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江環境能源工程項目。
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垃圾集置房。
亞運清運保障“專人專車”。
“迎亞運”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蕭山區垃圾分類主題公園。
以垃圾分類“關鍵小事”成就綠色環保“民生大事”。今年以來,杭州全面實施提質增效“垃圾革命”,鞏固深化“六全”杭州模式,亮點不少。
打造精品,示範引領。全年完成174個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超額圓滿完成省政府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
因地制宜,一館(村)一策,智慧管理,定人定車。助力亞運,杭州創新打造了大型賽事垃圾分類新模式,打造清潔亮麗城市環境。
人人參與,分類有我。杭州完善基層志願者體系,目前已組建了總數505名的“達人宣講團”,大力倡導全員爭當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的“時尚達人”。
不僅是城市,農村垃圾分類工作也更上新&階。已創建280個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和10個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鄉鎮。因為垃圾分類做得好,鄉村環境更美了,百姓生活更幸福。
示範引領 全年創建174個高標準示範小區
濱江區浦沿街道的錢塘山水灣小區內,有一個精心設置的封閉式大型垃圾房,各類垃圾桶分門別類擺放得整齊,還設有垃圾桶沖洗區和消毒設備。小區居民都能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社區、業委會、物業人員還組織垃圾分類督查小組,定期檢查。
西湖景區的九里松花苑,垃圾分類工作也做得不錯。靈隱社區以黨員為骨幹,社區居民、志願者共同參與,打造了一個分類垃圾減量體驗項目——“環保小屋”,在專業隊伍的指導下,通過為轄區居民現場講解環保知識和培訓、跟蹤隨訪以及個人談受益感想等形式,使垃圾減量和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這兩個小區都完成了省級高標準示範小區創建,多措並舉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營造了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建成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150個”,被列入省政府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通過入戶宣傳、設施提升、加強督導、提升質量等措施,截至目前,杭州城管部門已完成174個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完成率116%。同時,今年杭州還創建了省級示範小區800個,以街道、鄉鎮為單位的省級示範片區24個和省級示範村280個。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杭州全年檢查了生活小區3435個、農村684個、單位(企業)3082個,累計7201個,日常管理整體情況總體趨於平穩。同時將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覆核情況納入日常檢查考核,防止問題反彈,並做好常態化管理。結合示範小區“回頭看”,督促已創建的示範小區持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明年,我們將持續加大示範創建及‘回頭看’鞏固力度。對相關示範小區開展覆核評估,實行退出機制。計劃新創800個省級示範小區。”
助力亞運 打造大型賽事垃圾分類新模式
今年,助力杭州“舉辦一屆史上最成功的亞運會”,垃圾分類起到了重要作用。亞運賽事期間,杭州各比賽場館、訓練館、接待酒店實現了生活垃圾分類及清運精細化管理,打造了杭州大型賽事垃圾分類新模式。
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承辦了亞(殘)運開閉幕式和田徑項目比賽。在城管部門的指導下,體育場合理布設垃圾設施,配足收運力量和車輛,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多輪專業知識培訓。如考慮到開閉幕式人流大、集散時間短、垃圾産生集中等特點,相關部門在場內外分別設置了垃圾房、臨時集置點、投放點,配備分類桶1300余只、清廢人員400餘人,確保人走場清。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做好亞運保障工作,他們在前期踏勘45個亞運場館、22個訓練館的基礎上,根據“綠色、全民”亞運的相關要求,組織各區制定場館垃圾分類“一點一方案”,並對場館駐地的分類設施和清運路線開展全面檢查排摸,擬定整體亞運保障工作方案,配足清運保障力量。同時,做好各場館內投放點、集置點、垃圾房等分類設施設置的一對一服務指導。據悉,在亞運全周期內,所有涉亞點位的生活垃圾都得到快速有效的收運,共清運廚余垃圾2738.92噸,其他垃圾1314.75噸。
黃龍體育中心也是亞運會的重要比賽場館,從開幕前一週起,場館的生活垃圾清運就已進入亞運工作模式。主場館外,1輛其他垃圾清運收集車和1輛易腐垃圾清運收集車隨時“待命”。比賽期間,督導員和清運收集車工作人員進行點對點連線,實現生活垃圾“即滿即運”,確保生活垃圾不落地、不滿溢、不堆積。
比賽期間,杭州在亞運核心區域內開通亞運清運保障專線47條,由專業清運單位落實“專人專車、按線行駛、按規作業”,各場館及訓練館實行“定人、定車、定線路”,每日對每個場館垃圾量進行統計分析,確保賽時生活垃圾“即滿即運”“日産日清”。另外,杭州還專門增設10條餐盒收運線路,送至餐盒回收利用企業進行資源化處置利用,確保應收盡收、應用盡用。
星級達人 打造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樣板
在臨安區龍崗鎮,有一支7人的垃圾分類宣傳隊,成員均為女同胞。她們多才多藝,結合垃圾分類主題編寫了快板書和順口溜,並設計了垃圾分類小游戲,用輕鬆愉悅的方式,在歡聲笑語中將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傳入千家萬戶。
近年來,臨安區充分認識到志願服務工作在垃圾治理中的重要性,積極培育“天目綠管家”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品牌。由區分類辦主導,各部門、鎮街全面參與的“天目綠管家”志願隊總隊,下設18支鎮街分隊及405個網格志願服務小隊,志願者逾萬人,構建起覆蓋全區域的志願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激發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活力與動力。
不僅僅是臨安區,全市有很多熱心市民投入到生活垃圾分類的志願者工作中,他們中有退休幹部、黨員、退役軍人、社工和熱心公益事業的市民。他們用一張張“婆婆嘴”、一個個“橡皮肚”、一雙雙“黃牛腿”,每天奔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生活小區、鄉間地頭,帶領身邊的人當“守桶人”和宣傳員等,指導市民群眾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養成文明分類的良好習慣,大力倡導全員爭當垃圾分類低碳生活的“時尚達人”。今年,全市累計開展“迎亞運”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8655場次。
“今年,我們在基層專管員、志願者及熱心市民中,新評選出星級達人88名,總數已達505名。組建達人宣講團,打造垃圾分類‘杭州模式’話語體系。”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杭州創新完善垃圾分類星級達人評選體系,制定1星至5星級評選標準,按照逐級提升的原則,每年分兩批次,對全市從事垃圾分類工作或志願活動的先進團體和優秀個人進行集中評選和聘任。11月底,馮志高、俞鵬程、方瀟溟、胡芳芳、項桂香被評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首批五星級達人。同時,在首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系列活動期間,杭州積極承辦以“垃圾分類新時尚,全民參與齊點亮”為主題的全民活動,發動全國各省市進行全民線上互動打卡,平均點亮度74.3%,總參與人數達5996.72萬人。“明年,全市還將推動志願服務持續發展,深化‘八進’活動,力推從‘達人’到‘人人’的轉變,加大垃圾分類精品點位、典型案例、代表人物的挖掘和選樹,強化示範引領。”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説。
鄉村治理 “千萬工程”繪就美好新圖景
2023年6月25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用6分半的時長聚焦浙江“千萬工程”,楊村橋鎮緒塘村在其中有“短暫一瞥”,展示出了建德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新風采。村裏以草莓小鎮的整體規劃理念進行設計,打造出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標準的花園式垃圾分類集中處置點,以花園式綠化完美融合周邊環境,真正實現了“乾淨鄉村、美麗鄉村”。
在富陽區,也已建成29個各有特色的區級生活垃圾分類精品示範村,100%實現全域撤桶入戶,環境治理美,百姓生活富而美。比如,淥渚鎮將街頭亭房打造為垃圾分類宣傳小屋,建設垃圾分類籃球公園;胥口鎮結合文明實踐站建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創意製作活動點;永昌鎮引入垃圾分類智慧收集理念,推出的“垃圾分類三色碼2.0”,可通過掃描張貼在家門前的二維碼,回溯10天內該農戶垃圾分類詳細情況。
而在桐廬縣,舊衣物、牛奶盒、玻璃瓶、塑料袋……這些日常可見的垃圾,都能變廢為“寶”。走在桐廬街頭,生活小區裏可見多個“生活埠頭”,不大的“小房子”放置四個種類的垃圾桶,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都有自己的“家”。每到固定時間點,實施分類清運。“我縣優先將主城區400個垃圾分類‘生活埠頭’納入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採取每日清運、定時回收的運營模式,日回收總量已達到2000公斤—5000公斤。”桐廬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説。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杭州市緊緊圍繞生活垃圾分類“源頭分類精準化、投放清運規範化、回收利用資源化、站點運維標準化、環衛保潔精細化”的目標,細化工作舉措,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打贏生活垃圾治理攻堅戰作出積極努力。截至目前,全市開展垃圾分類建制村達188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村覆蓋率達100%。創建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280個、創建省級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鄉鎮10個;建設高標準農村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6座;技改提升農村資源化站點12座;建設完成農村資源化分揀中心10座;建設提升農村垃圾分類集置站點50座;建設提升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網點220個。(記者 任彥 通訊員 陳金輝 邵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