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1/19 08:30:30
來源:新華網

紹興之約:品一品溫潤醇厚的紹興酒

字體:

  在撤地建市40周年之際,浙江省紹興市委、市政府於近日召開2023發展大會,海內外的紹興賢達懷着“家書”齊聚故鄉。現場,紹興市委書記溫暖廣邀海內外紹興賢達常回家走走,看一看碧波蕩漾的鑒湖水、品一品溫潤醇厚的紹興酒、聽一聽沁人心脾的家鄉戲……

  發源於紹興的中國黃酒,是世界三大發酵酒之一,承載了千年以上的釀造傳統,紹興黃酒的釀製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由古至今,紹興也不斷書寫着璀璨不斷的黃酒文化。

  一壇黃酒 書寫紹興

  寧紹平原,沃野千里,水網密布,氣候宜人,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浩淼的鑒湖水,清澈而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酒之血”“酒之魂”。

  據考古發現,越地先民9000年前就留下酒的遺存。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佐證越人已大量用稻穀釀酒,併發掘陶禾(皿)、陶杯等酒具。越國時期的釀酒業得到大發展,大量出土的罐、壇、壺、瓿等陶器與原始青瓷,表明那時釀酒、貯酒、盛酒、飲酒等酒類器皿已經一應俱全。1915年,紹興酒遠渡重洋,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奪得金牌,這是紹興酒走向全球的輝煌一筆。

  紹興是酒鄉、名士之鄉,黃酒與人相互鏈結、相互影響、相互塑造。“越王苦會稽之恥,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越王句踐以酒為貢品,以酒為賞賜,以酒為士氣,一句話,酒能興邦強國。“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暢敘幽情。”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一群文人墨客雅聚紹興蘭亭,曲水流觴,詩書唱和,酒酣之時,乘興醉書而就《蘭亭集序》,成為千古佳話。“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一碗黃酒,在紹興的雪夜留下“徽之雪夜訪戴”的美好情誼。

  一壇黃酒 人間煙火

  紹興人是與酒一同長大的。春夏秋冬,黃酒與一日三餐一起轉化出好滋味。吃螃蟹需溫壺黃酒,如果當日菜色豐盛,黃酒搭配雞鴨魚肉玉盤珍饈,不會損失菜肴鮮美。即使一碟子鹹蠶豆與一把辣花生做下酒菜,一碗黃酒也能喝出別種風味。放一甕窖藏老酒在家裏,哪怕冬季寒夜有客來訪,熱上兩碗酒待客亦不會失禮。

  俗語説“秋補冬藏”,此時養生正當時。《本草綱目》裏寫,黃酒“行藥勢,殺百邪毒氣,通血脈、厚腸胃……養脾氣。”黃酒性溫,可入心肝肺胃經,這使得黃酒在養生方面有着獨特效果。

  自古以來,黃酒被當作養生酒飲用,婦孺皆宜,這與其原料及釀造有關。紹興的酒,用的是秋天的早稻,鑒湖水是紹興黃酒的“獨特秘方”。每一壇黃酒,都貯存着釀酒老師傅對完美工藝的追求,釀酒師傅在立冬時釀下,每一步每一處皆恰到好處順應着天時地利,來年即可品嘗。

  舒筋活血、驅寒暖胃的黃酒,喝起來頗講究方式。紹興人魯迅有言,紹興老法喝酒須得“咪咪嘬嘬”,講究的是細品慢飲。

  一壇黃酒 十足底氣

  鑒湖畔的東浦古鎮(黃酒小鎮)是紹興黃酒的發祥地。來到黃酒小鎮,一口老酒,幾粒茴香豆,坐著烏篷船⼀路觀賞小鎮風情,若遇上小鎮的水鄉婚禮,還能湊個熱鬧。老街酒旗招展,燈籠似火,滋潤了無數來客的水鄉情結。今年,首屆黃酒小鎮藝術季在最美的金秋舉辦。

  紹興黃酒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老牌黃酒也在推陳出新,古越龍山推出“只此青綠 只此青玉”聯名款産品,推進傳統優秀文化深入生活,開創國貨經典新浪潮;會稽山結合紹興蘭亭書法文化,推出“蘭亭”高端文化黃酒,以藝術滋潤老酒,用文化激活眼球;塔牌代表産品“塔牌本酒”遵循“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自然之道,滴滴精釀。

  品牌創新之外,黃酒周邊不斷衍生——從專賣店、品鑒館,再到慢酒館、小酒館,新場景、新消費、紹興黃酒正在營造着新消費場景。從黃酒棒冰、黃酒奶茶、黃酒面膜,到黃酒小鎮、黃酒博覽會,紹興通過傳統、新潮兩種文化的碰撞,從內容和形式上帶來差異化的黃酒産品體驗。(邵雯/文 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供圖)

【責任編輯:郭妍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