 馮源 唐弢)跳江救人的外賣小哥彭清林、徒手接住墜樓女童的銀行職員沈東……在全國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前夕,浙江啟動了“學雷鋒志願服務月”,一輛輛獻花車從開幕現場駛出,將一束束鮮花送到了一位位“浙江好人”的手上。

  越過那一雙雙接過鮮花的手,視線來到杭州市錢江新城青少年發展中心東北角,人們會看到這樣一座雕像:扎着小沖天辮的幼兒被一雙柔美纖細的手向上托舉,細心呵護,一隻小鳥停在了雕像的手指上,似乎在凝視孩子是否安康。這座雕像名叫“媽媽的手”。

  故事源自13年前。2011年的夏天,杭州市濱江區一個住宅小區裏,一名兩歲女童“妞妞”突然從10樓墜落。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恰巧從樓下經過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了過去,用張開的手臂接住了孩子,孩子的性命保住了,但巨大的衝擊力卻將這位“最美媽媽”的手臂撞成粉碎性骨折。

  2011年9月12日和2021年7月1日,“最美媽媽”吳菊萍和被救女童時隔十年兩度合影。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也就是從這“驚世一托”開始,“媽媽的手”在接力,“浙江好人”“最美浙江人”在之江大地不斷涌現,良善的力量突破群體、地域和行業,在浙江大地催生出一片美麗的風景,成為傳承雷鋒精神的時代擔當。

  2022年夏天,在桐鄉市大麻鎮,一名兩歲女童從六樓的窗&上墜下。在一片驚呼聲中,“90後”銀行職員沈東和陸曉婷飛奔上前,張開雙臂,穩穩地接住了孩子。他們説:“當時腦子裏沒有別的念頭,不管有沒有危險,不管能不能接到,本能反應就是要去接!”2023年6月,外賣小哥彭清林從距離水面12米高的錢江三橋上一躍而下,將落水女子從死亡邊緣拉回。

  在龍年春節前夕,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人物推選活動在杭州頒獎。“最美媽媽”吳菊萍寄語跳江救人的彭清林: “有人問你,那一刻你是怎麼想的?你的回答和我一樣,沒來得及想。看看我們身邊,‘最美司機’吳斌、擋刀女孩’崔譯文、‘支邊校長’陳立群、‘點燈師傅’錢海軍……這些‘最美’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浙江的所有人。”

  從“最美個體”到“最美群體”,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來自良善的接續傳承,讓道德之長、思想之光、精神之美生生不息,更引導激勵着社會釋放“最美效應”。

  近年來,浙江注重以先進典型引領道德風尚,用榜樣力量溫暖啟迪人心,深入挖掘群眾身邊的典型,廣泛宣傳源於平凡的感動,形成了“最美家庭”“最美警察”“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志願者”等來自各行各業的“最美現象”。

  2021年7月22日,浙江湖州一家參與愛心活動的面館為孝老愛親的教師姚琴送上生日愛心面。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從2014年起,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單位每月聯合開展“發現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薦評選活動,到2023年底,共有3178人上榜。在2023年,浙江評選樹立了徐利民等一批重大典型、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常態化開展“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年度人物等評選工作,已有29個個人和集體分別獲評全國“最美擁軍人物”“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最美稱號,數量居全國前列。

  連點成線,接線成面,群眾在哪,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麗水市的“好人一條街”使各類“最美人物”走上街頭,用“最美”點亮城市;金華創新推出“好家風信用貸”,將無形的信義轉化為有形的價值資産。

  近年來,浙江還實施全域文明創建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覆蓋,同時,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最美浙江人”品牌提升行動,建立完善關愛禮遇機制;實施全民人文素養提升行動,建立常態化人文素養評估體系。

  一花帶動百花香。一個好人,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一群好人,就有一種向上、向善、向美的效應,正是這種效應標注了一方地域的文明高度,也形成了浙江追求共同富裕路上的精神基礎。(完)

【責任編輯: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