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絲診脈、病梨樹賦、回春有術、除障掃瘟……12月6日,由浙江中醫藥大學自編自演的原創大型主題話劇《大醫精誠·尋找孫思邈》和原創中醫經典歌曲《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進行了首次公開演出,展現新一代中醫藥學子對“大醫精誠”精神的探尋、傳承和弘揚。
《大醫精誠·尋找孫思邈》以孫思邈行醫事跡為原型,採用雙主線敘述,從孫思邈和青年學子的雙重時空視角進入,探討生命、理想、信念的醫者命題,追尋千年中醫藥史中屬於“大醫精誠”的那一束光,不斷激勵新時代中醫藥學子踔厲奮發、守正創新,努力爭做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堅守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為創作好這一中醫藥特色校園文化作品,浙江中醫藥大學由團委牽頭,成立了創作團隊,並從本校年輕師生中挑選演員。主創團隊自2021年底着手開展劇本創作,多次組織專家研討會,徵求中醫藥和醫史文獻專家意見建議,並組織演職人員集中訓練,從舞&藝術呈現、先賢形象刻畫、典籍韻味還原,歷經長達兩年多的時間。
為了演繹好角色,演員們也是拼盡了全力。“我查閱了孫思邈的有關事跡,觀看了有關孫思邈的影片,去學校中醫藥博物館學習中醫藥相關知識,希望通過此次演出,讓觀眾看到一個有作為、有大愛的孫思邈。”劇中孫思邈扮演者、浙江中醫藥大學輔導員羅一然説。
而中醫藥主題歌曲《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則以《黃帝內經·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原文節選部分為歌詞,採用旋律輕快靈活、曲調易於傳唱的流行音樂譜曲形式,實現了傳統與現代,古樸與流行的交相輝映,讓觀眾在旋律中感受精妙深微的中醫醫理,品味藥草芬芳的中醫藥之美。
“很榮幸作為領唱之一來演唱自己學校原創的曲目,每次演唱我都會感到很自豪,將中醫古籍用歌曲的形式演繹,也讓中醫藥文化在傳唱中傳承。”浙江中醫藥大學2022級醫學信息工程專業學生楊可説。
演出非常成功,現場的師生&&被感動和震撼到了。“通過觀看演出,我感受到‘醫者仁心’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我要把中醫理論知識學紮實,一步一個腳印,堅持到底。”浙江中醫藥大學2021級中醫學專業丁張悅説。
近年來,浙江中醫藥大學重視中醫藥文化傳承傳播,積極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載體,促進了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學校成立了浙江中醫藥文化研究院,建成了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建立了百草園、中醫藥文化碑廊等系列中醫藥文化景觀,組織開展了杏林文化節、中醫藥文化大講堂、中草藥嘉年華等特色活動。同時,學校積極推動中醫藥走出去,杭州亞運會期間在主媒體中心建立了中醫藥文化體驗館,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和好評,在傳播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黃文秀説。(史曉琼/文 浙江中醫藥大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