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臨金高速公路臨安至建德段工程(於潛樞紐至安仁樞紐段)正式建成通車,杭州亞運盛會再添一條快速通勤大道。
架設於浙西北山水間的臨建高速,起於浙皖交界千秋關隧道,終於杭新景高速安仁樞紐,全長約85.5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總投資約206億元,由浙江交通集團投資建設。其中千秋關隧道至於潛樞紐先行段於2022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
向南是杭州亞運會馬術比賽的交通快速路,向北是浙皖兩省斷通路。通車後,從杭州亞運村出發到桐廬馬術館,可以從杭新景高速轉安仁樞紐到臨建高速的瑤琳出口下,實現全程高速通行,出行時間比原先縮短30分鐘。
不僅如此,臨建高速的建成通車還將分流緩解杭州繞城高速、329國道等公路車輛通行壓力,大幅度提升杭州西北部高速路網交通運輸能力,為杭州“旅游西進”構建交通要道。同時,作為浙皖斷通路,臨建高速還將全方位推進兩省交通基礎設施聯網優化、運輸服務提質升級,助力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一路高速互通互聯 服務保障亞運交通出行
作為連接杭州主城區和桐廬馬術館、服務杭州亞運會交通出行的工程項目之一,臨建高速經杭州臨安、桐廬、建德三地,沿線設置高速收費站7處、橋梁70座、隧道29.5座、互通6處、樞紐2處,是省內首條全線採用雲收費的高速。
桐廬馬術中心位於杭州市桐廬縣瑤琳鎮的林場地塊,距離亞運村約100公里,也正好在臨建高速瑤琳互通3公里處,這意味着,來往車輛通過瑤琳互通去桐廬馬術中心,只需短短幾分鐘時間。
“臨建高速是亞運會馬術項目重要的外聯通道之一。”浙江交通集團臨建指揮部副指揮陳肯&&,“無論是安徽、江蘇,還是咱們省內其他城市,來看馬術,最佳路線就是我們臨建高速了。一腳油門,全程高速,直接就到桐廬馬術館,享受比賽。”
交通一體化,共享亞運會。臨建高速的建成,將結束安徽寧國到杭州臨安之間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市民自駕出行時間將由以前經208省道的2個多小時縮短到1小時左右,在接下來的“亞運時間”,安徽宣城的市民來杭州看亞運也更為便捷。
連線成網 加速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串聯起宣桐、杭徽、杭新景3條高速公路的臨建高速,外可通溧寧等高速,內可連杭徽、杭新景、杭金衢及建金等高速,是“內暢、外聯、互通”的長三角交通路網中不可或缺的“一筆”,建成後,浙西北交通線路交織成網,拉近了長三角時空距離。
臨建高速的建成通車在浙西北地區、安徽東南地區形成了一條快速通道,大大促進了杭州都市區、金義都市區、合肥經濟圈的交流互動,對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以及強化長三角對周邊地區的經濟輻射都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規劃,臨建高速新增橫路、於潛北、潛川、樂平、橫村、瑤琳6處高速互通出口,改建於潛、安仁2處互通出口,將加速地方産業走出去的步伐,對促進山區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據介紹,新增高速&&口的橫村鎮,便是有名的“中國針織名鎮”和“浙江省針織出口基地”,紡織企業多,民營經濟發達,以前原料進出、産品銷售都需要繞行一段,才能上高速,費時費力,臨建高速建成後就可以直接“家門口上高速”。
“文旅+交通” 浙西北新增一條江南風情走廊
穿梭於青山綠水,臨建高速猶如一條絲帶勾勒出水墨江南。
串聯起臨安、桐廬、建德三個市(縣)十一個鄉鎮,臨建高速將省級濕地公園南堡濕地公園、4A級景區天目山、瑤琳仙境、垂雲通天河等知名旅游景點串聯成線,接入高速公路網,形成一條“江南風情走廊”,提升“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伊始,臨建高速就在“高速+旅游”的探索上下了十足的功夫。高速公路作為線性工程,具有輻射範圍廣、影響區域大等規模性優勢,為此,結合杭州市“旅游西進”發展戰略,臨建高速致力於建設“暢、安、舒、美”的自然風景線、科創産業線、生態富民線、人文歷史線,串聯起“山海林田湖、城鎮鄉村景”,通過多次現場踏勘,反復論證對比,充分考慮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以及沿線旅游資源、生態資源特點,最終確定項目線路。
同時,在生態環保方面,全線上下深入貫徹“兩山理論”,始終秉承“最小破壞就是最大保護、循環利用就是最大節約”的理念,打造“通景、融景、造景”的景區化高速。隧道採用“零開挖、微開挖”,最大限度保護洞頂原有水土及植被。為破解山區高速棄方難、黃砂緊缺兩大難題,項目在全線範圍內推廣機制砂應用,節約成本約2.15億,減少水土破壞250萬方,在助力“浙江大花園”建設方面作出了應有貢獻。(高施倩/文 浙江交通集團浙高建公司/供圖)