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0/11 11:24:10
來源:龍泉市委統戰部

浙江龍泉發揮鄉賢力量破題“山區助老”

字體:

  近年來,浙江省龍泉市委統戰部聚焦山區發展所需所盼,充分發揮市鄉村三級鄉賢資源力量,從人才引入、資産盤活、服務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破解山區小縣助老難等問題,着力打響“劍瓷善賢”工作品牌。

  “立足當地的人口地域特點,發揮鄉賢的優勢力量,率先打造一批鄉賢破題‘山區助老’工作的經驗做法。”龍泉市委統戰部相關責任人&&。鄉賢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與當地需求的結合文章是做好統戰工作的題中之義。龍泉市委統戰部將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的城北鄉作為試點鄉,打造“劍瓷善賢·微孝夕陽”鄉賢工作品牌,全面推進山區助老模式迭代升級。

  村裏有了“愛心食堂”

  “我平時自己一個人在家,子女都出門在外,吃飯對我來説是個大問題,現在村裏給我們老年人建了愛心食堂,不僅飯菜熱氣騰騰、營養均衡,大家坐在一起吃也熱熱鬧鬧,實在是太方便了。”大貴溪村留守老人方大爺感嘆道。

  為切實解決好高齡、獨居、臥床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吃飯問題,在龍泉市委統戰部、城北鄉政府的牽頭下,通過“鄉賢捐贈、政府補助、村集體經濟支持”的方式,村裏閒置的大樓改造成了留守老人的“愛心食堂”。

  “吃一頓只要5元,還能刷臉。”據城北鄉統戰委員王劉媛介紹,“愛心食堂”引入了智慧服務終端,老年人只需在機器前“刷臉”就能付款就餐,免去了資金核算、就餐統計等困擾,進一步提升了食堂的運行效率。

  現在,愛心食堂不僅是解決老人“一餐熱飯”的吃飯場所,還成為老年人看電視、下棋、看書的休閒娛樂場所,為老年人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糧”。

  留守老人解決了“頭等大事”

  受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影響,理髮成為城北鄉留守老人的心頭難事。針對這一共性問題,城北鄉鄉賢聯誼會累計募集善款60余萬元,其中8萬元用於開展山區留守老人免費理髮項目。2022年,累計開展免費愛心理髮活動12次,活動範圍輻射至14個行政村(35個自然村),每次活動時長持續半個月,累計1.2萬餘名老人受益。

  “今年是我為城北鄉留守老人免費理髮的第六個年頭,六年裏,我跑遍了城北鄉35個自然村,堅持把免費理髮服務送到留守老人的家門口。”鄉賢理髮師吳偉平説。

  在城北鄉鄉賢聯誼會的大力支持下,依託“讓留守老人舒心養老、外出人員安心創業”的“雙心”工程,“微孝夕陽”品牌涵蓋的服務內容由免費理髮,拓展到愛心洗衣房、圓夢微心願等系列助老活動,全鄉形成了濃厚的慈孝氛圍。

  家門口可以“增收致富”

  “這幾個月,我每天都在這裡裝茄子,一天能賺80元。到10月份,這裡的工作告一段落,我就去自己田裏打稻穀了。”大貴溪村村民吳大伯説。

  為進一步增加留守老人經濟收入,龍泉市委統戰部、城北鄉政府牽線搭橋下的鄉賢回歸項目“共富農場”,專門為留守老人特設低技能、低勞動力的定向崗位。在2023年麗水市新鄉賢工作現場會上,城北鄉“共富農場”獲評麗水市首批“浙麗同心·鄉賢助鄉興”新鄉賢同心共富實踐基地。

  鄉賢柳土林,城北鄉蔬菜産業發展帶頭人。2023年,在大貴溪村種植茄子85畝,為在村的60多名留守老人和10多名低收入農戶提供龍泉茄種植、採摘、包裝等就業崗位,預計可實現年人均增收1.7萬元。

  鄉賢回歸項目小黃牛飼養基地,每年可出欄黃牛200多頭,牛棚屋頂光伏發電量達11萬度,整個幫扶項目能為村集體增收超12萬元。專門為留守老人提供種草、牛棚清理等就業崗位,年度支付用工工資近40萬元。(李思思 張莉莉/文 龍泉市委統戰部/供圖)

  

【責任編輯:張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