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800千伏紹興換流站內,700余名檢修人員、30余輛特種作業車分佈在多個區域,全面開展該站年度檢修作業。“西電東送”大動脈——寧夏靈州至浙江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後稱“靈紹特高壓”)也正式開啟了投運後的第7次年度檢修工作。
靈紹特高壓投運7年來,持續將西部地區的風光資源以直流輸電形式“打捆”送到浙江。在杭州亞運會期間,該工程輸送來自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嘉峪關、黃土高原等地的“綠電”跨越數千公里點亮亞運場館,成為杭州亞運“零碳辦賽”的重要電源點。
此次年度綜合檢修,國網浙江電力利用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比賽間隙,按照精益化管理要求,將檢修周期合理壓縮至7天,組織29家參檢單位、700余名參檢人員對換流站進行全面體檢,開展43項例行檢修、13項隱患治理等共計183項檢修內容。
國網浙江超高壓公司運檢人員檢查現場安措執行情況。 張馨尹攝
“紹興換流站年檢工作相較往年推遲了近一個月,距離上次年檢已達19個月。期間,經歷了2次迎峰度夏、1次迎峰度冬滿功率運行的考驗。”據國網浙江超高壓公司直流運檢中心相關負責人焦晨驊介紹,在相同的停電時間裏,此次年檢工作面較往年增加21項,同比增長50%,停送電操作任務增加117項,同比增長60%。
為應對檢修時間壓縮和任務量增加的“雙重挑戰”,負責實施主要檢修任務的浙江送變電公司提前明確換流站及線路檢修項目組織機構、管理團隊和專業分工,按照工作內容及施工力量做好工器具及材料準備,有重點、分層次、科學合理安排站內檢修和線路檢修工作。
浙江送變電公司員工在紹興換流站閥廳內開展檢修工作。 方崢攝
與此同時,紹興換流站全過程智能精準的現場運檢管控大大提升了檢修效率。在紹興換流站主控室LED屏上,運行着數字化換流站全景視頻融合系統,“一張圖”展示全站設備的可見光圖像,同步顯示換流變廣場、直流場、換流閥的紅外測溫數據等運行工況,設備狀態盡在掌握。該站應用集約化數據中心、物聯網、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新技術,融合自動化採集設備監測數據,實現設備狀態多維度實時管控,協助檢修人員進行深入排查,開展精準消缺和項目治理。
“以往一張作業票持續時間可能是兩三天,但這次檢修特別是站用變檢修,作業票有效時間是以小時為單位的。”浙江送變電公司檢修負責人馬飛翔説,通過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精細編排不同專業交叉作業方案,此次檢修工作得以更精益高效。(張悅 張馨尹 方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